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談到“鄉愁”,可能很多人會想起余光中的詩“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長大后,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后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近三十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鄉村勞動力人口向城市大量遷徙,很多村落破敗、消失,許多人的“鄉愁”已經無處安放。這無處安放的鄉愁并非是一種詩意的失落,它更是中國當下社會的一個需要關注的病癥——“鄉村病”。在日前舉行的“記住鄉愁:文化古鎮與美麗鄉村”的研討會上,中國規劃領域最頂尖的一批專家,為中國日益凋敝的“鄉村”看病開方。
“記住鄉愁:文化古鎮與美麗鄉村”,雖然這場會議的主題看上去散發著文青的氣息,但這絕對不是一場談情懷的研討會。參加會議的嘉賓都是中國城市規劃領域最頂級專家,而他們討論的話題不僅不浪漫甚至有些殘酷,那就是中國的“鄉村病”,因為“中國鄉村病得很重了!”。
什么是“鄉村病”?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王凱首先在題為《鄉建與鄉愁》的報告中提出了這個概念,他解釋說:“我國改革開放30年,城鎮化的重點都是城市,所以城市里面發展過快,相反鄉村是處于一種衰敗的階段。鄉村病的特征呈現出衰敗的狀況,農村人口外流,老齡化、留守兒童、文化缺失、民俗被破壞的現象非常普遍。鄉村病的背后是城市的過度擴張。”
在他的報告中,對“鄉村病”的描述更加詳盡:“一個是鄉村經濟乏力,土地資源浪費嚴重,傳統農業生產難以滿足全社會對農產品的需求,農產品進口壓力依然很大,同時大量農民長期在城市里生活,耕地的拋荒非常嚴重。第二個是農村、鄉村社會結構失衡,精英缺失,農村社會重現空巢化的現象。
2014年農村留守婦女是4700萬,留守老人5000萬,留守兒童6100萬。第三是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條件很差,農村小學危房率是城鎮的3.4倍。第四個是環境污染問題,中國農村垃圾量很大,每年大概有40多億噸,農村生活污水排放量占生活用水的一半。中國農藥生產量是世界第一,但有效率只有35%。第五個問題是鄉村傳統風貌日漸消失,新農村頻現建設性破壞,風貌特色漸漸消失。在這些病癥中,鄉村精英流失、鄉村文化消逝以及破壞性建設是與會專家最為關注的,很多專家認為,這三條不僅是中國鄉村衰敗的表象,更是原因。
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主席團名譽主席徐匡迪說:“我感覺到中國的鄉村或者農村最大的問題就是精英的流失。農村的孩子有很多考上大學的,經商致富的,或者當了干部,很大一部分就不會回到農村了。農村精英的流失導致社會結構發生很大變化。”
而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崔愷也意識到,對于中國鄉村來說,鄉村文化的消失是一個比風貌消失更加嚴重的問題。
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主任李松則表示,現在的鄉愁從何而來,就是源自于傳統文化的中斷。現在的農村社區體系崩潰、凋零,家族關系、家庭關系、整個社區的關系都疏離了,文化的凋零對農村傳統文化的沖擊比人口的遷移還要嚴重。
怎么治療鄉村病呢?專家們都認為,首先要留住風貌,其次要恢復社區和文化,應該進一步推動設計師下鄉參與鄉村的規劃和修復,以避免破壞性建設和過度商業化。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學術顧問鄒德慈在會上直言:“中國現在不是缺錢,而是錢太多了,錢太多還想賺錢,這個東西就有害了。一說到成本,有些東西的性質就變了。鄉愁是很全面的東西,方方面面、點點滴滴都是鄉愁。”
而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有著更加急切的擔憂,他說:“最近有兩件事讓我很焦慮:一個是國家大規模推進棚戶區改造,很多城市為了獲得政府的資金資助,把老城區很粗暴地劃成棚戶區,甚至把保存很好的村莊和老地區定義為棚戶區。第二是農村地區推進的生態移民扶貧,這兩個都是很好的出發點,但在城市和鄉村推進過程中,我擔心又一次對歷史文化造成破壞。如果說上一輪的破壞是為了獲得錢,那么這次破壞是為了把錢花掉。”
王凱建議,我國應當盡快制定《鄉村建設法》,現在有《城鄉規劃法》中對鄉村建設的規定并不能真正細化解決我國鄉村面臨的問題,需要通過制定專門的法律來推動我國鄉村建設中方方面面的問題。“只有從法律的角度、宏觀的決策上把它作為國家的實實在在的重大事件重視起來,這個事情才能落到實處。”
他透露,目前已經有一些兩會代表、委員提過相關議案,不過,當記者問及該法案是否已經提上立法的議程,他有點無奈:“我們了解到的情況是現在只是有提案,還沒有進入到立法的前期階段。我覺得這是一個還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的事情。”
截至2015年,我們國家鄉村人口總量是6億,占總人口比例43%。農業中第一產業的產值占GDP9%。人均耕地是1.5畝,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當前中國村鎮的數量情況是:建制鎮18000個,鄉12000個,行政村58萬個,自然村270萬個。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看看新聞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