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年時間,“特色小鎮”已經從一個公眾知之甚少的概念發展成了一個勢頭強勁的風口。從去年7月開始,國家相關部委針對特色小鎮的建設培育,發布了系列推動性文件。提出到2020年,將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鎮。
6月30日,第二批300個國家級特色小鎮申報完成,這是繼2016年10月公布首批127個名單后,又一次擴容。中國的特色小鎮,興起于浙江,壯大于長三角,如今,正以星火燎原之勢在全國蔓延開來。
政策紅利逐步釋放
特色小鎮是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突破口,也是目前大力推進的重要任務。自首次發布浙江云棲小鎮、貴州安順西秀區舊州鎮兩個特色小鎮案例之后,國家層面關于特色小鎮的相關政策密集出臺。截至2017年1月份,全國共發布特色小鎮相關政策105個,其中有21個省(市、區),33個地級市發布了特色小鎮相關政策。
在國家級特色小鎮第二次擴容前夕,相關政策紅利更是相繼釋放。
5月11日,國家體育總局正式印發了《關于推動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加持體育特色小鎮建設。《通知》指出,對納入試點的小鎮,體育總局一次性給予一定的經費資助,用于建設完善運動休閑設施,組織群眾開展體育健身賽事和活動。
5月31日,江蘇發布“12311”創意休閑農業省級特色品牌培育計劃,預計3-5年培育100個農業特色小鎮。6月7日,安徽省國土資源廳發布《關于支持和促進特色小鎮建設的意見》,將重點保障特色小鎮旅游、健康及產業用地。浙江省也在6月份公布了第三批小鎮名單,要求創建對象投資不少于15億元,其中信息經濟、旅游、金融、歷史經典產業特色小鎮不低于10億元。
由此可見,當前支持特色小鎮的氛圍已經形成,政策支持力度正在逐步加大。財政部PPP項目庫數據顯示,目前已有20家由政府主導的特色小鎮項目掛牌,投資額最少的為3億元,最多的則達80億元。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研究員馮奎表示,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城市、小城鎮開發建設,也需要有轉型。大規模、粗放式的開發階段已經過去,立足于小規模、空間,集約、節約發展的模式正在建立。特色小鎮應運而生,有極強生命力。
企業抓緊布局
伴有資金、政策支持的項目推動起來往往異常迅速,隨著特色小鎮的走熱,一些上市公司也開始抓緊布局相關業務。
據不完全統計,去年7月至今,已有相當數量的上市公司公布參與特色小鎮計劃,涉及房地產、建材、文化以及旅游等各行業的上市公司已經超過了300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2017年以來已經有華夏幸福、萊茵體育、華斯股份等10余家發布與特色小鎮建設相關內容,涉及項目規模從數億元至數十億元不等。
房地產企業更是特色小鎮的積極參與者,自國家公布特色小鎮和相關政策后,近半年時間,綠地、華夏幸福、萬科、華僑城等多家房企陸續發布了“小鎮戰略”。目前A股中的特色小鎮概念板塊共有23家上市公司,其中有9家是房地產企業,占比達到40%。
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到特色小鎮的建設運營當中,并扮演重要角色,考驗的是政企協作能力。在此前召開的“特色小鎮培育建設座談會暨特色小鎮建設系列活動發布會”上,住建部原副部長、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會長劉志峰指出,特色小鎮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的體制機制創新,包括土地制度改革,行政區劃方面的創新。目前特色小鎮的建設和培育工作已經在全國遍地撒種,但是能否讓特色小鎮遍地開花,還需要各地政府、開發企業、運營商、投資商、規劃機構等多方共同協作。
他認為,特色小鎮的要義在于如何讓產業轉型和升級,以適應新的發展需求,對運營商而言,需要充分考慮特色小鎮的投入周期和收益回報,規避帶來的相關風險。
不同小鎮探尋之路
從過往的經驗教訓看,一般偏重于自上而下、政府培育以及外力推動的項目,往往容易造成一哄而上的過熱現象。特色小鎮擴容在即,如何避免各地一哄而上、“千鎮一面”,如何挖掘特色,使之成為新的創新驅動和經濟增長點,是當下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目前我國的特色小鎮主要聚焦在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等大城市集聚區域,多以旅游為主,核心是吸引有“財”的人來流動消費,而產業發展的核心是生產,是盡可能吸引有“才”的人來創業就業,長期定居。
針對目前特色小鎮暴露出來的問題,住建部對即將公布的第二批300個特色小鎮名單,在推薦階段作出了嚴格的準入要求。明確要求不得推薦以房地產為單一產業的小鎮,并要求被推薦的小鎮需要實施并儲備一批質量高、帶動效應強的產業項目。此外,要求旅游文化產業為主導的特色小鎮推薦比例不超過1/3,產業整合能力、運營能力將考驗每一個有意進入特色小鎮掘金的企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縱觀發達國家,最具國際競爭力的小鎮主要依托兩大產業,一是金融,二是高科技。比如美國的對沖基金小鎮格林威治聚集了500多家對沖基金,占全美的1/3;斯坦福大學附近的帕羅奧圖,是硅谷的孵化中心。英國劍橋大學所在的劍橋鎮,人口不到10萬,卻是英國教育和科技創新中心。
借鑒發達國家成熟小鎮的發展經驗,我國的科技和金融小鎮發展也已經出現了一些不錯的探索樣本。
浙江的云棲小鎮,2013年與阿里云達成戰略合作,打造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的特色小鎮,產業覆蓋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金融、移動互聯網等各個領域,2015年實現了涉云產值近30個億,完成財政總收入2.1個億,累計引進企業328家。
南京的未來網絡小鎮,作為江寧重點打造的特色小鎮之一,不僅是一個科技創業特區,還是一個包含休閑、旅游、文化、居住功能的全生態鏈生活社區,主導產業包含無線通信、未來網絡和3D打印等領域。目前小鎮已經引進孵化型項目769個,入駐項目253個,引進500萬以上總部型、成熟型項目34個,其中1000萬元以上項目15個,1億元以上項目8個。
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鎮,美國格林威治基金小鎮的中國樣本,2015年正式揭牌,未來五年,將集約化引進和培育100家以上、輻射帶動周邊300家以上各類私募基金、私募證券期貨基金、量化投機基金以及相關財富管理中介機構等,預計管理資產金額超過5000億人民幣。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民文化 2017-07-13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