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從“推動發展”到“建立體系”,潘剛兩提農村普惠金融

[ 作者:潘剛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3-09 錄入:吳玲香 ]

想看中國農村普惠金融的發展,全國政協委員、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連續兩年的提案就是一個很好的觀察視角。繼去年兩會提出《關于推動產業鏈普惠金融進一步發展的建議》的提案后,在今年兩會上,潘剛委員再次提出了《關于建立新型農業普惠金融體系的提案》。從“推動發展”到“建立體系”,潘剛的提案反映著也推動著農村普惠金融的升級。

在去年兩會上,潘剛委員曾表示,農戶、小微企業因為授信額度不足、過分依賴抵押和擔保,難以擴大生產。其實歸根結底是信息不對稱,金融機構不具備針對產業鏈小微企業進行評估的動力和能力,導致信用評價困難。他建議,發揮龍頭企業支持產業鏈小微企業的內生動力,鼓勵龍頭企業設立融資性擔保機構或小貸公司等普惠金融機構,專業、定向支持自身產業鏈上的中小微企業和農戶。

一年來,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努力下,我國的普惠金融有了切實進展:銀監會在監管架構改革中專設銀行業普惠金融工作部;“發展農村普惠金融”出現在中央一號文件中;國務院還發布了推進普惠金融的五年規劃。潘剛委員的提案內容也進一步升級為“建立新型農業普惠金融體系”。

在今年的提案中,潘剛提出,農村普惠存在金融機構多、業務規模小、杠桿比例低、融資渠道窄等問題,為此,政府、龍頭企業、金融機構需要聯合創新,協力打造出更具特色的農業普惠金融服務模式。

“中央非常重視農村普惠金融的發展,寫進了今年的一號文件,國家也出臺了普惠金融發展的五年規劃。在具體的實踐和調研中,我們感到,農業普惠金融作為一個旨在幫助農村人口脫困、助燃農村經濟引擎的系統大工程,需要進一步創新。”潘剛委員表示,要實現彌補農業現代化短板、促進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幫助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方面要靠市場邏輯,由龍頭企業牽頭,開發農業細分產業自身的造血功能;同時要依賴國家邏輯,由政府發揮支撐作用,對農業普惠金融創新予以更多的政策支持。

據悉,伊利集團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實施產業鏈普惠金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過融資擔保、商業保理,不到一年半的時間,累計為上下游農戶、小微企業提供了近25億元的融資,平均融資成本比社會平均成本低40%左右,這也成為潘剛提出的農村普惠金融提案的實踐依據。

代表委員小資料:

潘剛,男,1970年出生,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中歐工商管理碩士,正高級經濟師。中共黨員,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奶業協會副理事長;中國歐盟協會副會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經濟網北京33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午夜日本永久乱码免费播放片 | 欧美国产十八禁在线观看 | 小草在线影院婷婷亚洲 | 午夜性色福利视频你懂的 |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 日本一高清二区视频久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