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農村,不少男孩不會受到太多管教,讀完初中,便輟學在家。在中國的大城市,2013年的高中入學率是90% ,貧困農村則是37%,城鄉教育鴻溝巨大。
國家應當把人力資本培養的重心放在農村,這是近期學界的共識。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一直專注于中國經濟發展與勞動力市場的研究。他認為,中國未來必須仰仗的增長源泉,就是人力資本積累和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要打破“未富先老”的特殊國情,惟一出路是政府加大公共投入規模和比重,實現教育超前發展。目前,中國農民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是9.6年,受教育程度不足以支撐他們轉向新崗位。一旦“智能機器人”普及,西方制造業有可能重回低成本,產業將轉移回西方,中國將空心化。
對于正從中等收入躍升中高等收入國家的中國,這種危險就在眼前。REAP(農村教育行動計劃)多年的跟蹤調研發現,中國農村地區整個中學階段的累計輟學率高達63%。不止于此,農村孩童罹患心理疾病的數字在攀升。這一切莫不歸因于他們一出生就被“留守”,一上學就被“回流”。恰是國家在土地、戶籍、教育等方面的不科學安排,造就了他們如今的面貌。中國已經到了必須為農村兒童改變諸多不合理政策的時候。
重視農村孩童,才能刷新未來的中國。
——編者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財新《中國改革》 2016年第4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