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機關各司局、派出機構,直屬各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中辦發〔2014〕65號)精神,推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型智庫建設,建立健全重大決策智力支撐體系,提高農業農村經濟科學決策水平,現提出如下意見。
1.充分認識加強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型智庫建設的重要意義。當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現代化的任務十分艱巨。加強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型智庫建設,是提高“三農”工作戰略性、前瞻性和科學性的重要支撐,是推進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迫切要求。長期以來,作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智庫重要組成部分的部屬機關司局、各政策研究機構、科研院所及各類顧問咨詢組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出思想、出成果,為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但隨著形勢任務變化,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智庫跟不上、不適應的問題日益突出,主要表現為:智庫的重要地位沒有受到足夠重視,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農業農村經濟領域還缺少具有較大影響力和較高知名度的高端智庫,高質量、高層次、系統性、綜合性研究成果不多;智庫建設缺乏整體規劃,研究領域重疊,組織化程度不高,尚未形成工作合力;智庫參與部內決策咨詢缺乏制度性安排,成果轉化相對滯后;人員經費及條件保障不足,經費管理、人才引進流動激勵及對外交流等方面機制亟待創新,智庫領軍人物和杰出人才缺乏,等等。解決這些問題,亟需把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型智庫建設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采取有力措施,切實抓緊抓好。
2.進一步明確加強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型智庫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緊緊圍繞大局,服務中心工作,以“三農”重大政策研究咨詢為主攻方向,以提升理論創新、政策創設、戰略咨詢能力為重點,不斷創新智庫咨詢服務形式、管理方式和人才培養機制,為實現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提供智力支撐。經過2至3年努力,建成以部系統各政策研究機構、顧問咨詢組織為主體,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和社會智庫作用充分發揮,定位明晰、特色鮮明、規模適度、布局合理,滿足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新型智庫體系,打造一支政治過硬、德才兼備、富于創新的“三農”政策研究和決策咨詢隊伍,形成一套治理完善、充滿活力的智庫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3.組建農業部專家咨詢委員會。成立農業部專家咨詢委員會,圍繞部黨組重大決策需要,開展“三農”戰略性、方向性、前瞻性重大問題研究,將其打造為高層次、綜合性、直接服務部黨組的高端智庫。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從相關領域權威專家中聘請,一屆聘期3年,專業除“三農”領域外,涵蓋政治、經濟、科技、法律、生態環保、社會管理、文化宣傳等方面,其中“三農”領域外專家占一半左右。建立健全專家咨詢委員會高效運行機制,通過召開年會、舉行專題咨詢活動、提交書面咨詢報告、專題調研、課題研究等多種形式,對部黨組重大決策提出咨詢意見,進行論證評價。專家咨詢委員會秘書處設在辦公廳,具體工作由辦公廳、農研中心共同承擔。
4.提高承擔政策研究職能相關司局和部屬政策研究機構決策服務能力。進一步明確職能定位和重點研究領域,加強條件能力建設,強化創新激勵,充分調動廣大研究人員積極性。相關司局、單位要聚焦“三農”中心工作,圍繞“三農”發展宏觀形勢、現實重大問題等開展研究分析,提出務實管用、科學可行的政策建議。注重對外溝通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全球性問題討論研究,傳播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理念。
5.建設部屬高水平農業科技創新智庫。圍繞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部屬科研院所建設,充分發揮農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和農業科技創新聯盟作用,為國家農業科技戰略、規劃、布局、政策等提供支撐。部屬各科研院所要緊盯世界農業科技發展前沿和未來趨勢,圍繞農業科技體制機制創新、科研體系建設、重大科技布局、成果轉化利用等,提供咨詢建議,開展科學評估,進行預測研判,促進科技創新與農業產業發展深度融合。
6.規范和引導部屬顧問咨詢組織健康發展。通過發布重點課題、組織聯合攻關、定期研討交流等多種方式,引導部屬顧問咨詢組織強化資源整合,圍繞“三農”中心工作開展理論政策和重大問題研究。加強對部屬顧問咨詢組織的管理,促進規范有序健康發展。加強農業部軟科學委員會建設,健全激勵與約束機制,拓寬成果轉化渠道,增強農業部軟科學研究的品牌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有關司局單位可根據工作需要組建顧問咨詢組織,為行業發展提供專業高效服務。
7.建設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高端智庫。統籌整合部系統現有智庫優質資源,爭取將部系統智庫建設納入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規劃,推動我部重點智庫進入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支持部屬政策研究機構選聘頂尖專家,構建協同創新機制,率先建成重點突出、各有專長、結構合理的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高端智庫,提高對外傳播能力,進一步增強在“三農”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8.重視發揮部外相關研究機構、高校、企業和社會智庫作用。通過定期發布決策需求信息、項目招標、政府采購、直接委托、課題合作等方式,引導部外相關研究機構、高校、企業和社會智庫,開展“三農”政策研究、決策評估、政策解讀等工作,吸引各方面專業人才和智力資源向“三農”領域集聚。鼓勵部屬智庫與其他各類智庫開展合作研究,探索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的決策咨詢服務供給體系,加快形成提供服務主體多元化和提供方式多樣化的格局。
9.切實加強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型智庫建設組織領導。建立部黨組統一領導、有關部門分工負責、各單位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和運行機制,強化智庫建設整體規劃和組織管理。有關司局單位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切實負起新型智庫建設管理責任,明確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的工作體制。結合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進一步深化部屬新型智庫管理體制改革。把智庫建設及其成果納入相關單位績效考核內容。探索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層次的投入體系,健全競爭性經費和穩定支持經費相協調的投入機制,加強資金監管和財務審計,保障智庫建設需要和資金安全。加強智庫人才隊伍建設,完善人才培養和評價機制,調整優化專業技術崗位結構,完善崗位績效工資制度。建立健全智庫參與部內重大決策及咨詢意見報送、反饋機制,探索智庫參與農業農村政策評估的有效模式。依托農業部管理信息系統,加強信息數據資源統籌整合和共享,為智庫開展研究提供信息服務。
中共農業部黨組
2015年6月24日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業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