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十八洞”何以成為精準扶貧的樣板?

[ 作者:(湘西)團結報評論員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1-14 錄入:吳玲香 ]

十八洞村如今了!20131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洞村調研時,作出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在此首提精準扶貧思想。三年來,十八洞村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心和幫扶下,特別突出自力更生,專注精準扶貧,使盡十八般武藝,天更藍了,地更綠了,水更清了,人更美了,情更濃了,心更齊了,全國三分之二的省市自治區來人學習了。一個曾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何以成為精準扶貧的樣板?本報記者多次深入十八洞村,走訪農戶,聆聽黨建,察看基地,感受巨變,發現答案就在十八洞村精準扶貧的生動實踐中。

精準扶貧首要在扶志。造成貧困的客觀原因可以有多種,但精神貧困始終是主觀根源所在。精神貧困內斂于自卑、自慰、自棄,外化于等、靠、要。一個精神缺鈣的人是無法自信、自覺、自強的。蒲松齡曾撰聯自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說的就是志氣的重要,歷來為世人稱頌。十八洞村在扶志上別出心裁,推出了思想道德星級化管理辦法,從精神層面為村民吃下定心丸,注入強心劑,喚醒了村民的精氣神,讓先進更先進,后進趕先進,從而變以前要我干現在我要干,不失為精準扶貧一劑良方。以前十八洞的人羞于承認自己的村籍,現在都搶著表白自己是十八洞人,這個變化充分表明了十八洞村人的心路歷程,反映了扶志帶來的精神富有。投入有限,民力無窮,精神富有是決戰決勝精準扶貧的前提和基礎。

精準扶貧關鍵在實效。翻開辭典,精準就是非常準確的意思,出不得半點偏差,來不得半點虛假。精準扶貧,必須貫穿一個字,就是不搞花架子,不栽盆景。扶貧工作貴在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不能只留于表面,也不是政績工程,而是實實在在的發展大事、民生要事。十八洞村在扶貧工作中,一切從實際出發,突出分類分批,切切實實做到了精準,落實了總書記不搞特殊化,但不能沒變化的要求。具體體現在扶貧對象識別上突出九不評,扶貧資金安排上不搞天女散花,扶貧措施上不搞大水漫灌,扶貧工作隊員改駐村住村。正因為這種精準滴灌,十八洞村的扶貧才做到了一戶一策,一人一方,得以立足長遠,找準合適產業,激發發展潛力,扎牢致富根基。

精準扶貧要義在創新。十八洞村地處武陵山區深處,交通不便,產業缺乏,基礎薄弱,扶貧難度可想而知。就是這樣一個環境惡劣的山村,當地群眾卻在黨委政府的帶領下,敢吃螃蟹,善于創新,快速找到了一條適合本地實際的脫貧之路。在工作隊帶領下,十八洞村跳出十八洞村發展十八洞村,群眾點菜,政府下廚,精準扶貧實現了個人定制化,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目前,以獼猴桃、烤煙、蔬菜等為主的種植業,以湘西黃牛、生豬、山羊為主的養殖業,以苗繡為主的手工藝加工業,以農家樂、紅色旅游為主的鄉村旅游業,以勞務輸出為主的勞務經濟等五大產業架構已基本搭建,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撐。

十八洞村的精準扶貧,真正做到了對癥下藥,藥到病除,是湘西州精準扶貧十大工程的生動體現,更是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思想在湖南的成功實踐。當前,湘西、湖南、甚至全國的扶貧開發工作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我們只有像十八洞村一樣,才能讓精準扶貧結出累累碩果,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湘西)團結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欧美 | 亚洲人成色44444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亚洲 | 最新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 日本免费看在线视频一区 |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