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顧玉軍等:鄉土教育鏈接鄉土與天下

[ 作者:顧玉軍?吳明海?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5-09 錄入:王惠敏 ]

摘要:鄉土教育作為一種傳承鄉土文化的教育,它是多元文化整合的有效途徑,也是國民教育的有益補充。鄉土和天下不只是一種特指的地理空間,也是一系列符號象征。從鄉土到天下,既意味著地理空間的變化,也意味著人的變化,而鏈接鄉土與天下的紐帶則是鄉土教育。通過開展鄉土教育,可以讓個體在感知鄉土的基礎上,逐步培養他們對鄉土和天下的認同,從而真正成長為適應社會變遷的現代人。

關鍵詞:鄉土教育;鄉土;天下

鄉土教育既不是一個新的教育術語,也不是一種新的教育實踐。在《周禮》中有這樣的記載:“以俗教安,則民不偷”,“以鄉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①。可見,早在西周時期,古人就已經意識到鄉土民俗等教育內容在教化民風、安邦興國中的功能。然而,在我國古代漫長的社會歷史中,由于自上而下的精英式的學校教育長期處于主導地位,沒有給鄉土教育留下多少空間,但廣大勞動人民并未失去鄉土情懷,鄉土記憶在人們心中世代相傳。這種歷史現象并非偶然,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在于以農耕為主的古代經濟生活方式使土地成為人們生產生活的最重要資源和場所。到了近代,中國社會發生了深刻變化,古代精英式的學校教育開始向廣大勞動人民普及,鄉土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發展。作者試圖對百年鄉土教育的發展作一簡要回顧與評析。

一、中國鄉土教育百年發展概述

在中國“,鄉土教育”這一術語的出現及其實踐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19世紀中后期,帝國主義列強的堅船利炮摧毀了中國人的“天國”夢,中國人的“天下”覆水難留。社會局勢的急劇動蕩動搖了幾千年的封建政權,中國逐步走上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窘境。就在中華民族危難存亡之際,鄉土教育便逐步登上了歷史舞臺。這不僅是鄉土意識和中華民族意識的覺醒,更是中國人對國家意識的強烈渴求。為了應對危難的社會局勢,同時,也為了迎合國民地方主義和民族主義的“鄉土”心愿,清政府在教育改革中將編撰鄉土教材作為一個重要事項給予關注。1905年,京師編書局監督黃紹箕按照癸卯學制的要求編訂并由學部下發了《鄉土志例目》,作為全國編纂鄉土教材的指導方案。《例目》指出“:初等小學堂學科,于歷史則講鄉土之大端故事及古地古先名人之事實;于地理則講鄉土之道里、建置及本地先賢之祠廟、遺跡等類……然必由府、廳、州、縣各撰鄉土志,然后可以授課。”[1]它由各省學務處下發到省府州縣,要求地方嚴格遵照執行。此后,全國掀起了編纂鄉土志書的高潮。從清末至民國時期(截止1949年),鄉土志書的編纂工作始終沒有間斷,鄉土教育也受到了政府的重視。盡管該時期鄉土教育成了學校教育的一部分,但以鄉土志為載體的鄉土教育內容縮小了鄉土教育的范圍,不利于鄉土教育對國民鄉土情懷的全面培養。實際上,鄉土教育既包含鄉土志,也包含鄉土文化知識的各方面。但作為特定階段的歷史產物,以鄉土志為載體的鄉土教育在促進社會發展方面也產生了積極影響。

20世紀30年代以來,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三重壓迫下,中國社會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但“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2],它為中國教育的鄉土性提供了發展空間。這一階段,在中國出現了一場旨在以鄉土教育為手段,以推進鄉村建設和城鎮發展為目標的平民教育運動。它不僅推動了鄉土教育現代化的步伐,而且也催生了各類教育派別。比如王拱璧的新村教育派、黃炎培的職業教育派、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派、晏陽初的平民教育派、梁漱溟的鄉村建設派和雷沛鴻的民眾教育派;各派別開展的教育改革,使中國鄉村農民與城鎮市民的文化知識素質和就業能力得到顯著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鄉村與城鎮經濟、政治和文化建設[3]。可以說,平民教育運動是20世紀上半葉中國鄉土教育發展的一個典范。但以平民教育運動為代表的鄉土教育只是中國教育發展的局部特色,并沒有引領中國普通教育與鄉土教育的有機結合,中國教育缺乏的仍然還是鄉土氣息。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大力開展了科學的、民族的、大眾化的國民教育,接受教育不僅是現代中國人的一項義務,而且也是一種權利。為了凸顯國民教育的民族性和區域性,從建國初到21世紀初,在我國各階段的教育中都涉及了與鄉土教育有關的科目,比如自然、歷史、社會、勞動技術等。為了增強教育的地區性和民族性,有些地區還結合當地實際開設了鄉土文化方面的地理、民俗及風土人情等科目。這些科目的開設,有力地促進了鄉土教育在學校的發展,但從總體上看,鄉土教育還沒有和學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也就是說,與鄉土教育有關的科目在中小學課程計劃中的分量是輕微的,沒有真正發揮傳承鄉土知識、培養鄉土情懷的功能。長期以來,學生的鄉土情懷更多的是通過學校教育以外的渠道獲得的,而且也是一些與成長經歷、生產生活經驗有關的內容。

2001年,我國全面啟動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教育部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規定“:為保障和促進課程對不同地區、學校、學生的要求,實行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管理。”這一規定不僅增強了課程管理的權限和課程內容的靈活性,而且為鄉土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契機。于是,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成了教育者熱議的話題,他們紛紛采取實施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行動;鄉土文化等課程資源強力挺進校園,走進師生的心中。在此背景下,鄉土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廣大學者從歷史、現實及理論3個維度展開了有關鄉土教育的研究。盡管三級課程管理政策給予各類學校一定的管理權和自主權,但無論是在觀念層面,還是在實踐層面,鄉土教育仍然沒有和學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所以,鄉土教育始終還是在學校教育中徘徊;然而,伴隨著社會變革的步伐,人們關注鄉土教育的呼聲卻越來越高。

當前,我國還處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期,它不只是經濟方式的變革,而且是以經濟生活為基礎的全部社會生活的變革,即人的存在方式的變革,城市化進程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城鄉二元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廣大農村人口離開土地涌向城市,他們的生計方式也隨之改變。在城市化進程和應試教育的雙重影響下,鄉土教育也便漸行漸遠。這無論對個人發展,還是對社會發展都會產生不利影響。社會的發展有賴于個人的發展,而個人的發展則有賴于多樣化的教育實踐,鄉土教育就是一種不可缺少的教育。因為,鄉土教育既是一種了解歷史的教育,也是一種立足現實的教育,更是一種面向未來的教育。它在鄉土與天下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讓人們行走于鄉土與天下之間,不斷獲得成長與發展的動力源泉。

二、何為鄉土與天下

關于鄉土與天下,古往今來,人們對其理解通常停留在地理區域層面,這是最普適性的理解。而在政治家和文學家的視野中,鄉土與天下卻是一種符號象征,表征著一種權力,一種寄托,亦或其他。本文中,我們所關注的焦點是鄉土教育,主要考察鄉土教育在鄉土與天下之間扮演著什么角色以及如何去實現其角色。鄉土與天下作為一系列符號象征,主要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

1.兩種不同的空間視野

生于斯,長于斯的地方就是我們的鄉土,那里留下了我們成長的足跡,也留下了人們世代耕耘的身影。童年時代,它是我們的整個世界,我們的天下。當我們成長之后,我們的視野逐步開闊,我們成了放眼世界的人。于是,我們知道了村莊之外,還有鄉鎮、市縣、省區乃至國家,國家之外,還有世界乃至整個宇宙。當我們離開村莊、鄉鎮和市縣后,整個市縣就成了我們的鄉土;當我們離開省區后,整個省區就成了我們的鄉土;當我們離開國家后,整個國家就成了我們的鄉土。可見,鄉土與天下的界限是相對的,既可擴大,又可收縮。不管呈現何種變化態勢,但鄉土情結始終會縈繞在人們心中,難以割舍。天下是鄉土之外的世界,鄉土則在天下之中,而且,一個人所處的鄉土或許就是另外一個人的天下。盡管二者存在重疊關系,但天下始終是鄉土的外延。它們代表著兩種不同的空間,在各自的空間中,人們的鄉土情感不斷增強。一首《我的中國心》唱出了中國人的鄉土情懷,而“地球人”的稱呼則道明了鄉土與天下的重疊關系。因此,區分鄉土與天下的界限,就看人們身處何方,但生于斯,長于斯的地方是我們永遠的鄉土,而鄉土之外的世界則是我們的天下。

2.兩種不同的社會關系

我們終生難忘的是原初的鄉土,當我們有了記憶,能感知周圍的世界時,也逐步意識到和家人之間的關系。由于受家庭教養方式的影響,我們感受到了家庭教育的要求,也開始逐步遵守家教家規。在家庭這一微型的鄉土世界里,我們開始編制社會關系網,從此,我們懂得了為人處世最基本的規范要求。伴隨著成長,我們的社會關系變得越來越復雜,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多。不管是哪種社會關系,都在鄉土與天下之間變換。當然,社會關系中的鄉土與天下和空間視野中的鄉土與天下一樣,會呈現出收縮與放大的發展態勢。無論如何變換,鄉土與天下都代表著兩種不同的社會關系,這種社會關系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文化。每個人都是一個文化個體,不同的文化個體所編織的社會關系就構成了多樣性的文化群。因此,個體要想在多樣性的文化群中正常交往,就要遵守彼此的文化規范,不管個體是否愿意,都應如此。可以看出,個人所處的鄉土世界,其文化規范是同質的,個人身在其中不需要考慮如何適應的問題。所以,鄉土屬于我們的家園,它給了我們“家”的感覺。而鄉土之外的天下并非如此,當個人行走于天下時,必須考慮在天下中如何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如何獲得一種安全感,這是社會關系在陌生環境中的集中體現。因而,“鄉土”與“天下”表征著兩種不同的社會關系,對個體而言,鄉土之外的天下既是一個陌生的環境,也是一種復雜社會關系的集合體,只有個體不斷地去適應,才能在天下得以立足。

3.兩種不同的認同取向

一個家族或一個民族世代居住的地方也屬于鄉土的范疇。當我們了解了村莊的歷史后,我們漸漸知道了家族或民族的一些知識。比如,不同的家族或民族同居一個村莊,在日常交往中,同一家族或民族的成員來往總是頻繁、密切的,久而久之,相互之間就會產生認同感,這也是親情和民族情的一種表現。這種認同也是一種鄉土之情,它從對家族或民族成員的認同轉變為對鄉土的認同。家族或民族所歸屬的鄉土,又可分解出若干小的鄉土,這些小的鄉土也是對家族或民族的認同。當我們離開鄉土,行走于天下時,那種對鄉土中的家族或民族認同就會轉變為對個體所歸屬的整個民族的認同。另外,社會變遷改變了人們生存的空間。當一個人處在天下這樣一個陌生的環境中,他時常會想到和自己交往密切的人或者本鄉本土的人,甚至與自己同屬一個民族的人。當他和自己的老鄉或本民族成員交往時,總有一種信任感和安全感,這是一種鄉土認同或民族認同。當鄉土的界限逐步向天下延伸時,鄉土認同或民族認同的外延就會逐步擴大。比如,當一個人離開縣市、省區后,他總是將與自己同屬一個縣市或省區的人稱為老鄉,不管他們是否同屬一個民族;或者當一個人身在國外,他也會把任何一個在國外的中國人稱為中國老鄉。這不僅是從鄉土到天下的變化,而且也是從民族認同到國家認同的變化。當然,從民族認同到國家認同會涉及更多因素,比如歷史、文化、生活習俗等。因而,從鄉土到天下是兩種不同的認同取向。

盡管鄉土與天下屬于兩個不同的概念范疇,但在現實生活中,較理想的變化態勢就是從鄉土到天下的變化。這種變化到底意味著什么?

三、從鄉土到天下:多重目標的實現

從鄉土到天下,我們具有了包容、開放的胸懷,我們也在逐步養成一種新的、不斷延伸的天下觀。伴隨著這種變化,作為社會個體的人也實現了多重的發展目標。

1.目標一:從自然人到社會人

作為社會個體,在我們年幼無知時,自然屬性支配著我們的行為,當我們有了知覺、思維和記憶時,我們開始感知鄉土中的一切。從家庭到村落,我們的自然屬性在慢慢減弱,我們感知到了鄉土世界對我們的要求。只有遵守一系列的行為規范,才不至于違背家規村約。于是,我們的社會屬性在逐步加強。當我們接受學校教育時,學校規章制度成了約束物,只有遵守學校規定,我們才能融入集體這個天下,卻不至于成為另類群體中的成員。同理,當鄉土的界限不斷延伸時,我們也在逐步與天下接軌。面對復雜多變的天下時,我們的社會化程度也在逐步提高。如此,才能實現從自然人到社會人的轉變。需要強調的是,自然人和社會人是兩個相對的指稱。作為自然人,當他面對一個新的天下時,原有鄉土中的行為規范或許已經不能適應環境的變化,而是需要減少其原有的自然屬性去強化一種新的屬性,這就是適應天下的社會屬性。這種變化始終存在,直到個體生命終結。當鄉土不斷向天下延伸時,我們的自然屬性也在逐步被社會屬性弱化,但社會屬性的每次強化都是以自然屬性為基礎。離開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就失去了根基;離開社會屬性,自然屬性就沒有發展的空間。因此,從鄉土到天下,是一個人自然屬性不斷弱化,社會屬性不斷強化的過程。如此,個人才能不斷成長、發展,也才能實現從自然人到社會人的轉變。

2.目標二:從民族成員到國家公民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多,履行的義務和享受的權利也在不斷變化。最初是家庭成員,后來,我們逐步意識到自己的民族身份。于是,我們就在自己所處的鄉土世界里,感受人們生生不息的場景。此時,我們的鄉土情與民族情融為一體,我們由此感受到了同樣的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這是單一民族居住在同一鄉土中的情形。如果是多民族共同雜居于同一鄉土,我們從小就會感知到不同人群的存在,對于各自的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我們或許理解,或許排斥。不論出現哪種情形,都不能否定我們作為某一民族成員的身份。既然作為某一民族成員,我們在獲得更多民族認同傾向的同時,也要放眼天下。現代社會,個人很有可能不會在同一鄉土中生活一輩子。社會變遷使人口流動更加頻繁,每個人都可能會成為流動者。當我們離開鄉土,走進天下時,我們不只是某一民族成員,也是一名國家公民。從民族成員到國家公民,我們兼有雙重身份。作為國家公民,我們認同的不只是一個民族,還有整個國家,我們的一切都與國家有關。這是民族認同的延伸,它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而是民族主義之上的國家主義,乃至國家認同。可以說,從鄉土到天下,使一個人實現了從民族成員到國家公民的轉變,雖是雙重身份,但不是身份的對立。這是多民族國家最理想的公民身份認同,即個人在作為民族成員的同時也是國家公民。

3.目標三:從傳統人到現代人

傳統與現代對應于鄉土與天下,實際上,并沒有絕對的傳統與現代,也就是說,傳統中有現代,現代中有傳統,二者總是交織在一起。當前,我們處在一個信息萬變的時代,信息變化反映在社會生活的各方面。掌握信息變化就會把握機遇,反之,則會失去良機,發展滯后。對于多數人而言,我們出生在鄉土中,從小感受著鄉土的氣息,鄉土塑造了我們的品質,培養了我們的人格。我們熟悉了鄉土中的一切,這就是鄉土中的傳統,我們也成了鄉土中的傳統人。在自己所處的鄉土中,我們有著基本統一的生活方式,涉及衣、食、住、行等方面,而且也會隨時掌握鄉土中的信息,不至于成為鄉土中的局外人。但是,當我們想要走出鄉土,融入天下時,情形就發生了變化。一般而言,天下的發展并非優于鄉土,但作為一名現代人,需要了解天下的情形,包括經濟、教育、人文環境等方面的發展狀況,要在不斷發展中獲得成長。這種發展,依賴于鄉土,生成于天下,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從鄉土到天下,是不斷告別傳統,走向現代的過程。但告別不是忘記,它是傳統的不斷提升,也是各類傳統元素與現代元素相互碰撞的結果,最終是在保留優秀傳統元素的同時走向現代。在信息化時代,人們要繼承傳統,創新傳統。因此,從傳統人到現代人是一個在傳統中不斷生成、提升的過程,如此,才能實現傳統人與現代人的交織。從“鄉土”到“天下”,實現了人的多重發展目標。然而,人的發展并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它必須依賴于教育的發展。而實現人的發展,則需要實施多樣化的教育。

四、鄉土教育:鏈接鄉土與天下的紐帶

在現實生活中,不管個人一生經歷怎樣的生長與發展過程,他的原點都是鄉土,鄉土始終是規范其社會行為的重要準則。因此,鄉土教育就成了人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然而,在目前實施的國民教育中,教育內容側重普適性知識,對鄉土文化及鄉土知識的關注明顯不足。因而,我們有必要大力倡導開展鄉土教育。從鄉土到天下,鄉土教育發揮著重要作用,它在鄉土與天下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同時,又引領著鄉土向天下的無限延伸。通過鄉土教育,不僅可以促進多元文化的發展,而且還有利于社會個體在以下3方面的整合:

1.個體經驗與社會經驗的整合

人類總是在適應和改造自然與社會的過程中求生存,謀發展。早在遠古時代,各種生產生活經驗就在人類社會中不斷傳承,這是人類得以生存與發展的根本。當個體意識到他在與環境中的人發生聯系時,他的言行舉止就會給他帶來喜怒哀樂的情緒。于是,在經過若干次的記憶強化后,他的行為就會與其他人的行為盡量保持一致。這是個體的一種原初感受,也是個體經驗的原初積累。就在個體逐步成長的過程中,他所接觸的環境越來越復雜,遵守的行為規范也越來越多。從家庭、村落、學校到社會,都會給予個體不同的感受和成長經歷,而這些感受和經歷都在鄉土中生成。所以,開展鄉土教育是家庭、學校乃至社會的一種責任,它事關個體的成長與發展。可以說,通過鄉土教育可以培養個體的生存觀。當個體從家庭、學校和社會中獲得適應環境的經驗后,他才能將自己融入他所歸屬的鄉土世界中。當個體置身于天下時,因環境變化致使個體經驗面臨挑戰,只有與天下中的生存法則保持一致,個體才會得到真正發展。此時,個體經驗擴大至社會經驗,但個體經驗依然是社會經驗的基礎。可以看出,個體經驗與社會經驗是兩個相對的范疇,隨著時空變化,二者之間會相互轉換,但在鄉土中獲得的個體經驗始終是社會經驗的基礎。只有通過鄉土教育,才能使個體經驗與社會經驗發生整合,也才能使鄉土與天下連在一起。

2.民族文化與國家文化的整合

每個民族在其發展過程中都保留并傳承著屬于本民族的文化,它集中反映了某一民族在某一階段的發展狀況。因此,民族有大小之分,而民族文化不可以有先進和落后之分,有孰是孰非之別,對民族文化的評價要和特定民族在特定歷史階段的發展狀況聯系起來,而不能進行簡單的橫向比較。我國是一個多元文化共存的國家,每種文化都是一個民族的發展標志。然而,在國民教育的課程設置及內容編排中,對各民族文化的關注還很不夠。因此,民族文化的傳承也就成了一項緊迫任務。自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得以開展,但基本停留在一種形式化的活動層面。若要在學校教育中有效傳承民族文化,較為理想的做法就是開展鄉土教育。通過鄉土教育,讓學生從小就能了解有關本民族的歷史、現狀,特別是本民族在歷史發展中,繼承了哪些優秀文化傳統。只有對本民族文化有了系統了解,才能對其他民族文化有一個客觀、公正的認識和評價,進而對整個國家文化才能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因為,國家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分支,只有主干和分支連成一片,才能成長為枝葉繁茂的大樹。這是鄉土教育在傳承民族文化中的一個目標定位。要讓學生從小養成積極的文化價值觀,不能忽視更不能否定其他民族文化的存在與貢獻,這是對國家文化認同的一種體現。可以說,鄉土教育既能把多元文化整合起來,也可以將鄉土與天下連為一體,從而實現在民族文化認同基礎上的國家文化認同。

3.鄉土意識與天下意識的整合

人的意識會經歷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的演變過程,它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環境與教育是兩個最主要的因素。在不同的環境里,每個人都會接觸到不同的人和物,這些人和物總是給予個人不同的感知和意識,他們的意識也總是和一定的環境連在一起。當人們接受了不同的教育后,他們的意識也會隨之變化。因為,教育給人們提供了一條認識世界的便利途徑。而在多樣的教育實踐中,鄉土教育卻培養了人們一種原初的意識,即鄉土意識。在實施鄉土教育的過程中,我們更關注學生對鄉土世界的認識。因而,鄉土教育更應該鼓勵學生去了解鄉土、感知鄉土,去挖掘鄉土中蘊含的一切文化元素,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去描繪鄉土的美麗圖景。當鄉土意識在學生心中扎根后,他們對鄉土的那份熱愛之情就會更加強烈。這就是從感知鄉土到認同鄉土,再從認同鄉土到熱愛鄉土的轉變。當鄉土世界逐步延伸時,我們的鄉土意識也會發生相應變化,這就是鄉土意識的逐步擴大。鄉土意識隨著環境的變化呈現出一種積累的態勢,甚至可以與天下意識發生重疊。當時空發生變化,人們的鄉土與天下觀念也會發生變化。但無論怎么變化,鄉土意識總是一種原初的認識鄉土的思維模式,屬于鄉土中的世界觀。當一個人行走于天下時,其原初的鄉土意識就會被解構,進而轉變為天下意識,它是一種認識天下的思維模式,屬于宏大的世界觀。可見,一個人的意識總是在鄉土意識與天下意識之間變化,這是人們感知客觀世界和認同客觀世界的一種思維模式。

五、結語

中國鄉土教育雖經百年發展,卻沒有改變它的邊緣地位。盡管新課程改革在政策方面對三級課程管理作了明確規定,但應試教育依然沒有給鄉土教育留下足夠的發展空間。面對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的社會變遷時代,我們更應關注鄉土教育的發展,它是多元文化整合的有效途徑,也是人文情懷在教育中的集中體現。只要全社會積極營造重視鄉土教育的氛圍,鄉土教育一定會成為國民教育的有益補充,也會真正成為鄉土與天下的鏈接者。

注釋及參考文獻:略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香蕉对碰碰97级久久久 | 亚洲动漫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午夜性色一区二区视频 | 制服丝袜香蕉在线视频 | 精品久久精品老人网 | 天啪天天久久久久久久久噜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