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調既是發展手段又是發展目標,同時還是評價發展的標準和尺度,是發展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是發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統一,是發展短板和潛力的統一。
——習近平
攤開地圖,從中國東北向西南綿延著一條線,當中一段與長城大致符合,這條歷史學家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中提及的“十五英寸(381毫米)等雨線”,隱隱成為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的分界線。
回望歷史,此線東南接續著五大平原上耕讀傳家的祖訓,其西北傳唱著四大牧區里逐草而居的故事,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長久并存正是農業生產與資源環境相協調的產物。
穿越時空,當今中國仍面臨一大考驗——是否有足夠的智慧落筆著墨,在自然條件不同、資源稟賦各異、發展基礎有別的廣袤國土上,繪就一幅協調共進的現代農業圖景。
此時此刻,如果我們的視線寬廣到足以俯視遼闊大地,祖國東北,歷史可以追溯至遼金時代的查干湖冬捕剛剛歸于平靜,“千里冰封望祭湖,萬頃湖面競紛呈”的場面依舊令人血脈賁張;神州西南,位于滇池東岸的昆明斗南花卉市場春意盎然,團團簇簇的郁金香花球正從這個亞洲最大的鮮切花交易市場發往全球各地……
在協調發展理念的引領下,內部結構合理、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資源環境承載力相適應的農業農村發展方式正迸發著勃勃活力。
中國建筑講究對稱更注重平衡,屋宇樓閣之梁柱,若不能均衡受力,就會導致傾覆和坍塌。現代農業的健康發展與之同理,關鍵看產業、區域、產品的結構是否協調。
知其事而不度其時則敗。泱泱大國,任何一個時期發展理念的確定,都是基于對經濟社會主要矛盾的把握。具體到當前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主要矛盾正從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集中表現為階段性的供過于求和供給不足并存。
在這一科學判斷的基礎上,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以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農業農村工作主線,在“調”與“改”上下功夫,解決結構“失衡”問題。
糧食供給水平是衡量農業產業結構是否合理的關鍵指標。在多年“千方百計”的偉大實踐下,中國人把飯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里。近兩年,我國糧食出現了“三量齊增”現象,一時間,社會上出現了各種豐收包袱論、農業代價論等觀點。“糧食到底多了還是少了?”成為社會上關注的話題。
然而,深入到結構層面上看,糧食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是多的多、少的少。2015年,中國進口大豆8000多萬噸,占糧食進口總量的三分之二,占中國大豆市場需求量的百分之八十。大豆少了的同時,是玉米多了,目前我國玉米庫存量超過糧食總庫存的一半。
多了去掉點,少了增加些,這可能是最樸素不過的道理。但任何簡單邏輯置于疆域廣闊的三農圖景中,都需要協調平衡的大智慧。2015年11月,農業部制定了《關于“鐮刀彎”地區玉米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提出調減玉米種植面積5000萬畝以上。2016年4月,農業部下發《關于促進大豆生產發展的指導意見》,力爭到2020年增加大豆生產面積4000萬畝。一減一增,為的是“穩”與“進”,而其背后的發展理念正是“協調”二字。
今天,當我們掰著指頭算算這本“調改賬”的時候,驚喜地發現平穩實現“大船掉頭”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務:33578萬噸,口糧絕對安全的底線“保”住了;籽粒玉米調減2039萬畝,近13年來首次“減”少;大豆、薯類、雜糧雜豆、青貯玉米和優質飼草面積多了2000多萬畝,“缺”的品種補上來了。最重要的是,實行了8年之久的玉米臨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定價、價補分離”,市場機制在調減玉米的大局中開始發揮決定性作用,種糧農民基本收益在價補分離中有賬可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局便打了場漂亮仗。
與產業結構優化并行的,還有區域結構的日趨協調。2016年10月,國務院印發《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提出促進區域農業統籌發展,明確劃分優先發展區、適度發展區和保護發展區。立足全局的頂層設計,為我國農業區域協調布局立起了四梁八柱。
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玉米種植大戶丁桂琴去年調減1000畝玉米改種青貯飼料,“看今年的收成,我肯定走對了路。”丁桂琴的土地,正處于北方農牧交錯區,按照規劃,這一區域應調減籽粒玉米種植,擴大青貯玉米和優質牧草生產規模。無疑,農業區域布局的日益協調,靠的正是千千萬萬個丁桂琴。
產業結構逐漸理順,產品的有效供給也在提升。地不分南北,時無論冬夏,總有新鮮蔬菜瓜果擺上老百姓的餐桌。有人感慨,食材太豐富,吃都吃不過來。也有人擔憂,蔬菜是否新鮮,肉奶是否安全?這種感慨和擔憂,正是總量充足與結構失衡的寫照。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近年來,“產出來、管出來”兩只手更加有力,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大批創建,農產品生產過程標準化、規范化水平大幅提高,“三品一標”獲證企業、基地大量涌現,為優質、安全、綠色農產品的有效供給打下了堅實基礎。
就拿國人一度要遠渡重洋去購買的奶粉來說,用老眼光看待國產奶粉的人們需要摘掉有色眼鏡了。去年的中國奶業D20峰會上,中國乳制品行業在國際上頻頻斬獲大獎的消息令人振奮:君樂寶奶粉獲得歐盟食品安全全球標準A+級認證,現代牧業已連續三年蟬聯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金獎,飛鶴嬰幼兒奶粉同獲金獎。這些獎項是民族奶業生產體系改革的見證,也是以協調發展理念實現農產品供需結構優化的勛章。
中國畫潑墨揮毫講究山水交融,若無山的厚重,則水變得隨意,若無水的靈動,則山顯得呆板。農村經濟社會圖景同樣須產業融合,沒有第一產業,就喪失了根基;沒有二三產業的生機,就沒有了活力。
有這么一組數字:截至2016年底,我國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超過65%,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值達到2.2∶1,標志著我國已從賣原字號農產品進入了賣制成品的新階段。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過24億人次,從業人員850萬人,預計經營收入達到4800億元,同比增長8%。久在城市里,復得返自然,鄉村生活方式正廣受追捧。
這是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沉甸甸的成績單。過去相當長時間里,農民收入來源無外乎務農耕田和外出打工。這一“畸形結構”當時只道是尋常,事實上卻對農民可持續增收構成不小風險。
近年來,受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影響,農產品價格和務工收入增速“雙下降”,而農民收入增速卻連續7年跑贏城鎮居民,這其中,協調融合的農村產業發展方式功不可沒。特別是各省市統籌布局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與初加工、精深加工發展及副產品綜合利用,一大批現代化的農業園區競相涌現。
在重慶,協調理念引領七大特色產業鏈舞動巴渝:一杯橙汁、一碟小菜、一條鮮魚、一塊牛排、一味黃連、一葉香茗、一罐辣醬,2016年七大產業鏈綜合產值達1040億元……
在河南,“國人廚房”一詞標注著這個中原大省在農產品加工業中的扛鼎地位:中國人每食用兩根火腿腸,就有一根來自“雙匯”;每兩個速凍水餃,有一個來自“思念”;每五個湯圓,有三個來自“三全”……
在湖北,農產品加工業已躍升全省第一大產業:大企業、大品牌、大基地、大園區,“四個一批”工程形成了新的產業增長極。潛江小龍蝦賣火了,一起火的還有“蝦稻共作”的種養殖模式;福娃糙米卷廣受認可,一同受到認可的還有鎮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福娃模式”……
去年9月,農業部聯合多部門印發《關于大力發展休閑農業的指導意見》,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更是將“旅游+”首度寫入其中。這是順應城市人“看山望水記鄉愁”需求而催生的產業,也是農業農村發展方式融合化、協調化的產物。如今,早春到鄉村去踏青,仲秋到田間去采摘,一年四季,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主題不斷、好戲連臺。
太姥山麓,溯蜿蜒清澈的九鯉溪而上,望見白墻黛瓦處,就是福建省寧德市赤溪村,波瀾壯闊的中國反貧困事業就是在此掀開了大幕。如今的赤溪村,生態優勢變成了產業優勢,村民們靠鄉村旅游業書寫了“至貧能富”的趕超樣本。
視線北移,在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源地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當年貼著身家性命按下“紅手印”的嚴金昌,如今也辦起了農家樂。改革的魅力吸引著八方游客,過去3年,小崗村累計接待230萬人次。73歲的老嚴,在產業相融的合力中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增收力量。
正在農村涌起的“雙創”浪潮帶來了新業態的井噴,農業電子商務、農業大數據采集、農業投資金融等此前難以同傳統農業相融合的新業態蓬勃發展。農業部一項調查顯示,54%的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活動中運用了網絡等現代手段,80%以上從事的是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和產業融合的項目。
甘肅禮縣,國家級貧困縣,去年9月5日,在阿里巴巴“禮縣蘋果促銷活動”中,有一位叫康維起的年輕人守在自己的網店頁面前,不到兩分鐘就收到16000個訂單,隨后兩天,為當地農民賣出了30多萬斤的蘋果。
山西晉中,晉商故里,“80后”農民任永清將中國最古老的“五谷雜糧”故事講給摩根斯坦利等國際投資機構,把先進的食品生產工藝引入傳統行業,成功在納斯達克敲鐘上市,讓“粗糧快飲”飛出巍巍太行。
中國音樂講究琴瑟和鳴,五音和諧,曲詞和韻。三農事業也須農業結構合理、農村產業融合、農民主體協同,才能推進農業現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入倒計時階段。
布谷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晴。忙于春耕的“386199部隊”將“誰來種地”的時代問題再次擺在我們面前。當村莊中最有活力的年輕人、最有知識的讀書人、最有本領的手藝人和最有頭腦的生意人離開土地涌向城市,農業農村向前發展的動力何在?
動力正蘊藏在新型經營主體協同進行適度規模化經營之中。新型經營主體正成為現代農業建設的主導力量,他們來自于這片土地自我生長的力量,或從傳統小農戶中分化、成長,或是農戶聯合合作而成,這個以農業為職業、以鄉村社會為基本經濟發展空間的群體,讓農村在城鄉一體化發展中,與城市各美其美。
截至2016年底,我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總量達到280萬個,其中全國依法登記的農民合作社達179.4萬家,入社農戶占全國農戶總數的44.4%。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的組織形式不斷豐富、行業領域不斷拓展、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內涵式發展邁出聯農帶農的新步伐。
在展現著現代農業宏大氣魄的“北大荒”,赫赫有名的克山縣仁發現代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干了件大事——聯合177家合作社成立了黑龍江最大的龍聯農民專業合作社聯社。在200多萬畝的經營土地上,上百個不同品類的農產品建立起相應的質量標準,冠以同一個品牌“龍哥龍妹”,抱團打天下。
在土地資源緊張的魚米之鄉,江蘇常熟田娘農場的創始人高健浩面對李克強總理的“田頭問計”,給出了自己的經驗之道:“服務要大塊,管理要小塊,以家庭為主。”田娘農場上的合作社為80多個家庭農場提供全套農事服務,家庭農場負責對適度規模的土地精耕細作,龍頭企業以高于市場的價格收購稻米。
數據顯示,荷蘭90%以上農民受過中等教育,12%農民畢業于高等農業院校;法國超過一半的農民受過2到3年的職業培訓。2012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持續部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培育數達1270萬名。日前出臺的“十三五”《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發展規劃》中,這一數字將在2020年達到2000萬,正面回答著“誰來種地”的問題。
與此同時,以農民工、大學生、退役士兵等群體為主力的新農民返鄉創業的熱潮悄然興起,創業創新的星星之火以當年鄉鎮企業異軍突起之勢正在點亮廣袤的田野。
跳出“農門”的河北正定縣農村娃王永波,大學畢業后扎根滹沱河畔,建起了蔬菜產業化種植基地。靠著改變傳統種植模式和全新的營銷理念,闖出了一條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的致富路。在他的感召下,三里五鄉的近百名大學生紛紛回鄉創業。在號稱“打工第一縣”的四川金堂縣,近年來引鳳回巢,如今成了聞名的創業大縣,返鄉下鄉創業就業人數是過去外出農民工的2.4倍,一條條創業大街正在形成,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各類返鄉下鄉人員已達700萬,這是一支強大的力量,作用不可低估,規模還將壯大,是巨大的發展紅利,對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必將發揮重要作用。
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發展的過程,正是解決一個個矛盾、調節一次次失衡的過程,其間充滿了對協調、平衡之美的無盡追求。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穩則穩,宜調則調,穩住了糧食生產能力,才為調結構爭得了空間,贏得了底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讓市場、政府“兩只手”協調發力,才能破解農產品“多了多了、少了少了”的困局。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始終著眼全國一盤棋,從頂層設計開始發力,拋卻“一畝三分地”的思想局限,才能實現整體布局的合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丟掉鄉村之美,才能在和而不同中實現城鄉美美與共。
需求無限性與供給有限性的矛盾、此消彼長與此強彼弱的矛盾、發展過快與發展過慢的“不平衡”狀態一樣長期存在于現代農業的發展歷程中,必須秉持協調發展的理念,在對和諧的追求中不斷揚棄,從一個平衡走向下一個平衡,我們終將走向偉大三農事業的美好未來。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17年02月28日01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