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任遠:社會融合不足使城鄉面臨發展陷阱

[ 作者:任遠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4-15 錄入:王惠敏 ]

當前,關于移民的社會融合問題已經引起廣泛關注。移民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社會融合狀況不僅影響到這一群體的生活福利,還關系到城市內部的社會整合。同時,他們的社會融合狀況也影響著鄉城遷移的動態軌跡以及他們的行為選擇,對人口遷移產生了累積性、長期性甚至是代際性的影響,并因此影響宏觀的城鄉發展和城鎮化進程。

社會融合不足導致鄉村移民的代際循環

社會融合的困難導致移民對城市就業和收入的預期是短期性的,這種短期性弱化了遷移人口對遷移收益的判斷,削弱了農村人口進入城市的動機。而他們對成本收益判斷的短期性,使得他們的遷移行為是短期性的。多數移民最終選擇離開城市,出現返回式的遷移或周期性的遷移。人口遷移行為的短期性,使得移民的社會網絡難以積累,難以形成不斷強化的社會資本。因此,社會融合的不足意味著移民在當地社會的社會網絡和社會資本也相當弱。這樣,社會資本弱進一步強化了遷移人口融入當地城市和在城市繼續發展的困難。戶籍制度的排斥、教育醫療制度的排斥、住房的困難等等,增加了他們在城市生活和發展的風險。由于子女教育問題、醫療保障問題、住房安排問題等難以妥善解決,使得他們只能通過家庭分離來避免遷移的風險,或者通過繼續保留小農土地來分攤家庭生活風險。實際上,當移民無法進入城市的制度體系時,迫使他們更加依賴土地和鄉土社會的支持,仍需依托在流出地的制度體系獲得教育、保障和發展資源。而這些又進一步限制他們形成長期性的遷移行為安排。因此,鄉城遷移的短期性遷移行為,不僅是移民在城市中社會融合不足的表現,也是他們在社會融合困境下的行為選擇。在短期性的遷移行為中,移民在城市短期務工經商,將子女和配偶留在農村,而他們自己也會在年齡較大時由于就業困難和缺乏保障不得不選擇回到農村。這時,他們留守在農村的子代又不得不外出打工來獲得家庭資本收益,形成了第一代農民工返鄉和第二代農民工進城的勞動力替代,從而繼續重復青年勞動力外出打工、子女留守和老年返鄉的代際循環。可見,移民的社會融合不足就會形成一種代際性的“遷移循環”,但這并不是城鎮化所需要的“鄉城遷移”。在這種遷移循環中,鄉城之間的社會壁壘固化,城鄉差距日益擴大,并使得農村發展進入到一種“發展陷阱”中。


社會融合不足導致城市缺少穩定勞動力

移民的社會融合不足不僅使農村社會陷入發展陷阱,就城市部門而言,也因為缺少穩定的遷移勞動力而進入另一種“發展陷阱”。因此,雖然我國仍然有巨大規模的農村勞動力,但是在城鎮部門卻出現了“民工荒”的現象。這種情況與其說是“劉易斯拐點”已經到了,還不如說是移民不能成為城市部門勞動力市場的穩定勞動力供給,從而扭曲了勞動力市場。扭曲的勞動力市場推高了勞動力成本,而這種勞動力成本增高實際上是移民社會融合不足對城市工業化和城鄉發展造成的制度性損失。由于福利排斥造成社會融合不足,在短視的判斷下似乎表現出減少了城市公共財政和降低了企業的“福利開支”,但是扭曲的勞動力市場帶來勞動力成本上升,實際上轉而增加了發展的制度成本,導致企業運行成本增加并增加了城市發展的困難。社會融合不足帶來的移民在城市發展的短期化,使其難以通過不斷的人力資本投資成為熟練性技術工人,并因此限制了城鎮部門的產業更新。而缺乏社會融合帶來勞動力就業的短期性和流動性,也使得企業部門難以通過穩定用工和對勞動者人力資本投資來推動產業升級。因此,城鎮部門勞動力成本提高,產業層級被固化在勞動密集的低利潤產業模式,使得企業經營顯得更加困難。在企業經營困境下減少勞動力就業,則進一步使得移民在城市生活和發展的風險性增強,并進一步導致他們行為的短期性。移民的社會融合不足,還約束了他們的消費行為。由于遷移行為的短期化,移民的儲蓄率非常高而消費率非常低,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鎮化過程中的內需不足和產能過剩。因此,與其說我國當前是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供給過剩,不如說是城鎮化過程中由于沒有實現人的城鎮化和生活方式的城鎮化,從而帶來有效需求的不足。可見,由于移民社會融合不足帶來人口群體行為的短期化,同樣給城鎮部門帶來累積性和長期性的影響,限制了產業升級和社會生活的改善。

綜上,在城鎮化過程中,移民的社會融合不足會對人口遷移過程中具體移民的行為選擇和行為模式帶來累積性的影響,并進而影響城鄉發展。甚至可以說,由于存在社會融合不足導致鄉村移民的代際循環,帶來農村的“發展陷阱”;由于社會融合不足導致勞動力市場的扭曲、造成產業轉型升級的阻礙,帶來城市的“發展陷阱”。對中國的城鎮化發展來說,只有構建出有效的鄉城遷移和社會融合模式,才能更好地實現城鎮化。

構建城鄉聯動發展機制

可見,移民的社會融合構成鄉城遷移和城鎮化過程的關鍵一環。加強社會融合,才能促進鄉城遷移過程,使城鄉發展實現正向的反饋,使得城鄉發展能夠突破“雙重陷阱”并構建出城鄉聯動發展的機制。通過加強社會融合促進移民完成人口遷移,有助于農業部門逐步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強社會融合,可為城市部門提供穩定的勞動力供給,推進經濟發展的總供給和總需求,并落實城鎮化過程實現人的幸福福利的目標追求。良好的社會融合過程,有利于移民實現良好的自身發展,提高他們的收入和生活穩定性,同時增強他們對城市的認同和歸屬感。社會融合也會提高他們在城市穩定居住和增強消費的傾向,他們會增加自身人力資本的投資、增強對子女教育的投資,從而使得通過遷移逐步實現社會流動和代際流動,構成推動城市發展的積極動力。總之,移民的社會融合構成了城鎮化發展的樞紐,能使城鄉二元結構得到逐步突破并實現城市社會的內在整合,為持續的城鄉發展和推進城鎮化提供動力。

移民城市的發展,要求移民在進入城市的過程中實現社會融合并有效推動城市發展。良好的城鎮化過程,需要鄉城遷移得到有效實現,并將這種鄉城遷移構造成為城鄉發展的動力。如果說城鎮化的第一個時期是吸引大量人口進入城市的非農化過程,當前的城鎮化發展已處于解決移民群體市民化和社會融合問題的關鍵時期。因而,移民的社會融合關系到城鎮化的進程和成效。

作者單位: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社會科學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更新 | 综合视频中文字幕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一本久道综合久久婷婷婷婷 | 日本久久A级推油电影 | 亚洲综合精品伊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