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現代化建設“火車頭”(人民觀察)
——訪北京大學教授、中國區域科學協會會長楊開忠
彭國華 歐陽輝
城市現代化在現代化建設大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實現現代化,必須抓好城市這個“火車頭”。如何理解和發揮城市現代化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火車頭”作用?日前,記者帶著這個問題,走訪了北京大學教授、中國區域科學協會會長楊開忠。
記者:如何看待城市現代化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大格局中的重要意義?
楊開忠: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強調,“建設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鎮化水平,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發展道路。”這是中央首次明確把城市現代化作為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對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城鎮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歷史過程,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城市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與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相輔相成的現代化建設的核心內容。工業革命以來的人類社會發展史表明,一國要成功實現現代化,必須注重城鎮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目前城鎮化率已達56.1%。根據世界城鎮化發展規律,我國處于城鎮化率30%—70%的快速發展區間。在未來較長一個時期,我國現代化將繼續表現為以城市為中心的集散與進化。但如果延續傳統城鎮化模式,就可能使國家發展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進而耽誤社會主義現代化總體進程。大力推進城市現代化,可以充分發揮城市作為現代化建設“火車頭”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快從傳統城鎮化向新型城鎮化的轉變,切實提高新型城鎮化水平,助推我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推動我國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
記者:推進我國城市現代化應著重解決哪些突出問題?
楊開忠:我國現階段推進城市現代化,應著重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問題。
忽視人是城市發展的核心。城市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城市現代化必須以人為核心。國際經驗表明,人的現代化一旦被忽視,就可能帶來危害與禍患。然而,以往的城市現代化實踐中存在唯經濟建設、唯城市建設的傾向,見物不見人,人的發展、人的現代化嚴重滯后于物的發展、物的現代化。因此,下一步的城市現代化應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推進“城市人”的現代化。
忽視城市工作的全局性。過去,我國城市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視單個城市、輕視城鄉體系的傾向。在城鎮化初期,由于城市少、空間一體化程度低,這種傾向的負面效應表現得并不突出。然而,隨著城鎮化和空間一體化的深入發展,這種“不謀全局謀一域”的傾向導致我國城鄉之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之間、區域之間發展失衡,出現了“空城”等突出問題。推進城市現代化,應統籌空間、規模、功能三大要素,善用整個城鄉體系,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
忽視城市工作的系統性。城市工作包括規劃、建設和管理三個環節。以往我國城市工作存在重建設、輕規劃特別是輕管理的傾向。這主要表現在:規劃不健全,常常是紙上畫畫、墻上掛掛,缺乏權威性、實效性;管理意識淡薄,管理投入少、體制機制不健全。新形勢下,應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增強城市工作的系統性。
忽視城市發展的可持續性。過去我國城鎮化主要依靠要素和投資驅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帶來了常住人口城鎮化滯后于土地城鎮化、戶籍人口城鎮化滯后于常住人口城鎮化、常住人口城鎮化滯后于工業化的問題,城市低密度擴張、發展方式粗放。隨著初級生產要素、環境資源日益稀缺和社會公平要求迅速上升以及投資回報率趨于下降,傳統城鎮化和城市發展方式已難以為繼。因此,應統籌城市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三大動力,加快城市發展向創新驅動轉變,增強城市發展的可持續性。
記者:現階段應如何進一步提高我國城市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楊開忠:近日,國務院頒布了《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從總體要求、全面提升城市功能等十個方面,對當前推進城市現代化作出了系統安排。在這里,我想著重強調以下幾點。
科學規劃和建設城市。完善面向消費者的服務業發展政策,發展教育、醫療衛生、旅游、文化等服務業。樹立“精明增長”“緊湊城市”理念,堅持集約發展,創新城市規劃,增強城市規劃的科學性和權威性,大力建設海綿城市、綠色城市、緊湊城市,提高環境質量。建設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打造智慧城市,暢通城市要素流動渠道。優化調整城市土地利用結構,調減工業用地,增加生活、生態用地,逐步形成合理的土地用途結構。
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加強城市發展規律研究,科學把握城市人口、經濟、土地和住房、交通、環境的發展及其相互關系。建立健全城市治理專業教育制度,加強城市治理人才培養,形成一支懂城市、會治理的人才隊伍。借鑒國際先進經驗,探索實行中國特色職業城市經理人制度,形成充滿活力的職業城市經理人市場。
全面依法治市。法治是城市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城市工作的基本方式,是維護和保障市民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制度保障。應在深入推進城市管理和執法體制改革的基礎上,健全依法決策的體制機制,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等確定為城市重大決策的法定程序,依法規劃、建設、管理城市。
推進市民素質現代化。在促進農業轉移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的同時,針對市民素質現代化滯后問題,大力培育現代公民意識,確立現代市民行為規范,推進人與人之間關系現代化,全面提升市民素質現代化水平。
把握推進城市現代化的著力點(當今聚焦)
方創琳
2015年底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是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城鎮化進入新階段、“城市病”進入高發高危期的新形勢下召開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會議。面對我國經歷的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以及由此帶來的經濟社會問題,黨中央、國務院從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的戰略高度出發,明確了未來我國城市發展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和總體任務。認真學習領會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深刻認識城市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中的引領作用,對我國城市遵循發展規律、實現安全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按照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在城市規劃與建設中需要突出抓好以下幾點。
遵循一個規律。城市是一個自然和社會有機體,其發展經歷了漫長的自然歷史過程,有其產生、成長、壯大、繁榮、衰落和再生的發展規律,有其發生、成長、成熟和鼎盛的演化規律;每一個特定階段的城市發展,都需要與這一階段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與這一階段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匹配,以確保城市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和城市自然演替規律相適應。只有遵循、順應城市有機發展的規律,才能有效根治“城市病”,形成科學建市、科學治市的良好局面。違背城市發展規律,盲目推動城市發展,必將導致嚴重的“城市病”甚至城市災難。
抓住兩個基點。將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作為推進城市現代化的出發點,不斷完善城市治理和服務,徹底改變粗放型城市治理方式,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滿意。將共建共享作為推進城市現代化的落腳點,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治、人民城市保民安。
依托三手合力。推進城市現代化,需要最大限度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集聚城市發展的正能量。應依托政府有形之手、市場無形之手、市民勤勞之手,堅持協調協同,最大限度推動政府、社會、市民同心同向行動,共同推動城市“精明增長”、精細管理。發揮好市場在城市發展中的驅動作用,發揮好政府在城市治理中的主導作用,發揮好市民在城市發展中的主體作用,真正實現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形成城市建設與發展的命運共同體。
處理四種關系。正確處理城市發展的數量與質量、規模與速度、快變量與慢變量、當前發展與長遠發展的辯證關系,框定總量、限定容量、盤活存量、做優增量、提高質量,立足國情,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改善城市生態環境。通過五大變量的優化調控,確保城市發展形成適度的“體量”、適速的“節奏”和健康的“體質”,推動城市發展由亞健康狀態轉變為健康狀態。
實現五個統籌。以《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和《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為指導,統籌空間、規模、產業三大結構,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統籌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動力,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統籌政府、社會、市民三大主體,提升城市建設與治理的全局性、系統性、可持續性、宜居性和積極性,實現城市生產空間集約高效、城市生活空間宜居適度、城市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努力把城市建成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家園。
劃出六條紅線。在尊重自然、傳承歷史、倡導綠色低碳的前提下,將環境容量和城市綜合承載能力作為確立城市定位和規模的基本依據,科學劃定城市開發邊界,控制城市開發強度,劃定水體保護紅線、綠地系統紅線、基礎設施建設控制線、歷史文化保護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和生態保護紅線,推動城市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建設運營模式。通過六條紅線的剛性約束,確保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
建成七類城市。創新城市發展模式,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不斷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體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不斷提升城市人居環境質量和人民生活質量,將城市建設成為“精明增長”城市、創新城市、緊湊城市、低碳城市、智慧城市、平安城市和法治城市,建成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鎮化水平,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現代化道路。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城市規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認識共同特點汲取國際經驗
努力實現城市現代化后發趕超
單菁菁 潘家華
城市現代化是不斷演進的動態發展過程。世界城市已經歷和正在經歷的現代化主要包括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城市由農業時代向工業時代、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由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逐步轉變,也稱第一次現代化;第二階段是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城市由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由工業社會向知識社會、由工業文明向知識文明加快轉變,也稱第二次現代化或后現代化。目前,發達國家已普遍完成第一次現代化,正在進行第二次現代化,發展中國家則面臨實現第一次現代化和探索第二次現代化的雙重機遇與挑戰。世界各國發展階段不同、資源稟賦各異,城市現代化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但存在一些共性的東西,呈現一些共同特點。推進我國城市現代化,認識共同特點、汲取國際經驗、實現后發趕超,具有重要意義。
城市發展人本化。對于城市現代化而言,人既是實踐主體,也是受益主體。在城市現代化的早期探索中,人們更加關注經濟、文化、社會和科學技術發展。隨著時代進步,人的因素越來越受到重視。20世紀70年代,西方發達國家開始步入“后現代社會”,城市發展重心也由促進經濟增長逐漸轉向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聯合國的人類發展指數(HDI)、千年發展目標(MDGs)和最新頒布的《改變我們的世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SDG),均將實現人的發展列為首要目標。
城市建設生態化。隨著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加劇,可持續發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20世紀90年代以來,人類開始探索用綠色生態理念改造和建設城市。城市建設生態化,即按照生態學原則,采取綠色低碳的城市建設手段和生產生活方式,構建城市經濟、社會、環境和自然協調發展的新型關系,實現能源資源集約高效利用和人與自然可持續發展。
城市運營智慧化。隨著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等新技術的應用,城市運營進一步向大數據、智慧化方向演進。當前,很多國家和城市將智慧城市建設作為提升城市運營效率、打造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例如,2009年韓國啟動“U—City”計劃,同年日本推出“i—Japan”戰略,2010年歐盟出臺“歐洲數字化議程”,2014年新加坡制定“智慧國家2025”計劃,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也在大力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構建更加開放、智慧的城市運營平臺,推動形成更充分的信息整合、更全面的知識共享、更科學的智能化決策,將智慧城市的理念運用到規劃、建設、生產、消費、流通、管理等城市運營的全流程,成為新時期城市發展的重要方向。
城市治理民主化。推進城市現代化,要求我們立足最廣泛的社會基礎,充分發揮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更多社會成員參與到城市建設、運營和治理中。20世紀90年代,世界銀行、聯合國、經合組織先后發表《治理與發展》《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治理、管理的發展和治理的分工》《促進參與式發展和善治的項目評估》等重要文件,大力推行以民主和法治為準繩、以社會多元參與為特色的城市治理理念。美國、英國、德國等均把“少一些統治,多一些治理”作為新的城市治理綱領并付諸實踐。
城鄉發展一體化。城市化既是現代化的重要路徑,也是其重要內容。縱觀世界發展,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城市化一般經歷了城市化、郊區化和逆城市化的過程,其人口也經歷了從農村向城市集中、再向鄉村社區和小城鎮回流的過程。但這種逆城市化并不代表城市的衰敗,而是城市化的一種擴展,往往建立在城鄉差別幾乎消失的基礎上。這種城鄉一體化的協調發展,不僅有利于解決產業、人口過度聚集的“城市病”問題,也有利于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實現農村地區的現代化。
綜觀世界歷史和現實,任何一個國家的城市現代化進程都與時代緊密相連,是吸收應用時代先進技術和先進思想的成果。我們既要立足自身國情,也要充分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抓住城市現代化的關鍵環節,更好更快地推動我國的城市現代化進程。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
我國城市現代化主要發展趨向(未來走向)
袁昕
城市現代化是指城市在經濟、科技、社會生活以及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等方面的現代化過程,伴隨著城市化而不斷演進。但城市現代化不同于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類生活方式由鄉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轉變,是資源在鄉村和城市的均衡配置過程;而城市現代化則是指城市本身質量的提高。
城市作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諸多要素的復合體,是一個開放的復雜系統。城市現代化不僅包括城市作為空間載體的物質環境現代化,更主要的是城市作為社會有機體的運行機制現代化;二者的有機結合賦予城市更多功能,能夠更好滿足人類社會進步的需求。當前,我國已進入城鎮化中期階段,社會信息化趨勢進一步增強。與之相適應,我國城市現代化主要出現了以下三大發展趨向。
城市治理理念與手段的數據化、信息化水平提升。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尊重城市發展規律。實現城市治理理念與手段現代化,就是城市發展的規律之一。現代社會運行依賴于高度的社會分工,城市治理也是通過多部門分工協作進行的。然而,專業分工細致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如部門間的協作變得更困難,進而降低運行效率,這顯然有悖于城市治理高效運行的初衷。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未來我們可以建立城市數據中心和城市信息模型,實現多部門信息共享和治理協同。這有些類似于將軍事領域的數據鏈系統和兵棋推演思路應用于城市治理,充分運用統計學、概率論、博弈論等科學方法,建立城市中各子系統的運行模型,實現高效、協調、共享的城市治理目標。高效、協調、共享的理念應貫穿城市規劃、建設、運行和維護的全過程:在建筑設計上,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設計手段已經進入實用階段;在城市規劃上,關于城市信息模型(CIM)的研究與實踐也在逐步深入,多規合一已在一些城市開始探索并取得良好效果。這些都將成為現代城市治理的新手段。
城市經濟與基礎設施的智能化、綠色化程度增強。城市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向,是物流、人流、信息流等要素在流通和交互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智能化。隨著城市現代化的推進,城市的競爭力日益取決于城市的科技創新能力,城市的經濟實力日益取決于要素聚集產生的交互效應和規模效應、取決于高密度帶來的高效率。城市發展得益于高素質人群的聚集,而吸引這些人來到城市的不僅是城市創造的就業機會,還有城市提供的生活保障。相應地,城市的主導產業正在從以化石能源為基礎的傳統制造業向以綠色能源為基礎的現代裝備制造業提升。同時,以“互聯網+”為特征的現代產業和服務業快速發展,滿足市民個性化需求的定制化服務應運而生,成為城市經濟新的增長點。作為智慧城市的支撐體系,綠色低碳的能源、交通、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都將得到提升。它們更加注重效率和運行過程中的實時反饋應變能力,充分體現智能化的特點和優勢。城市建筑也將成為物聯網的組成部分,根據用戶需求隨時調整運行狀態,給人以更好的生活體驗。
城市發展與公共服務的人本化、個性化特色彰顯。現代化的目標隨著人的需求轉變而變化。因此,城市現代化應堅持以人為本,實現以人為核心的現代化。城市科技進步、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從根本上說取決于提高勞動者的素質。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書中提出,在信息化時代,社會進步將不再以技術和物質生活標準來衡量,而是以豐富多彩的文化來衡量,信息化社會鼓勵人的個性化發展。這啟示我們,城市現代化首先需要市民個體在心理和行為上表現出現代人的特征,積極追求自由全面發展,表現出對創造與創新的渴望和對美好未來的探求;其次需要促進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現代化,包括營造更加開放包容、民主平等的社會氛圍,在制度設計上表現出對人本身的尊重,這樣才能讓現代科技支撐的現代化的空間環境持續高效運轉。具體來說,應通過人本化、個性化的公共服務,不斷改善城市居民的生產生活環境。這又將成為城市吸引高素質人才的條件,從而使城市走向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推動城市空間環境實現品質提升,使城市成為宜居宜業的樂土。
(作者為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民日報2016年02月21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