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文物保護的目的是為了傳承文化,而并非“冷凍”文物。古寺廟是文保單位,但更是宗教載體。只要宗教還在,信仰依舊,那么古寺廟的首要功能仍是服務于宗教。再者,對文化保護的最佳方式,就是實現文化的活態傳承。所以,對于作為宗教載體的古寺廟的保護,不應只是以“固態”的文物來對待,更應以“活化”的文化遺產來傳承、發揚。
寺廟,一言以蔽之:祭祀房屋也。一座座古剎星羅棋布,遍及神州大地,不但把祖國山河裝扮得絢麗壯觀,而且是我國極其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
近日,筆者在山西“古城古鎮古村立法保護調查”考察中發現,古寺廟是許多古城古鎮古村中的代表性古建筑(群),例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平遙古城的鎮國寺、雙林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靜升古鎮的資壽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梁村的廣勝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磧口古鎮的黑龍廟等等。古寺廟是承載古城古鎮古村歷史文化的重要歷史遺存。
一、古寺廟保護的意義: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
據統計,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先后7批,計4294處。作為主要古建筑的中國寺廟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達1088處(個別重復統計),占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四分之一,充分說明中國寺廟不僅數量眾多,而且歷史文化價值很高,堪稱中華民族古代文明中最精華的部分。
中國古代參加寺廟祭祀活動的群體幾乎涉及到社會各個層面,上到帝王宮廷和官府,下到士族和百姓,無不參與其中。對民間來說,廣大寺廟是慰藉普通民眾心靈的場所,是百姓寄托精神信仰的所在。
“天下名山僧占多”是一句流傳頗久的民諺,其實并不準確,應該是:“天下名山寺占多”。寺廟名勝古跡多在山水靈秀之地,因此往往是人們的游賞之所。寺廟這種獨特的建筑集中顯示了中國傳統的祭祀文化,淵遠流長,內容豐厚,包括敬天法祖、崇儒圣賢、崇拜教宗等思想觀念,以及天文、地理、建筑、繪畫、書法、雕刻、音樂、舞蹈、廟會、民俗等文化藝術和民間習俗,反映著古代人們的審美情趣和價值觀念,表現出他們的美好愿望和追求,清楚地透露出民族的心理和品格特征,也折射出當時的社會面貌和思想文化積淀,滲透和映照著幾乎全部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寺廟不僅是典雅輝煌的建筑,還有神采奕奕的造像、壁畫等精湛的宗教藝術品,保存了許多國寶級的文物和碑刻。
古寺廟是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物化載體。以“慈悲為懷”的佛教由西土印度傳入我國,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早已滲透到我國民族文化中;道教宮觀宣揚天人合一的道教宗旨、順應自然的行為原則、崇儉抑奢的生活信條、清靜恬淡的精神境界。
二、古寺廟作為文保單位“靜態保護”現狀
1.許多“無身份”古寺廟保護困難
在山西平遙縣,過去一個村落至少有2座廟,一個觀音堂,一個老爺廟。大一點的村,村里5個堡就有10座廟,如此推算古寺廟數量龐大。事實上,現存大量古寺觀中,只有經過文物部門普查后登記在冊的,才能稱之為“文物”,并由文物部門負責管理。
按照我國現行文物法規,對于已登記在冊的不可移動文物,各級政府應將其逐批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文保單位按其重要性可分為四級,即“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和“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然而對于大量未登記在冊的“無身份”古寺廟,若當地無人牽頭修繕,往往也只得任其殘敗,使其面臨自然老化和人為破壞的雙重風險。
2.古寺廟作為文保單位保護資金缺口大
我國《文物保護法》明確規定,對于文保單位,各級政府應區別情況,分別設置專門機構或者專人負責管理。而在古寺廟的保護中,縣保、市保兩級文物保護單位都存在資金困難。根據《平遙縣文物局“十二五”(2011—2015)工作總結》,“十二五”期間,縣政府與各鄉(鎮)簽訂了文物保護責任書,采取聘請文物保護員的形式指定專人負責管理縣保單位,并將保護員看護經費列入縣財政預算。
在走訪中有的縣保單位依然沒有文保員。平遙縣文物局官網公布,平遙縣共登錄不可移動文物1075處,被公布為文保單位的共有143處。其中,國保19處、省保1處、市保4處,而縣保則達到了119處。
《平遙縣文物保護工作目標責任書》,簽署雙方為縣文物局和鄉(鎮)政府?!敦熑螘吩敿毩谐隽溯爡^內的縣保文物名錄,同時載明,轄區文保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是“鄉(鎮)長”和“村委主任”。
很多縣保單位的所有權和使用權都是歸集體所有的,文物局只是起到監管作用。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縣一級政府認為我們出資幫你修繕了,你自己的東西,自己要看好。但是現在一出事,都想到文物局?!敦熑螘分忻鞔_寫到:“鄉(鎮)政府與文保單位所在村委、村委與文物保護員之間,要層層逐級簽訂文物保護責任書?!?/p>
目前縣保單位仍遭受破壞,原因就是“沒有保護機構”?!鞍凑f文物部門劃定了保護范圍,剩下的就該鄉政府派專人去保護,但村里又哪來閑錢發這份工資?”我國《文物保護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文物保護事業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但這在實踐上往往遭遇困境。
3.平遙縣文保員制度落實困難
“縣文物局也很難辦,不是什么事都能拿出錢,花任何錢都必須給縣里打報告。能爭取到維修資金,已經相當不容易了?!弊咴L的老文物人說?,F在文保員的工資為每人每年1000元,由縣財政支付。“文保員制度本來是平遙縣首創的,2013年在縣里鋪開,后來才在全市推廣,但現在我們的文保員工資是全市最低的?!?/p>
2016年3月,《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下發,強調“嚴格追責”:“文物遭受破壞、失盜、失火并造成一定損失的,要依法依紀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那么誰來追責?追責的主體,仍是地方政府。文物保護,地方政府是主要責任。國家文物局到省里往下,都是業務指導關系,而不是行政領導關系。鄉鎮政府也有責任,他們才是安全責任的主體。而在《平遙縣文物局“十二五”(2011—2015)工作總結》中寫著,“十二五”以來,我縣沒有發生任何文物安全責任事故。
三、古寺廟資壽寺作為宗教載體經營“活態保護”模式探索
山西靈石縣資壽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資壽寺是一個古寺廟保護新模式的嘗試。靈石縣政府與晉中市政府先后派考察團前往少林寺商談合作,終于在嵩山簽訂了合作項目書。資壽寺將依托少林寺,在千年古剎文化底蘊的前提下,將資壽寺打造成佛教文化產業園區。
1.傳統形象的現代品牌保護
由靜態的文物保護到活態的文化保護,由社會群體商業開發到宗教群體自主運營。資壽寺成為少林寺下院,由少林寺現主持釋永信的弟子釋延邦接管,資壽寺現在的保護經營管理模式是,僧人是寺廟保護經營管理的主體,接受政府的監督。為了爭取自主保護經營管理權,僧人和當地政府進行協議,自籌資金進行寺廟的修繕和保護,擁有資壽寺的使用經營權。從“關起門來”保護的文保景點運營思路轉變為以文化傳承為核心的活態思路。
品牌保護思路與傳統中國佛教的許多祖師道場和名山道場,都有其獨特的傳統形象,如四大名山與四大菩薩,云門禪與云門餅,柏林禪寺與趙州茶等等。壁畫、泥塑是資壽寺的核心元素,這些都是資壽寺的傳統形象,拿當今市場經濟慣用的話來說,就是佛教文化品牌。釋延邦主持試圖運用商標法等法律手段維護資壽寺的傳統佛教文化形象。
2.引入現代管理與經營理念
中國傳統的寺廟管理主要是僧伽和合共住和依“百丈清規”建立起來的叢林制度,后來演變為明清時期比較流行的子孫廟、子孫叢林和傳法叢林為主的多種形式。在當今市場化的現實處境中,寺廟管理不可能仍然維護傳統子孫系統或叢林制度。在借鑒現代管理經驗方面,資壽寺作為少林寺下院,延續少林寺的品牌化管理和現代化運營模式。
現有管理體制阻礙了古寺廟保護新模式的探索。以少林寺為代表的現代古寺廟管理和經營理念與現有的政府管理體制存在一定沖突。例如,資壽寺僧人與當地靈石縣文物局就經營管理權存在很大分歧,文物局不希望資壽寺的經營管理權轉移到僧人,因此在僧人進駐資壽寺的時候,縣文物局曾對寺廟斷水斷電斷網,表示反對。
四、古寺廟立法保護思考
星云大師曾說:“文物局、旅游局不應該和佛教扯上關系,要還給佛教清凈,它不是一個觀光的地方,你能到學校里去觀光嗎?它不是來消遣的。寺院可以參觀,以便凈化心靈,寺廟是超越的地方,用世俗的人事來管理佛教不太恰當?!?/p>
目前許多古寺,小有名氣的則設置成為旅游景點,大部分的古寺廟已經沒有香火,更沒有僧人,因此如何讓古寺廟“活”起來值得深思。是否應該在立法保護古城古鎮古村的過程中,將古寺廟作為一個特殊的個體進行合乎時宜的活態保護。古寺廟作為文物保護單位,是應該關起門來保護,還是應該讓僧人進去,進行活態保護,進行文化傳承,這是立法層面需要思考的。
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睂で笾腥A優秀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的現代價值和意義是實現民族復興的根本所在。今天,我們對祖先留下的古寺廟這份極其豐富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遺產進行科學總結,給予現代化解釋,賦予時代特征,呼喚中國古寺廟活起來,這對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愛國主義熱情,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南大學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