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湖北應城農商銀行“一鎮一特色”支持現代農業
今年以來,湖北應城農商銀行本著“一鎮一特色”思路,按照“營銷一批、培育一批、挖掘一批”的安排,全年計劃投放信貸資金20億元,加強和改進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金融服務,截至今年2月末,已發放貸款5.31億元。
政銀合作 搭建服務平臺
應城作為資源型縣市,以鹽化產業鏈為主的中小微企業眾多。該行圍繞市政府打造“全國鹽化工循環經濟示范區”的部署,通過政銀企座談會、對接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打造三方合作平臺。
在長江埠賽孚工業園,湖北吉和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產銷兩旺,生產工人“三班倒”, 農商銀行860萬元的貸款讓企業沒有后顧之憂。“農商銀行辦貸效率高、速度快,15天解決了我們流動資金困難。”該總經理宋文華表示,今年有望在產值、效益和稅收上實現50%的增長。
借助這種平臺模式,自去年7月以來,該行加大對高效益、新模式、新品種、新技術“一高三新”小微企業信貸支持,向東城區13家鹽化企業發放貸款1.7億元,有效拓寬鹽化企業融資增信渠道,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深耕四區 構建服務網絡
“立體養殖收益高,動植物同養,互相補充,地盡其用。”楊河鎮張巷村農民方貴生承包110畝水面和40畝荒地,水里養魚,地里種玉米,還搭建5棟3000㎡的豬舍,玉米喂豬,豬糞經過無害化處理后用于養魚,塘泥作為玉米的肥料,形成生態循環體系,一年比別人多收入5萬元。
該行在全轄開展農區、社區、商區和園區走訪對接活動,用衛星地圖開展金融服務網格化服務,按圖對房屋順序編號,以房找戶建立農戶信息檔案46815戶。
截至3月末,該行已通過“深耕四區”全面對接506戶農村專業大戶、386家家庭農場、83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發放貸款3.1億元,探索出一條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金融服務新模式。
創新產品 暢通服務渠道
“每年這個時候的農民工安家費都給我帶來了很大壓力,但是今年農商銀行150萬元貸款解決了我的燃眉之急。”朱新平是三合鎮東北務工的帶頭人之一,常年帶著600多人的隊伍在哈爾濱從事墻體粉刷工作,每年出發之前要向這些務工家庭支付安家費、車票費和生活費200多萬元。
服務跟人走,該行創新金融產品“外出務工創業貸”,今年在三合鎮支持外出務工帶頭人10個,投放信貸資金800萬元,拓寬支農服務范圍。
在應城市鑫鑫膏業有限公司,隨著農商銀行450萬元的資金注入,負責人熊本忠緊張的壓力得到舒緩。“農商行開辦的‘采礦權抵押貸款’結合了應城石膏企業的實際,用資產捆綁抵押解決采礦企業融資在應城是第一家。”
該行結合縣域實際,因地制宜開發創新“采礦權抵押貸款”,投放新貸款0.88億元,為采礦企業開創融資新方式。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金融時報2016-03-31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