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看來,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最終目的是要實現農民增收、農業發展、農村更美。“實現這個目的,需要政策、科技、組織和業態四方面的創新。”
柯炳生認為,首先是政策創新,一個是土地政策,一個是市場政策。“土地政策主要是三權分置,這已經很清楚了,下一步就是落實的問題。而市場的補貼政策正處在深化改革過程中,還需要一些時間來摸索。”
當前,我國主要農產品價格補貼,從棉花的目標價格政策到玉米的價補分離,是多種制度并存,但柯炳生認為,這種情況只是過渡性的。“既要發揮市場的作用,又要把改革的陣痛降到最低。這就要把有限的財政資金發揮出最大效益,使得補貼可持續,對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和現代農業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
“第二是科技創新。科技是促進農業發展的長遠動力,沒有科技創新,現代農業無從談起。”柯炳生說,低成本快速檢測技術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物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使農作物品種更新迭代越來越快,科技創新一直在推動現代農業快速發展。
如今,新型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組織讓農民的土地連成片,讓力敵千鈞的大型農機具馳騁沃野。“千家萬戶的小農戶、小生產,不能滿足大市場的需求,所以就需要組織形式創新。我們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把農民組織起來,通過更好的方式把金融、勞動力、自然資源組織起來。”柯炳生說。
“在信息時代,要讓農業農村多功能性的價值得到很好的挖掘,就需要業態創新。如今,休閑農業、旅游觀光農業等業態,發展都非常迅速。”柯炳生說,“值得注意的是,旅游觀光農業之所以持續發展,與農村本身的基礎設施建設密不可分。農村的基礎設施條件得到更好的改善后,綠水青山才能變成金山銀山。”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17-03-07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