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這是當前我國農村改革的頂層設計,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關鍵時期的關鍵部署。方案指出,在進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組建農村股份合作經濟組織的地區,探索剝離村“兩委”對集體資產經營管理的職能,開展實行“政經分開”試驗。(11月3日《北京青年報》)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農村是重點也是難點。因為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國的小康。因此,在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深化農村改革助推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既是新的歷史時期國情農情決定的,也是全面實現“兩個百年”目標和中國夢的重要舉措。此次,作為農村改革頂層設計的《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出臺,更是吹響了深化農村改革的“集結號”。
不得不說,經過30多年的農村改革工作,雖然實現了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逐步建立健全了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但是,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工作仍然面臨著糧食供求關系、土地流轉及城鎮化建設問題和更加復雜的利益關系、更加多元的任務目標等多重挑戰。那么,在大力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基礎上,提出開展“政經分開”試驗,無疑是一項有益探索,更是值得期待的。
但是,擺在“政經分開”試驗工作面前的形勢依然嚴峻。尤其是在一個人口總量多、農村人口基數大的國度,還存在著農村人口文化素質的參差不齊、地理位置和生存環境的條件各異、貧困人口基數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差異等問題。因此,開展“政經分開”工作仍還需要經歷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之中,更需要做的就是提高農村人口文化素質,強化宣傳引導,加強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和脫貧攻堅力度。
“改革不能各唱各調各喊各號”。農村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亟須全局部署、頂層設計。農村改革“政經分開”除了把農村改革作為一個整體來統籌謀劃實施外,尤需各界合力,既要充分發揮國家“智囊團”的聰明才智和全體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更需要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與全力協調配合。如此,才能有效推進“政經分開”試驗工作,推動實現農村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確保農村改革取得實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