又到一年一度發糧食直補的時候了。
糧食直補,全稱糧食直接補貼(現在又改為農業支持保護性補貼),是為進一步促進糧食生產、保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和增加農民收入,國家財政按一定的補貼標準和糧食實際種植面積,對農戶直接給予的補貼。
這項惠民政策從2004年起,至今已執行十幾年了,補貼數額從每畝地幾十元到一百幾十元不等。可以說這項惠民政策執行這些年來,點贊說好者多,批評不滿者少,畢竟大家都得到了“真金白銀”。但是通過深入農村一線的走訪調研,發現糧食直補也漸漸有“值不值”之疑問。
一、糧食直補真的讓農民感覺收入顯著增加了嗎?
據查閱資料,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戶均幾萬元。而國家這些年來糧食補貼的數額按平均每畝地100元、人均耕地1.5畝計算(實際還達不到),三口之家每年糧食補貼不過四五百元,四口之家不過五六百元。
補貼款做為一項家庭收入來講,所占的收入比重極小。用老百姓的話說:這添不起秤!
曾多次看到這樣的情況:每年補貼發放后,農民在銀行前腳領到補貼款,后腳就進了超市、集市,或者買肉或者買酒去了,還美其名曰:這是國家給咱改善生活的錢。可以說,糧食直補對于大多數群眾來說增加的收入非常有限,套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八月十五打個兔子,有它過節,沒有它也過節。這是否有“雞肋”之嫌?
二、糧食直補真的讓群眾幸福感爆棚嗎?
從開始幾千年來的征收皇糧國稅,到2006年正式取消農業稅,糧食補貼作為一項惠民政策,群眾們從開始的欣喜雀躍到歸于平靜,且隨著近年補貼數額逐漸減少,從一百四五十元降到八九十元,群眾的不滿也在蔓延。
幾年前曾經參加過糧食直補存折的發放,有這樣一幕記憶深刻:因為領取存折的群眾太多,需要排隊,有的群眾當場就罵:“xxx,發不了幾個錢,還要排隊簽字,不值功夫錢,不要了”。轉身就走,結果還是村干部事后親自送到其家。(親歷之事,天地良心,絕非虛構!)往嘴里抹蜜卻被咬到手指,讓人覺郁悶!
雖然這是個例,但是確實在農村少數農民心中對國家的惠民政策不“感冒”了。你有我有大家有,大伙發的一樣多,有什么“幸福”可“感”?這是否有點“升米恩斗米仇”的意味?
三、糧食直補真的改善農業農村生產條件了嗎?
補貼款具有補充農業投入的作用,特別是應當用在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上。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補貼的幾百元都用在了農戶自身家庭了。
作為大家共同受益的村內水電路橋等公共基礎設施改善沒有呢?據了解基本上都靠上級或者集體投資來改善了。上級有項目可以改善,集體有收入可以改善,那既沒項目、又沒收入的村,水電路橋等公共基礎設施就依然如故了。
有的地方是澆水沒有井,有井沒有電,內澇無渠排,干旱靠天收,在這樣的情況下,農業增收,糧食增產無異于一句空話!新聞中也說過,不少地方現在還吃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水利設施的老本呢,水電等基礎設施極為脆弱。要想改善農業生產的條件,就需要投入,錢從哪里來?村集體沒有多少錢,上級項目是有數的錢,搞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就是做無米之炊。
最有效的就是面向群眾集資,大家的事情大家辦。找群眾集資,難度更大,即使有國家允許 “一事一議”人均不超過30元的集資標準,可群眾都說:國家都不向我們要錢了,都給我們分錢了,你怎么還給我們要錢?好經都讓你們念壞了!在這些風言風語的刺激下,好多基層干部是無言以對,而且怨言頗多:我們不會生錢,村里沒有經濟來源,上面又給不了錢,群眾又不愿意籌錢,村內的公共基礎設施怎么干?
在基層經常聽到群眾這樣說,糧食直補就像天上普下毛毛雨,解不了真渴。更有基層干部群眾建議:可否把糧食補貼變一下形式,由直接給群眾變為給村集體,集中力量辦大事?!在目前國家不能、也無力大包大攬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情況下,把這“毛毛雨”集中起來,匯聚成極度“干涸地塊”所需的“中雨、大雨、暴雨”,集中財力辦成幾件靠一家一戶不能干成、村集體無力干成、全體群眾受益的大事、大工程,打井、上電、修路、建橋、挖渠……哪怕一年干一個,久久為功,持之以恒,也有干完之時。這樣既省了你發給我錢,我交給你錢的麻煩,更重要的是改善了生產生條件,增強了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保證了農業增產增收。
加之現在實行“村財鎮管”,只要資金能統一管理、民主決策、群眾監督、透明使用,有啥可擔心的?大家戲言:誰要是打這個錢的主意,那就是往老王的“槍口”撞!
如此一來,糧食直補,不再“不值”。大家以為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公務員內參 微信公眾號碼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