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正處于向現代農業邁進的重要轉型期, 國家越來越重視發展現代農業, 工商資本、 民間資本、 外商資本等社會資本對現代農業的投資熱情持續增長。 社會資本給現代農業發展帶來資金, 但在其投資過程中也會遇到困惑。 該文在分析當今農業面臨的新形勢基礎上, 從我國農業的特點出發, 提出社會資本向農業投入的策略和重點行業, 旨在指導社會資本理性投資現代農業, 進而促進現代農業更好更快發展。
1 社會資本向農業投入面臨的新形勢
1.1 發展現代農業需要社會投資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 “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 向農業輸入現代生產要素和經營模式” 的重大戰略部署, 對引導社會資本有序進入現代農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當前, 我國農業發展面臨基礎薄弱、 產業體系不健全、 科技支撐能力弱等瓶頸, 社會資本進入現代農業是破解當前發展難題的迫切需要。
我國對農業投入總量是不足的。 一方面, 我國農業基礎設施投資缺口巨大。 據有關方面測算, 僅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資金缺口就在 3 萬億以上; 另一方面, 農業生產經營成本步入上升通道, 對資本投入的需求日益增加。據測算, 2011 年主要糧食品種每百公斤平均生產成本就達到 142 元, 且小麥、 秈稻年均成本增幅超過 10% 。
農業投資缺口僅靠政府投資是不夠的。 從趨勢看,國家財政投入的比重有所提高但空間有限, 農戶投入的比重逐年下降, 農業信貸資金比重波動下降, 各類企業、資本市場和外資投入雖然比重小, 但是增長速度比較快,比重上升。 可見, 資金來源潛力在社會資本。
1.2 農業加速轉型階段投資機會巨大
我國已經進入農業加速轉型階段。 通過對歐美、 日韓等發達國家農業發展歷程的分析, 當人均 GDP 達到3 000 美元左右, 一國經濟將進入工業化初步成熟的關鍵時期, 而農業也將進入被工業反哺的快速轉型期, 其顯著標志包括: 農業增加值占 GDP 的份額降到 15% 以下,農業從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的比重降到 30% 左右, 城鎮化率超過 50% 。 數據顯示, 2013 年, 我國人均 GDP 達到6 629 美元; 2011 年我國城鎮化率開始超過 50% , 2013 年農業從業人口占比 31.4% , 2013 年農業增加值占 GDP 的10.0% , 昭示著我國農業已處于加速轉型期的初始階段。
在農業加速轉型階段, 會產生大量的投資機會。 已經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國家都經歷過社會資本大量進入農業的時期, 在這一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創造了巨額的財富。 如美國, 20 世紀 50 年代為解決農產品過剩, 引導工商資本直接投資農業, 建立大型農工商綜合體, 使農業產品的生產、 加工、 銷售等各環節有機結合、 相互促進,不但使產業本身運行有序, 而且靠其競爭力開拓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逐步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生產加工國,也是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 現在全球從事食品行業的 10大跨國公司中, 就有 6 家是美國的公司。 歐盟的法國、德國、 荷蘭等國在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初期, 就積極引導工商資本進入農業, 將工業化的生產理念、 經營機制引入農業之中, 加速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 以荷蘭為例, 雖然人多地少、 農業資源匱乏, 但由于以社會資本為主要力量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和高度專業化的各種生產資料生產商、 購銷商, 將農戶的生產和市場緊密地連接在一起, 共同面向國際市場沖擊, 使其成為一個世界農業強國。
2 社會投資農業的策略思考
2.1 農業的特殊性及投資難點
農業是自然再生產和經濟再生產相統一的產業, 對自然環境條件高度依賴, 伴隨著難以回避的高風險, 具有天生的弱質性, 與其他產業相比, 具有明顯的特殊性,突出表現在以下 4 個方面。
第一, 農業具有高風險性, 是自然、 市場風險高度交織的產業, 吸納資源要素能力弱, 社會資本投資農業需要謹慎。 農業大多是露天生產, 極易遭受極端氣候、病蟲害等影響, 發生自然災害的風險遠高于其他產業。例如 2012 年旱災導致美國農產品大幅減產, 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 780 億美元。 農產品收獲和上市相對集中, 且具有典型的 “蛛網理論” 特征, 價格經常大起大落, 農業面對的市場風險遠高于其他產業部門。 養殖業容易受疫病影響, 防控難度大、 災害損失重, 面臨獨有的疫情風險。 例如 2003 年底的禽流感疫情導致全球約有兩億只家禽被宰殺或死于禽流感病毒。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 農業生產的這些高風險性, 使其吸納資金、 勞動力、 技術等要素資源的能力明顯弱于其他產業部門。
第二, 農業具有公益性, 需求價格彈性小且投資周期長, 農產品生產回報率低, 社會資本投資農業收益相對偏低。 食為民天、 農為政本。 農業的基本功能是為全社會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資料和生產原料, 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 是一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社會和政治穩定的基礎和前提。 這決定了農產品價格必須保持基本穩定。 因此, 世界各國均將農產品價格作為 CPI 重要組成部分, 加以重點監控。 農產品需求的收入彈性和價格彈性小, 單純依靠提高產量往往容易導致價格下跌、收益降低, 造成增產不增收。 依靠科技增收又受制于自然條件和生物規律, 尤其是農產品新品種、 新技術投入成本高、 研發周期長, 區域性特征明顯, 產權保護難、推廣難度大。 這些因素決定了相對于工業生產而言, 農業投資收益偏低, 農戶和企業等經營主體擴大農業投入的內在動力匱缺, 制約了農業生產力的提高。
第三, 農業具有多功能性, 農業的社會生態價值難以得到應有的經濟回報, 生產要素容易外流或損毀, 社會資本投資農業需要理性選擇。 農業在保持水土、 涵養水源、 凈化空氣、 維持生態環境、 美好景觀、 傳承文化、維護社會經濟政治穩定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日本在 1998 年對大米的公益性價值進行了評估, 其價值為 10.5 萬億日元, 遠大于 3 萬億日元的大米總產值; 韓國對稻田的防洪價值進行了評估, 外部經濟效益每年價值 100 億美元, 遠超過 66 億美元的稻米產值。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 農業的多種功能由于缺乏排他性, 存在評價難、 交易難等多方面問題, 外部價值難以得到充分體現、保護和補償, 農業生產要素易流失或損毀, 嚴重損害農業生產者的利益。
第四, 農業生產具有不可控性, 生產環境復雜、 流通環節多、 質量難以控制, 社會資本投資農業特別需要專業知識。 農業的生產對象是活的生命體, 產前、 產中和產后各環節影響因素多, 質量難以控制。 例如: 水、土、 空氣等環境污染, 農藥和化肥過量施用, 飼料添加劑和獸藥的不合理使用, 收獲、 存儲及加工過程中的污染和霉變等都直接威脅農產品質量安全。 同時, 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高度分散, 生產者、 經營者和消費者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 極易導致 “道德風險” 問題,顯著增加了交易風險和成本。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 農產品市場難以實現 “優質優價”, 并易產生 “劣幣驅逐良幣” 現象, 優質農產品市場培育難度大, 質量安全事件容易多發頻發, “舌尖上的安全” 難以得到保障。
2.2 基于農業特殊性的投資策略
基于農業的 4 點特殊性, 投資農業需要有針對性的投資策略, 萬不可盲目。 從行業和企業兩個層面來看,主要應考慮以下幾方面。
行業層面: 資本選擇哪些農業細分行業。 這一層面需要考慮農業的公益性和多功能性。 這兩個特性導致大多傳統的農業企業回報率低和生產要素外流, 若想規避這些風險則需要社會資本盡量投入到政府扶持項目和高附加值項目, 而這兩種項目往往是相同的并具有以下特點: 高準入門檻。 門檻高可以提高進入壁壘, 保持技術的獨占性。 盡管農業行業不能過分追求高新技術, 但必須能夠提供一種前景廣闊的獨特產品或服務。 政策、 商業模式也可以提高壁壘, 例如受惠于政策優勢、 行業壟斷的企業, 或某種連鎖經營模式、 捆綁經營, 亦或具有知名度的品牌等等, 都是投資選擇時的重要考量。 產業模式有創新。 創新是企業的生命, 唯有不斷創新才能獲得持續的發展。 對農業產業模式有創新的企業通常有 3種類型: 一是整合不同行業優勢形成創新, 如農業產業鏈上下游整合、 農業和其他產業的結合等; 二是連接和集聚不同行業形成創新, 如設施農業、 工廠化農業等;三是改進、 轉化傳統產業管理或運作方式, 如新型農產品物流、 農產品電子商務、 有機農產品直銷、 農業物聯網等。 高成長性。 生產的農產品或經營的項目具有高成長性, 企業才有投資價值。 高成長性的體現在市場份額、增長速度和利潤空間 3 個方面。 核心競爭力。 體現為一個企業的綜合素質或能力, 是企業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包括持續革新發展的能力、 市場拓展的能力、 整合各方資源的能力。
企業層面: 資本選擇哪些農業企業。 這一層面主要考慮到農業的高風險性及不可控性。 小規模, 單環節,同質化, 松散管理的企業在遇到自然災害和復雜的流通環節時, 很難做到臨危不亂。 相應的, 規避這兩點風險需要考慮到以下 4 點: 第一, 要著眼于做大規模。 大規模是現代農業的前提, 否則品質、 標準、 品牌、 流通都難以實現。 規模過小, 產業分散, 是我國農業基礎性的短板, 與世界農業大國差距太大。 有實力的投資者首先都從規模、 從產業源頭做起。 規模是現代 (基地建設、原料生產業、 品牌) 產業的本質, 如果沒有規模, 還是停留在自給自足式的小農經濟、 在農貿市場里打轉轉,這樣生產的產品、 打造的品牌, 就算是再好的品質, 只能算是自娛自樂。 第二, 著眼于整合產業鏈。 農業產業鏈條長, 包括眾多環節。 受制于資金實力、 管理能力和地域分割, 目前大多數農業產業處于分割狀態, 各環節掌握在不同的企業, 分屬不同的市場, 中間交易成本大,管理協調難度大。 通過資本的鏈接和管理的融合, 重新整合梳理產業鏈, 將大大降低生產和管理成本, 提升質量管控水平, 提高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第三, 要著眼于做響品牌。 品牌是現代農業的抓手, 是現代農業的標志。 現代農業做得好不好, 可以看在市場上有沒有受歡迎的品牌。 農業品牌尤其是非深加工的農產品做品牌有其獨特性, 有相當的難度, 只有品牌做好了, 投資農業才會獲得良好收益。 第四, 著眼于提升管理水平。現代農業是個高度復合的產業, 對人才和團隊的要求非常高, 現代農業產業鏈長、 難以管控。 對產業鏈關鍵點的管控, 就可以達到對整個產業鏈的掌控, 這就要提升管理水平。 投資農業, 必須高度重視人才和管理團隊的投入, 抓住了人、 站住了管理, 也就抓住了產業鏈的重之中重。
3 社會投資農業的重點方向
如前所述, 中國農業正處于加速轉型升級的初期。產業升級、 需求拉動、 管理創新、 技術進步, 加上社會結構轉型, 已經并將持續為中國農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增長潛力和盈利空間。 與此同時, 中央政府連續出臺了 10個中央一號文件, 各級政府不斷加大 “三農” 的政策支持和財政投入, 以 “四補貼” 和農產品目標價格制度為代表的農業支持保護體系不斷健全完善, “工業反哺農業、 城市支持農村” 的格局正在形成; 堅定不移地推進以產權制度和戶籍制度改革為基礎的一系列農業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和社會管理制度, 都將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給中國農業帶來政策紅利和改革紅利。具體而言, 農業投資領域主要集中在以下 5 方面。
3.1 現代化的規模種養業
2014 年中央一號文件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 農用地的集體所有權、 家庭承包權和實際經營權可以分離, 家庭承包權長久不變, 但經營權可以流轉, 并可入市交易、 用于貸款抵押, 進一步還原了土地的資產屬性, 這為發展規模種植業奠定了制度基礎。 養殖業方面, 國家也明確鼓勵發展規模化養殖業, 近年來一直在對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 (小區) 建設運營給予投資補助和財政補貼。 可以預見, 只要不改變農地農用的性質,堅持處理好糞污污染, 衛生防疫等問題, 政府對規模化種養業將一直持支持態度。 規模化將帶來規模效益, 將提高產量從而提高市場議價能力, 也更方便引入先進實用的技術、 管理和設施等, 從而提升產品品質和質量安全水平。 近年來, 已經有一大批資本進入農業規模種養業, 實踐證明不斷能夠賺錢, 而且收益不菲。
3.2 以種業為首的農業投入品行業
現代農業必須引入現代要素, 也需要更加細化有效的分工協作模式。 農以種為先, 現代種業是支撐農業發展的基礎產業之一, 投資農業種質資源保護開發和新品種研發繁育推廣, 將是占領未來農業產業制高點的關鍵所在。 從目前來看, 我國種業除水稻、 小麥之外, 基本上都為種業跨國公司所控制, 畜禽、 水產等核心種質資源和核心品種、 品系基本源自國外, 政府近年來連續出臺了文件、 成立了基金、 設立了補貼, 明確要扶持發展一批育繁推一體化的大型種業企業。 與此同時, 受制于環保、 安全和可持續的政策目標, 高效、 低毒、 低殘留獸藥、 農藥、 化肥等新型農業投入品產業也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3.3 綠色有機農業
在數量安全基本保證和質量安全問題飽受非議的情況下, 質量安全、 消費放心的農產品生產將成為今后一段時期政府和業界共同的目標。 就目前的質量認證體系下, 綠色、 有機農產品是質量安全的代名詞, 在市場上將獲得更高的認可和更可觀的價格, 因此, 投資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將具有良好的利潤回報。 同時, 可以預見,隨著農產品消費的不斷升級, 高端消費群體將越來越龐大, 對綠色有機等高端農產品 (包括農產品、 畜產品、食源保健品、 茶葉、 高端特產品) 的需求將持續旺盛,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不會存在市場容量問題。
3.4 生態環保農業設施裝備
我國農業發展的資源生態約束日益趨緊, 生態環保資源節約將是對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內在要求, 不管從政府層面還是產業層面, 都需要研究、 推廣和運用可持續農業設施裝備和管理技術。 從目前來看, 這一領域的相關產業或企業都還處于起步期, 投資這一領域, 就有可能占領未來農業設施裝備制造業的高地。 具體來看,包括節水灌溉等田間基礎設施、 節肥節藥等生產管理設施、 養殖糞污高效處理設施、 漁業健康養殖設施、 農村環境綜合治理設施等。
3.5 農業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產業
隨著技術進步、 管理創新和產業升級, 現代農業產業將沿著縱向一體化和橫向分工化兩個方向發展。 專門服務農業產業或生產管理某些環節的服務業將不斷涌現。比如植保專業化統防統治、 農產品品牌推介營銷、 農業物聯網 (智慧農業)、 職業農民培訓服務、 農業管理咨詢等。 這些產業紀念館目前還是初現端倪, 但未來必將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特別是基于信息技術、 移動互聯和物聯網的快速發展, 農業信息化領域將催生許多新的商業模式和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模式, 非常值得資本去探索培育。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頭條號( 青錢柳)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