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記者從中國合作經濟學會召開的“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發展大會”上了解到,我國的美麗鄉村建設在最近30多年的發展中,已經逐步形成了產業發展型、生態保護型、城郊集約型、資源整合型、高效農業型、休閑旅游型和文化傳承型七種模式,當前中國旅游產業進入了一個鄉村旅游快速發展的新時期。
據中國國旅集團原副董事長、中國合作經濟學會副會長張北英介紹,我國的鄉村建設和旅游產業發展進入了同步發展的新時期。旅游成為人們生活常態后,從旅行觀光階段進入旅行觀光與休閑度假并行的新階段。這一時期的特點就是:大量資金進入鄉村旅游市場,鄉村旅游市場不斷發育,鄉村休閑度假產品不斷豐富,鄉村旅游促進了產業融合發展,促進了農民收入的增加。鄉村旅游市場成為中國旅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七種模式建設,美麗鄉村現在已成為中國現代鄉村旅游的主要旅游目的地。中國現代鄉村旅游在旅游產業發展中的經濟功能、社會功能、文化功能以及旅游扶貧的政治功能不斷被認識被提升。
中國旅游研究院對今年十一國慶長假旅游大數據進行了分析。2016年國慶長假全國出游超過10公里并6小時的游客總計約1.86億人次,其中鄉村旅游人次約為1.29億人次,約占國慶出游人次的70%。鄉村族游中跨省跨市出行比例達54%。重慶、北京、廣州、成都四大城市出游人數規模占據國慶鄉村游人次的一半。國慶長假全國鄉村旅游平均出游距離151公里。平均出游時間42小時。出行動機鄉村探親訪友占31%,鄉村休閑度假占29%,游覽觀光占28%,合計達到88%。旅游頻率,46%的游客表示每月到鄉村旅游一次。調查顯示,自駕游成為鄉村游的主要出行方式占68%,公共交通出行的占19%。鄉村游客中青壯年群體(21-45歲)占67%。游客一次鄉村旅行花費約為1157元。今年國慶長假國內旅游人數和消費的增長,再次告訴我們:鄉村旅游市場正在成為節假日旅游消費的主市場。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華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