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南京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胡小武
說到“城市病”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那是大城市才有的問題。很少人會想到小城市也有“城市病”,而且還呈現出小城市特有的特點,甚至有些小城市病得比大城市還重。
近期,記者專訪了在國內較早全面研究和闡述“小城市病”概念的專家——南京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胡小武,請他深入解析“小城市病”,并為眾多小城市“把脈開方”。
“小城市病”是一種什么?。?span>
記者:小城市為什么這么重要?
胡小武:按照最新的劃分標準,我國有1800多個小城市,占中國縣城以上規模城市總量比例的85%以上。可以說,小城市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發展質量高低,是決定中國城鎮化發展順利與否的根本性問題。
記者:“小城市病”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病”?
胡小武:我認為“小城市病”主要指城區常住人口少于50萬規模的城市出現的人口流失、經濟增長乏力、資源枯竭、就業艱難、人才逃離、文化荒蕪、發展動力欠缺等問題。這些小城市的問題集中體現為一種“庸墮化”現象,即精神生活庸俗化、社會交往“強關系化”、經濟增長模式僵化、創新資源衰竭化。概括起來,可以稱之為“小城市病”的“庸墮化”現象。
記者:文化上的現象也是“小城市病”給人的直觀感受?
胡小武:是的。“小城市病”最直觀的一個病征,是文化方面沒有生氣。中國較高層次的文化資源,幾乎全部分布在以北京、上海、廣州等大都市為主的中心城市。即使在沿海發達地區的小城市,其城市公共文化場所與高層次文化場所資源也都普遍缺乏。絕大多數小城市沒有自己的市立單體美術館建筑和兩所以上的免費博物館,畫廊更是鮮見,有格調的咖啡館、時尚文藝空間也是稀缺產品。城市發展如果缺乏文化品格是不可持續的,這已被當今發達國家的事實證明。庸俗生活方式逐漸弱化了小城市文化活力,又阻滯了新的文化生活方式的生成。“小城市病”病根在人
記者:小城市文化無生氣的原因是什么?
胡小武:說到底是人的問題。這是一種惡性循環。小城市的文化生活環境越差,越難以吸引高水準人才。這種文化環境歸根到底受限于文化資源的分配——高等教育資源與高層次知識人才缺失,導致小城市整體知識水平低層次化。在國外,很多世界名校都藏身小城小鎮。然而,我國地級市中只有幾個城市擁有“211大學”。其他240多個地級市只有為數不多的高教資源。而超過1600多個縣級小城市沒有高等教育機構。
記者:引進人才或鼓勵人才回流能否緩解“人才荒漠化”?
胡小武:很難。有很多年輕人回到小城市感覺各種不適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發現小城市做事情比大城市更要拼關系。熟人社會在小城市的社會交往中更容易形成一種“強關系化”趨勢。因為資源稀缺,需要依賴關系進行分配,創新創業很難在小城市開展。
記者:“小城市病”的產生是否與產業落后有關?
胡小武:的確如此,小城市產業發展落后主要表現在產業結構單一,導致經濟活力日趨弱化。大多數人口在50萬以下的小城市,其城市形成之初大多依賴少數大型工業企業或廠礦型企業,農業直接進城人口占比較高,一半以上的人口依托少數幾個企業或行業就業。因此,大量小城市都存在就業門類較少、就業機會緊張、靜態失業率較高、人口外流明顯的現象。
記者:這種經濟、人口、社會結構失調有何影響?
胡小武:一旦小城市建設和管理跟不上迅速增長的需求,就會導致城市基礎設施供給滯后于城市人口增長,從而引發一系列矛盾。比如,近年來一些小城市淪為人少房多的“鬼城”,小城市房地產虛假繁榮呈現擴大化趨勢。
記者:“小城市病”惡化的結果是什么?
胡小武:在城鎮化發展的關鍵階段,如果任由“小城市病”惡化下去,就有可能讓小城市落入“小城市發展陷阱”,就像我們常說的“中等收入陷阱”。“小城市發展陷阱”就是小城市因被邊緣化而凋敝,從而拖累大城市陷入更深的“城市病”。
治療“小城市病”亟需轉變發展理念
記者:“小城市病”該怎么治?
胡小武:總體上來看,一些陳舊的發展觀念應該擯棄,比如盲目地招商引資,盲目地在城建項目中大干快上,盲目地在發展中貪大求全。
首先,城市發展渠道從招商引資轉變為招才引智。從向大企業招商到向大學招才,這是修復小城市人才構成的一個選項。比如,江蘇靖江市引入常州大學懷德學院,建成江蘇長江北岸的第一家縣級大學,8000多名師生為當地帶來化工、金屬材料、機械制造等專業的人才,與當地產業特色高度契合。更直觀的效果是學校還沒開學,周邊的小商鋪、餐廳甚至咖啡館都已經聚集起來,使當地服務業蓬勃發展。
再者,城市發展方式從擴大增量轉變為優化存量。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要建設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城市。特色將是未來每一個城市安身立命的基礎,沒有特色的城市就沒有競爭力。而特色需要從城市既有的存量上去挖掘,去找到城市有競爭力的一面。做好這些工作,是要為發展“止損”,通過治標為“小城市病”的治本贏得空間和時間。
此外,城市發展取向從搬遷移植轉變為交流合作。以往小城市都希望把大城市的項目和資源直接移植到本地,但許多并不成功。如果采取交流合作的方式對接城市產學研的高端資源,不強求生產中心、研發中心、人才基地落戶,而更加看重交流合作帶來的帶動效應,或許能減少搬遷移植的風險。比如,有些小城市就通過對接高端科研院所,在本地設立研究機構,實現研發人員的交流往來,帶動小城市相關領域的研究和相關人員的思維生活方式、文化需求的轉變。
記者:如何才能根治“小城市病”?
胡小武:要根治“小城市病”不是朝夕之功。希望國家能夠把部分產學研的節點和終端放在小城市,通過與大城市的頻繁互動和交流,帶動小城市合理分工布局。應當考慮出臺政策,鼓勵小城市本地資源的優化升級,嫁接外部資源,以我為主對外合作而不是單純招商引資。通過互利雙贏的合作帶來小城市產業、人文環境的量變,假以時日再尋求發展上的質變。這恐怕是小城市必須正視的一條發展道路。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華社2016-03-27(記者:楊紹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