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江苗寨“蝴蝶媽媽”信仰為例
編者按:在文化復興成為國家戰略的當下,全社會開始關注并期待優秀傳統文化產業化的發展與繁榮。傳統文化的產業化發展固然是好事,然而,在發展中往往出現了稀里糊涂、裝模作樣的文化泡沫。西江苗寨“蝴蝶媽媽”信仰的商業化行為就屬于此類,走民間信仰的過程,求信仰活動的規模,卻忽視了民間信仰的內在靈魂。這顯然違背了文化復興的初衷,不僅不利于民間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甚至是對民間文化生態的破壞。信仰是什么?信仰是生活,是精神的支柱,不是花言巧語,更不是舞蹈演藝。傳統文化產業化的前提,必須要敬重文化。
當前,民族地區民間信仰復興現象無疑是一奇特的文化景觀。從南到北,由東向西,許多民族地區都投入了不菲的資金,傾注了不少的熱情來推動民間信仰的復興,以求樹立民族形象、彰顯民族個性和標舉民族精神。眼下,民間信仰場地眾多、儀式繁榮、信徒興旺等現象無不讓人歡欣鼓舞。但熱鬧之余,欣喜之余我們是否應該冷靜思考民間信仰的真實處境?民間信仰真的復興了?這些現象是村民精神層面的心靈活動還是利益驅動下的商業泡影?為了尋找問題答案,調查員于2017年7月, 對西江千戶苗寨“蝴蝶媽媽”信仰現狀進行了個案調查。調查員采用實地觀察、重點訪談等研究方式, 從地方政府及村民的視角切入,了解“蝴蝶媽媽”信仰真實狀況和演化動因。
一、“蝴蝶媽媽”:苗人之祖
苗族,長期處在古楚蠻夷之地,對自然環境既依賴又畏懼,在與自然環境的頻繁接觸中形成了一套獨特的信仰系統。在西江縣幾個苗族村寨中,村民把楓木作為圖騰進行崇拜。他們把楓木當作自己的親屬,認為自己的祖先源于楓木,正如《苗族古歌》所唱的:“還有楓樹干,還有楓樹心,樹干生妹榜,樹心生妹留,古時老媽媽。”意思是說,楓樹干和楓樹心生出了“妹榜妹留”?!懊冒衩昧簟笔敲缯Z,翻譯成漢語即是“蝴蝶媽媽”,而“蝴蝶媽媽”則是苗族的始祖。當地苗族每隔十三年都會舉行一次祭祖儀式。儀式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由巫師唱念《妹榜妹留》(《蝶母歌》)。祭祖儀式上,苗人女性都會穿上有蝴蝶圖案和蝴蝶扣等神話文化實體的衣服,體現“祈‘蝴蝶媽媽’神祗神力庇護”的心態。除信仰活動之外,“蝴蝶媽媽”與苗人生產生活緊密關聯,苗人經常會在楓樹下對“蝴蝶媽媽”祈禱,平時也會唱“蝴蝶媽媽”歌,講述與“蝴蝶媽媽”相關的神話傳說,形成了一整套“蝴蝶媽媽”信仰文化。
二、“蝴蝶媽媽”信仰商業化演化路徑
由于地理條件的限制和交通不便等因素,這幾個苗族村寨經濟發展遲緩。早在上世紀末,當地政府就制定“旅游興縣”發展戰略,具體為依托西江建筑優勢和民俗風情,大力發展民族地區旅游。當地政府以“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口號作為宣傳,吸引了無數慕名而來的游客。游客數量的激增帶來巨大商機,這驅使商人紛至沓來。商人來到千戶苗寨后,部分租門面開小店,部分依托當地民族資源成立旅游文化公司。
吳女士是其中一位商人。她大學畢業后曾先后到廣州、深圳從事過多種職業。之后,她厭倦了城市緊張的工作生活節奏,吳女士決定回歸鄉里,自己創業。吳女士經過在西江實地調研后,準備成立一家旅游文化公司,而為公司取一個響亮而附有文化意義的名字是創業初期最重要的事情。吳女士構思許久,最終想到了當地最負盛名的“苗人祖先”——“蝴蝶媽媽”。在她眼中,“蝴蝶媽媽”神圣的身份,極高的地位,不但能很好地體現苗族傳統文化的品性和特色,其親切的名稱還能產生良好的社會與經濟雙重效益。2008年,她正式創辦了“蝴蝶媽媽”旅游文化公司。“蝴蝶媽媽”旅游文化公司成立后,開展了一系列以“蝴蝶媽媽”為主題的商業活動,首先在西江千戶苗寨景區投資建設了“蝴蝶媽媽”苗文化主題餐廳及“蝴蝶媽媽”苗文化主題酒店,隨后在凱里市民族風情園投資了“蝴蝶媽媽”民族文化主題生活館,籌備中的有“蝴蝶媽媽”苗藥SPA體驗館及民族茶坊。2015年,首屆世界眾籌大會于10月23-26日在貴陽隆重舉辦,“蝴蝶媽媽”攜精心打造的“‘蝴蝶媽媽’苗藥養生文化主題酒店”項目,在眾籌大賽上嶄露頭角,倍受媒體及投資者青睞,最終榮獲2015世界眾籌大會明星項目十強之一。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蝴蝶媽媽”公司已成為當地最具特色和影響力的公司之一。調查員發現,除“蝴蝶媽媽”旅游文化公司,當地還有“蝴蝶媽媽”舞臺劇、“蝴蝶媽媽”服飾店、“蝴蝶媽媽”飾品店,種類繁多,數不勝數。
商業化運作的“蝴蝶媽媽”,雖然讓無數商人的物質欲望從中得到了滿足,但日益消弭了“蝴蝶媽媽”的神圣性。調查員向村民詢問“蝴蝶媽媽”是什么?許多村民和游客的第一反應是旅游公司,是文化節目,是酒店,是客棧。部分村民雖能解釋“蝴蝶媽媽”的信仰身份,但已經不再視其為神,不再進行心靈訴求??梢姡迕竦膬r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精神文化元素悄無聲息地發生改變,他們對于“蝴蝶媽媽”信仰的熱情與虔誠度在下降,而個體理性精神在滋長。一些處在社會底層的村民感到焦慮。這個群體以老人及婦女為主,他們長期處于市場的邊緣位置,難以適應商業化。他們看著自己崇敬的神靈一步步被商業化吞噬,這使他們感到痛苦。痛苦使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給自己的生活尋找價值的支點,他們需要一種新的信仰為自己提供精神寄托和生活支撐。然而,舊有信仰自身力日漸失效或被削弱,新的信仰沒有培養起來,他們內心越來越空虛,久而久之,形成程度不一的個體病態心理。
三、總結與建議
縱覽當前的“蝴蝶媽媽”信仰復興,極像商業中的“泡沫”現象。“泡沫”是一化學現象,其主要特點是堆積,膨脹,繁鬧,五顏六色的反光,無聲無息的消逝現象。在學術界,泡沫常被用于描述經濟的虛假繁榮和價格的虛假上漲,但“泡沫”并不是經濟學的專屬詞匯,一些社會學家用泡沫來形容某些虛幻縹緲、華而不實的社會現象,一些研究文化現象的學者則借用“泡沫”一詞屬性來形象概況文化景觀,楊儀先生將舉凡“忙乎、折騰了半天,卻對社會進步、對人民大眾沒有任何功效的文化現象稱之為‘泡沫文化’?!碑斍暗摹皬团d”,其實就是一種泡沫幻象,繁華中所構建起來的只是一具空洞的軀殼,僅有那五顏六色的外在,根本不具備民間信仰的本質。堆積,膨脹,繁鬧過后,必然是瞬間爆破,無聲無息的消逝。當前,民間信仰“過熱”的商業化現象還在持續,如果不及時加以調整,整個民間信仰將會出現更大的危機,不僅失去其信仰本質,無法為村民提供精神寄托和生活支撐,還會隔斷村民與民族文化的聯系,讓民族徹底喪失其源自先祖的文化與品格。當務之急,民間信仰必須脫去商業的外衣,還原信仰的精神本質。
第一,通過專項法律,停止對民間信仰的商業化操控行為。對民間信仰的利用和發掘的確讓某些商人物質欲望從中得到了滿足,但目前商人通過民間信仰來發展地方經濟的做法是十分值得商榷的。民間信仰的存在是為人們提供安全感和某種慰藉,使之消除心理上的焦慮與恐懼。它的存在是成為人的精神歸宿之本,不能成為了資源占有和利益分配的工具,不能成為商業化運作的對象。因此,必須制止商人通過民間信仰來發展經濟的計劃與行為。調查員認為可以構建“民間信仰保護條例”,將商人經濟行為納入規范的調整范疇,并明確商人濫用民間信仰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切實保障民間信仰的原生性。
第二,盡量不破壞當地特定的自然生態和人文歷史環境。民間信仰擁有自行的規則,其必須在特定的自然生態和人文歷史環境中才能存在與發展。而當前,地方政府及商人快速打開了村寨的大門,讓更多的人群及信息在當前的環境中流動,“蝴蝶媽媽”信仰所賴以生存的自然生態和人文歷史環境瞬間被物質利益的無止境追求所擊破。那是否應該還原當地自然生態和人文歷史環境?調查者認為不太可能,但政府及商人應盡量不干擾“蝴蝶媽媽”信仰自有的環境及空間規律,以保證地方信仰的存在及穩定。
第三,尊重主體,確保民間信仰的內生力。民間信仰之所以能存活到現在,一定是有著內生的形塑其生命的力量。這種力量是村民日常生產、生活、文化、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等諸要素長期磨合所形成的。因此,村民對民間信仰有絕對的主動權,是民間信仰的主體。而當前,政府對民間信仰的操控在很大程度上搶占了普通村民的主體地位,這直接導致民間信仰無內在生命力,僅靠外界的力量才能存活。政府或商人,可以出臺相應政策和資金外援以支持民間信仰發展,但不能全盤操控。畢竟民間信仰作為民間社會的文化結構部分,其背后應有一個內生于鄉土社會的民間群體組織來支撐,這樣才能保證村民在民間信仰中的主體地位不會被侵犯。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南大學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