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的東北平原碧空萬里。7月22日至24日,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來到吉林四平、長春等地,深入農村、社區、科技園區、企業,就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推進東北振興、謀劃“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進行調研。此次吉林之行,總書記來到梨樹縣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核心示范區,在這里聽取了吉林省和梨樹縣農業發展和機械化、規模化種植情況匯報。中國農業大學土地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李保國教授就黑土地土壤剖面、梨樹模式及中國農業大學在黑土地保護利用等方面的相關工作向總書記進行了匯報。
“盡全力保護好‘耕地中的大熊貓’”
中國農業大學與梨樹縣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有著深厚淵源。2010年中國農業大學正式批準建立吉林梨樹實驗站,李保國教授任站長。同時,學校相關師生來到梨樹縣從事黑土地保護性利用科研與推廣工作也已有10余年歷史。在基地創建之初,中國農業大學就積極參與其中,學校科研團隊發揮自身優勢,對百萬畝基地建設提出發展規劃,參與方案制定,提供技術支持,在不同地區開展試驗示范,為綠色玉米生產總結整理出適合當地的技術模式。
在考察中總書記強調,要認真總結和推廣梨樹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把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保護好、利用好,使之永遠造福人民。“總書記的話語猶在耳畔!”李保國表示,“中國農大師生為保護這塊我國唯一的黑土地已經做了很多工作。東北黑土區是‘黃金玉米帶’,是‘大豆之鄉’,目前黑土地保護工作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我們定要牢記總書記囑托,把做好黑土地保護和改善民生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方向,爭取取得更多科研成果,盡全力保護好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
梨樹模式在農田沃野上生根發芽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雙筷子也發芽。”黑土是大自然給予人類得天獨厚的寶藏,它的養分含量豐富,肥力水平高,非常適合植物生長。梨樹縣黑土地面積達356萬畝,占耕地面積的90%左右。然而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高強度利用的經營方式導致黑土地水蝕、風蝕日益加重,化肥和農藥的大量使用造成農民種地不養地、廣種薄收的耕作習慣,加之頻繁機械翻耕方式使得土壤生產能力嚴重下降,昔日“肥厚”的土地日漸“瘦薄”。2009年起,中國農業大學來到梨樹從事黑土地保護利用與信息農業技術研發推廣,與中國科學院等兄弟單位一起研發并創建出適合我國國情的玉米秸稈覆蓋免耕栽培技術生產體系——梨樹模式,以秸稈覆蓋地表,最大程度減少耕作次數,有效保護土地使其免受水蝕、風蝕所造成的退化,同時使秸稈在地中自然腐爛得以增加土壤的有機質。目前,該模式已從試驗田推廣到梨樹縣210萬畝農田沃野上。“我采用梨樹模式已有10年,每年都會有中國農大的專家和學生來這里開展調研和指導,效果是真好。”回憶起過往,梨樹縣梨樹鎮宏旺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社長張文鏑印象深刻,“以前這地硬邦邦,用手摳到2厘米都費勁,現在一鏟子下去還能看到好多蚯蚓。大旱年間,1公頃地打糧高出普通農戶3000斤呢!”梨樹縣是傳統農業大縣,農民依靠種地為生,2010年該縣人均收入僅為6511元,玉米單產也在650公斤左右。通過梨樹模式的推廣運用,2019年該縣農民人均收入達到15004元,玉米單產增至850公斤。同時,通過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地,該縣建立了100個梨樹模式推廣基地,逐漸形成了“生產基地+合作社+企業產業”的發展模式,實現了在黑土地得到有效保護的同時,地方政府與人民經濟收入“雙豐收”。
為服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撐
倉廩實,天下安。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課題。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湖南代表團審議時更是強調,要以科技為支撐走內涵式現代農業發展道路,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中國農大與其他院校、涉農單位通力合作,在東北大力推廣了保護性耕作措施,攻克了若干技術難題,并專門設立了‘黑土地專項研究生’培養計劃,每年都有博士和碩士研究生把論文寫在黑土地上,為黑土地保護事業培養了一批批后備軍。”李保國表示,“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是新時代新形勢下糧食安全的保障,接下來我們要進一步探索研發,努力為有效提升黑土地地力、攻克‘卡脖子’技術、實現黑土地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的回信中指出,要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提高億萬農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質、促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不斷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中國農業大學作為中國農業院校的排頭兵,一直以來積極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為服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撐。學校全面布局打好“東北黑土地保護科技戰役”,充分發揮國家黑土地保護研究院、國家保護性耕作研究院作用,為黑土地利用與保護、東北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農大方案。學校打造種業高地,突破“卡脖子”技術,布局種業產業研究院,大力促進新品種推廣。同時,學校還持續增強動植物病蟲害防治、健康養殖等方面的原始科技創新能力,聚焦土地整治和糧食安全開展調研,形成建設性意見建議,為緊緊筑牢國家糧食安全之基提供科技、人才支撐,把飯碗牢牢端在中國人自己手上。
作者系中國農業大學土地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業大學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