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俞濱洋等:新時期推進城鄉規劃改革創新的若干思考

[ 作者:俞濱洋?曹傳新?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0-24 錄入:王惠敏 ]

回顧歷史,城鄉規劃在我國城鎮化戰略實施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陳為邦,2008),是實現國家戰略、統籌各項資源的重要手段。好的規劃是空間財富,美的城鄉是人類遺產,科學規劃是生產力。2015年底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以下簡稱《會議》) 以及2016年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給我國城鄉規劃事業轉型發展指明了方向。在十三五開局之際,結合當前城鄉規劃發展現實和存在問題,筆者集中做了一些不很成熟的思考,試與同仁共勉之。

1《會議》和《意見》客觀要求城鄉規劃轉型創新

《會議》和《意見》在肯定城鄉規劃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基礎上,同時也清醒地看到了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中存在一些突出問題。針對問題,中央明確提出了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建設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城市,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發展道路。筆者認為本次《會議》和《意見》對城鄉規劃發展客觀要求實現三個轉變:

1.1  工作任務重點的轉變:從項目落位規劃轉向“五位一體”規劃

改革開放前第一、二次全國城市工作會議確立了以工業項目為中心的城市規劃體制,改革開放初期的第三次全國城市工作會議確立了以城市經濟為中心的城市規劃體制(中央城市工作會議解讀,2016)。2015年年底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既面對改革開放經濟建設37年的成果積累和新常態下不斷發展的機遇,更面臨“五位一體”建設及可持續發展問題(張庭偉,2014)。按照中央城市會議精神,筆者認為,以城市為發動機和主要載體實現以人為本兼顧公平效率,核心是通過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實現城鄉公平協調發展。與前三次全國城市工作會議相比,第四次全國城市工作會議確立了以城鄉五位一體為中心的城鄉規劃體制改革創新要求。

1.2  技術目標方向的轉變:從經濟主題轉向綠色主題

很顯然,前三次城市會議是在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過渡時期召開的,而本次會議是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過渡時期召開的(張兵,2015)。本次城市會議主題重點突出生態文明,重點強調綠色發展、幸福發展、可持續發展等內涵。筆者認為未來城鄉規劃改革創新的目標方向是:依法治城、彈性管理、規劃先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幸福家園。從具體內涵來說,轉變重擴張性的增量規劃、重自上而下的目標導向的傳統技術路線,突出生態文明、綠色文化、地域特色的主題,構建重精細化的存量規劃、重自下而上問題導向的新型技術路線,實現中國發展的經濟模式、社會結構、生態文明轉型。

1.3  實施管理體制的轉變:從建設審批轉向空間治理

到目前為止,我國城鄉規劃實施仍然沿襲項目審批管理體制,核心是保障建設項目的實施。然而,按照本次會議對城市定位的要求,筆者認為城市不僅僅是經濟增長的機器和產業聚集地,也是市民多姿多彩幸福生活的美麗家園,更是促進城鄉公平、匯集人類文明尤其是現代生態文明的匯萃地和治理樞紐(孫施文,俞濱洋,等,2016)。因此,城鄉規劃實施管理體制也要從傳統重權限分化、部門分治的建設審批轉向重多規融合、上下協同的城鄉空間治理,核心是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序實施(孫施文,俞濱洋,等,2015)。

1.4  進一步提高認識,明確城鄉規劃歷史責任和艱巨任務

城市發展是一個自然的歷史演化過程,有其自身規律。在城市區域化、區域城市化進程中,城鄉規劃并非簡單劃邊界,而是要在四個尊重的基礎上,突出信息化時代、“互聯網+”時代的創造性解決優化生存環境和優化發展條件問題!

為此,城鄉規劃是科學引導和調控我國新型城鎮化最重要的宏偉藍圖,更是規劃建設美麗城鄉、幸福家園的終極目標。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城鄉規劃理論和方法,構建適應中央執政理念和發展要求的,激發城市新使命的城鄉規劃工作新格局迫在眉睫。

一方面,要堅持城鄉規劃在落實國家戰略尤其是城鎮建設各項工作中處于統覽全局、重中之重的關鍵地位不可動搖!在實現城鄉居民安居樂業、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目標中創造優質宜居環境的龍頭地位不可動搖!一是城鄉規劃是落實“國家戰略”的最重要調控手段。可以認為,在兩個100年的中國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尤其是在推進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五位一體”,以及新型城鎮化“三個一億人”工程等目標下,新時期城鄉建設必須尊重、服從城鄉規劃,全方位依規辦事實施建設管理。城鄉規劃依法行政,上承國家戰略下接民生、市場地氣,通過“三區四線”強制性內容管制,促進公共空間優化、促進市場充分發揮城鄉空間資源稀缺性的最佳功效。二是城鄉規劃是保障民生的重要基礎。當前我國社會轉型進入關鍵時期,呈現新常態,未來幾十年空前巨大的建設量如何優化組合,能塑造什么功能和形象,不僅僅是十幾億人安居樂業問題,而且關系到千家萬戶子孫后代、國家發展后勁、國家利益民族自尊等大問題,搞得好留下一大筆優秀遺產,搞不好留下重大遺憾。三是城鄉規劃是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關鍵環節。堅持依法行政,加大治違力度和城鄉規劃督察力度,不僅是保證城鄉公共利益促進各地協調發展的迫切需要,而且是維護國家利益、加快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陳政高,2016)。

另一方面,要進一步轉變思路,創新城鄉規劃技術體系和工作重點。城鄉規劃是“一張藍圖干到底”的主要手段,也是“美麗城鄉幸福家園”建設的重要平臺,更是實現“兩個一百年”戰略的重要途徑。城鄉規劃既管當前又管長遠,不僅要強調不斷增加規劃工作的科技含量、文化含量、美學含量、市場經濟含量、舒適度含量、法制含量,而且現在還要增加健康含量、快樂含量、幸福含量。

2、當前城鄉規劃工作面臨的核心問題

在十八大以來“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兩個一百年”、“四個全面”等一系列事關國家和民族命運的大政方針下,面對已經出現的大城市人口膨脹、交通堵塞、環境污染、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難、千樓一面、千城一面等較為嚴重的城市病,當前城鄉規劃面臨以下三個必須應對的突出問題。

2.1  城鄉規劃工作被動格局亟待扭轉

從城鄉規劃技術體系看,一方面,內容豐富但缺乏關鍵概念主題提煉,與規劃治理體系不匹配難落實,更難評斷比較;另一方面,城鄉規劃治理體系在時間(年度、近期、遠期、遠景),空間(國家、省、市、鎮在事權分工上不盡明確),以及有關專業(如國土、環保、發改、人口、交通等)上銜接不到位(張捷等,2015),這種被動局面亟待扭轉!

從城鄉規劃實施督察看,雖說依法行政步入正軌,但是城鄉規劃依法行政存在比較普遍的“控改總”和突破“三區四線”強制性內容等問題,有法不依、執法不嚴時有發生,各地私建濫建十分普遍,屢禁不止,城鄉規劃的科學性、強制性、嚴肅性、權威性和可操作性亟待加強(孫施文,1999)。

2.2  城鄉規劃自身存在問題亟待改善

城鄉規劃工作重點與當前國家發展的總體要求不適應的現象還依然存在。在技術體系方面,重城市輕鄉村、重模仿輕創新、重地上輕地下、重表面輕內涵、重眼前輕長遠、重經濟輕生態社會;在管理體制方面,重程序輕效率、重編制輕管理、重開發項目輕公共設施配套、重技術輕政策、重審批輕服務輕監督輕行業管控等(俞濱洋,2015)。當今城鄉規劃技術和管理都偏重為經濟發展服務,而為社會生態管控的內容少,很顯然不適應當前國家執政總體戰略部署,深層次看必須力挽狂瀾,否則不可持續!因此,加強城鄉規劃科學研究和創新,不斷提升應對市場經濟發展復雜情況的調控力度迫在眉睫!

2.3  城鄉規劃技術理念和價值觀亟待變革

從目前現實發展狀態來看,城市無序擴張,各類新區琳瑯滿目,規劃采用統一范式,建筑采用統一模板,城市文化建設趨同,千篇一律,文化地標內涵模糊,特色文化趨于淡化(張錦秋,2016),本質上重規模輕品質(商業上俗稱“走量”)、重物輕人!技術上重形象輕空間,重個體輕系統!“大、洋、怪”建筑與公眾認知中的城鄉景觀、大地景觀、人文景觀等應有的美感和秩序不一致,給城鄉整體景觀結構造成了不協調、給地方政府造成了不必要的經濟負擔、給建筑規劃設計行業造成了重大的負面影響。為此,城鄉規劃技術理念和價值觀變革須加快推進。

可見,當前城鄉規劃雖然取得了較大成果,但成果龐雜,缺乏整合,難以形成合力,已難以適應城市發展新的歷史使命,城鄉規劃工作轉型升級勢在必行(課題組,2014)!必須下決心加快城鄉規劃改革創新,不僅關系到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和世界形象,而且影響美麗中國戰略的有效實施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4  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強城鄉規劃

“一中心、三嚴兩轉”工作的開展基于上述分析判斷,要貫徹落實《會議》、《意見》精神,適應當前新形勢要求,應及時科學謀劃加強城鄉規劃健康發展、主動有為的新思路和新方略。

首先要確定城鄉規劃工作中心,即一張法治藍圖繪到底,建設美麗城鄉幸福家園。緊緊圍繞服務“兩個一百年”的中國夢,結合國家更加關注國家利益空間、省級更加關注區域利益空間、城市更加關注地方利益空間的事權結構要求,按照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體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著力解決城市病等突出問題的要求,科學繪制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生態發展藍圖,規劃建設美麗城鄉幸福家園!這是新時期城鄉規劃工作的中心。

其次要明確城鄉規劃“三嚴兩轉”的工作主線,即突出嚴謹規劃、嚴格實施、嚴肅監督的“三嚴”規劃先行工作主線,實現向市場規制、公共政策轉變(俞濱洋,2008)。按照《會議》“一規律、五統籌”的精神要求,城鄉規劃工作要從計劃導向到市場規制轉變(倪虹,2016);從規劃技術到公共政策的轉變;規劃改革既要體現戰略性和科學性,也要體現政策性尤其是合法性。具體要求如下:一是由為經濟發展服務的傳統發展觀,向以人為本,進一步向尊重人、自然、歷史文化、法治,為城鄉居民更好生活和就業提供優質環境的科學發展觀轉變。二是由市場經濟對資源配置起基礎作用向著起決定作用轉變,進一步由粗放向集約、由龐大專業技術向配套實用技術和公共政策轉變。三是留足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由就城市論城市就鄉村論鄉村向構筑城鄉空間一流的公共服務、基礎設施、交通網絡、生態環境、特色風貌體系轉變,構建綠色生態、功能聯動、資源共享的城鄉一體化。四是由主城區物質空間規劃向不斷增加科技、文化、法制、智慧、綠色、人文、幸福、健康含量的覆蓋城鄉的全域規劃、政策規劃轉變。五是由定性為主的傳統規劃向面向復雜系統以大數據為依據的規劃分析、預測目標、實施評估、適時調整全過程的定性與定量綜合集成規劃轉變。六是發揮城鄉規劃優勢,由部門分治向兩圖合一的規劃體系轉變!

3加強新時期城鄉規劃工作新舉措

按照《會議》和《意見》有關精神,針對當前加強城鄉規劃工作面臨的核心問題,筆者提出四個方面的若干改革創新舉措。

3.1  加快適應生態文明和空間治理的城鄉規劃技術創新

制定“一張法治藍圖干到底”的技術體制框架。以啟動2030年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為基礎,“一張法治藍圖”繪到底要縱橫擰成一股繩,要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全覆蓋,即縱向從上到下,將全國建成小康和遠景實現中國夢的“美麗城鄉幸福家園”的建設項目和建設量,全口徑納入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市、縣域城鎮規劃--鄉村規劃,以及城市設計層層落實,并與風景名勝區規劃、生態園林城市規劃、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規劃、綜合管廊規劃、海綿城市規劃、智慧城市規劃、保障安居工程規劃、節能綠色建筑規劃等,統籌協調擰成一股繩形成合力整合到一盤棋中,構建形態功能美、人文建筑美、生態氣質美的空間體系;橫向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優化布局這些項目和建設量,使其在在中心城(老城區)、規劃新城區、近郊區、遠郊區等城鄉一體化格局中各得其所,從而達到可預測、可約束、可實施、可參與、可評估、可監督、可調控。

推進“多方協同、多規合一”的規劃技術理念和規劃組織方法。主體功能區規劃是基礎,城鄉規劃是立體化空間建設布局的統領。城鄉規劃應從面向世界、面向實際、面向未來“三個面向”維度,重點做好定性、定量、定位、定形、定景、定施(政策)“六定”方面的基本內容,深入研究縱向宏觀、中觀、微觀和橫向城鄉、城市和區域全覆蓋,科學處理好技術層面的剛性與彈性、近期與長遠、保護與利用、繼承與發展、平面與立體等關系;管治層面的政府與市場、管理與服務、城規與多規等關系,積極探索運用城市設計、生態城市等規劃方法,改變傳統的“格式化”的空間技術處理方法,尊重自然的原生態系統,實現人與自然共生共榮的規劃目標。由城鄉規劃部門牽頭,各專業規劃部門配合,以城市緊湊度、舒適度、方便度、幸福度等為衡量目標,構建適應“一張圖干到底”的不同深度、不同層次的“多規合一”的指標管控體系。

以“顯山露水、透綠見藍、綠色宜居”為目標實施“雙管雙控”的規劃技術標準。建設“美麗城鄉幸福家園”,應當借鑒國際成功經驗,實行雙管雙控。一方面針對人多地少的國情特點,用生態環境容量尤其是人均規劃建設用地指標約束城市規模和邊界(張遠景,俞濱洋,2016),將“三區四線”、城市空間增長邊界控制線作為編制城市總體規劃、修訂城市總體規劃、核定不同時期城市人口規模和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的重要依據和剛性約束紅線,合理確定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結構比例關系,同時生產生活用地總量可分別隨綠色GDP、常住人口增長情況適當動態控制,完善當前城市規模對城市規模發展預測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按照生態城市、美麗鄉村、天人合一的理念,將城市總體布局與城市所在地的山水林田路和歷史文化街區相容相敬共榮共生,任何一個城市都應該圍繞公共利用和公共安全留足優化公共空間,從城市中心到近郊遠郊都應規劃辟建頗具規模的步行街區、中心公園、足球場、運動場、濱水綠帶、郊野公園,一并疊加調控。

健全體現歷史記憶、地域特色、人文特點的城市設計和建筑設計的各項技術標準。首先,要建立城市設計多維輔助分析決策系統,為多方案比選優中選優提供技術支撐;要堅持“城市要發展,特色不能丟”(任震英,1997);貫徹落實“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新方針,體現城市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時代風貌,體現中國特色建筑風格。其次,要加快城市更新和城市修補、國家歷史建筑和遺跡等技術標準的制定。

3.2  完善適應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管理體制改革

完善樹立城鄉規劃權威性、推進管理精細化的各項法律細則,依法依規審批規劃。譬如圍繞會議主題,出臺一份有關城市工作“規劃第一或者規劃先行”的綱領性文件和國策!依據此文件成立國家和省級城鄉規劃委員會,牽頭城鄉規劃依法行政、抓大放小、優質服務等工作,減少個別領導、重點項目對城鄉規劃編制、管理和實施的干預,強化市場、公眾、生態等要素在城鄉規劃管理環節中的重要作用。譬如,繼續推進“地下空間規劃建設管理”的試點工作,建立地上地下規劃建設統一管理的“立體”許可制度,出臺將城市設計成果與“一書兩證”制度有機銜接的規定。明確城市總體規劃與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對接程序和發生“控改總”事項后的調整程序等。規劃組織方面要強調官、產、學、研、管、民的共同參與,健全適應“人民城市為人民”的依法決策的體制機制(俞濱洋,等,2015)。

構建以生態容量為基礎、建設總量為主線的規劃管理改革框架,完善與事權結構相匹配的可考核指標管理體系,積極開展“綠色生態城區”等試點工作。改變傳統的項目審批制度,建立以生態容量為基礎、建設總量為主線的區域調控制度,生態容量與建設總量在大尺度剛性匹配,小尺度彈性調節。對于生產、生活功能空間的開發建設,主要以全域規劃確定的建設總量為主。建設總量管控可根據城市發展的實際能力、市場變化特點和政府作為,可采取恩威并重的管控體制,突出彈性管理的特點。城鄉規劃建設管理要與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發展綠色GDP等國家戰略實施的關鍵環節相對應,與領導政績考核、問責制度相掛鉤,算好兩增兩筆大帳,一增是通過美麗城鄉幸福家園規劃實施,不斷增加對拉動綠色GDP 的百分比;另一增是通過綠色、節能、低碳環保生態城鄉規劃實施,不斷加大節能減排的貢獻百分比。

制定差異化的城鄉規劃管理制度,強化省級管控,因地制宜接地氣。提高城鄉規劃依法行政效能。根據我國東、中、西的差異,要積極促進當前地方偏重經濟發展、忽視社會生態發展的城鄉規劃管理制度的改革,從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建設的戰略高度制定相關制度引導不同地區、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城鄉規劃改革。譬如,東部沿海發達地區開發強度較大,重點是城鄉用地的優化調整,增強城鄉居民的幸福空間感;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動力不足,重點是“多規合一”下的城鄉空間功能的統籌協調,保障大尺度的生態安全格局。

試點探索城鄉規劃主導的國家空間規劃實施管控制度。城鄉規劃尤其是城鎮體系規劃不是專業或者專項規劃,而是最為重要的統領發展與布局、基礎設施的空間規劃,以及不可或缺的綜合規劃。所以要整合現有技術力量和管理手段,加快國家層面的“一路一帶”、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性城鎮體系規劃的編制工作,推進區域層面的省域空間規劃、重點縣城規劃試點工作,積極探索加強區域空間統籌協調發展的實施管控制度,保障美麗中國、美麗城鄉建設有序推進。

加強城市風貌和設計工作的管理。黨中央、國務院近期盡快制定出臺《關于加強城市設計管理工作的通知》,遠期在《城鄉規劃法》修訂時將其納入,并專設城市設計篇章。另外,在《城鄉規劃法》修訂時要加強設計行業管理方面的規定。要加強現代城市設計的試點工作,遵循《意見》的建筑方針,采取“四增四減”(增加公共安全空間、公共交通等設施空間、綠色生態空間、現代公共服務空間,減少安全隱患、開發強度、污染排放、對歷史文化遺產的負面影響等)措施,推動城市修補、生態修復工作有序開展,實現城市更新和城市復興(俞濱洋,2016)。

3.3  強化在科學評估和依規執法下的監督體制改革創新

構建部-省-市聯動的規劃督察垂直管理體制,制定科學評估的程序機制,共同研判規劃執行執法情況。積極推進城鄉規劃監督體制改革創新,從項目督察轉型到全方位、全域統籌的督察。進一步完善部-省-市聯動的規劃督察體制,強化督察參與規劃全過程,加強對城鄉規劃重點環節的監督;督察要積極參與實施評估,加強規劃建設后實施效果的評估機制建設,進一步增強規劃實施評估工作的客觀性和公正性,以指導和提升后續規劃編制的科學性。以“圖斑核查”為切入點,按照“一張藍圖干到底”的法律依據,盡快研究制定規劃違法的問責制度體系,真正樹立規劃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加快完善城鄉規劃監督體制,依法依規監督實施規劃。依據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等法定規劃,加大城鄉規劃督察力度,增加社會化監督體系,建立城鄉規劃員督察局(部)、省、市城鄉規劃督察網絡,設立國家城鄉規劃總督察;盡快出臺《城鄉規劃督察條例》等,嚴格依規執法。

加強城鄉規劃重點專項工作的常態化檢查。以生態、宜居、文明等為重點目標,配合全國人大開展城鄉規劃法專項檢查,尤其是針對“三生”空間優化、城鎮體系規劃、總體規劃、保障房規劃、控改總、新城新區建設及“三區四線”和“樓怪怪”等專項檢查。成立拆違領導小組,加大對拆違等工作的監督力度。對違規違法行為不改正的,可實行規劃建設審批的“一票否決制”和市政府領導問責制度。

3.4  健全城鄉規劃工作保障體制

健全以生態文明為導向的城鄉規劃評優工作保障制度,推進優秀規劃設計師的培養。譬如,規劃社團機構可配合爭創中國人居獎和聯合國人居獎開展年度、五年的建設美麗城鄉幸福家園規劃設計“十個一”最佳實踐獎和城鄉規劃創意、創新、質量獎、公眾參與獎和國際合作最佳范例獎評選,比如“十個一”是一個低碳環保綠色配套的保障房住區、一個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更新、一段地下空間綜合管廊、一個綠色村莊規劃、一個綠色宜人特色公園、一個特色市場、一條特色街、一個城市雕塑、一個出城口、一段濱水空間,一條綠道…。在全國城市開展市徽、市雕、市花、市樹、市歌創優活動。

建立城鄉規劃宣傳教育基地,大力搞好規劃宣傳培訓,加強規劃人員培訓和隊伍建設。一方面,要創建中國城鄉規劃展館,以展示中國名城名鎮名村風彩,展示世界各國名城沙盤,展示中外經典建筑模型。舉辦城鄉規劃書記、市長培訓班,集中培訓各級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另一方面,要在中央電視臺設城鄉規劃大講臺;拍攝城鄉規劃故事片、專題片;請作家寫城鄉規劃三部曲,出版中外系列城鄉規劃圖叢書;從幼兒園、中小學、大學開設城鄉規劃課程,重視城鄉規劃行業的教育和規劃價值觀的培育,改革目前城鄉規劃行業的知識教育結構和教師人才結構,搞好城鄉規劃科普工作;開辟中外城市規劃建筑觀光游覽旅游專線,舉辦城鄉規劃知識全國競賽,舉辦美麗城鄉幸福家園攝影大賽等。設立中國城市規劃日,加強城鄉規劃知識科普力度,提高市民規劃意識。營造良好的城鄉規劃督察輿論氛圍,大力表彰城鄉規劃在生態城市、綠色發展、人文特色等方面遵紀守法的典型;在國內影響大的媒體上設專欄公開曝光嚴重違法的典型。

充分利用大數據,加強城鄉規劃工作的信息化建設。加強調查研究、開展首次全國城鄉規劃普查,加強總結、統計分析、評估。建立統一標準平臺的年度統計制度、國家城鄉規劃地理數據信息(衛星遙感系統)與統計分析評估系統、國家規劃管理調控信息平臺、城鄉規劃科學技術中心和網絡。

嚴格制定規劃先行的十大原則要求和細化措施。即先規劃后建設工程、先地下后地上工程、先整體后局部工程、規劃先規劃綠地工程、規劃留足優化公共空間工程、規劃親民解疑工程、規劃管幫結合工程、規劃綠色通道工程、規劃審批提速工程、規劃天眼工程等。

城鄉規劃改革創新是一項復雜的巨系統工程,涉及到建筑、規劃、地理、生態、社會、政策、法律、景觀等多個專業領域,也牽連到發改、國土、環保、財政、住建、能源、交通、文體、傳媒、教育等多個政府部門。因此,城鄉規劃改革創新難在綜合貴在協作!任務十分艱巨,應該加強領導、擴大協作和推進創新!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通過改革創新努力爭創精品佳作和空間遺產,不斷優化升級功能好、交通暢、環境優、形象美的幸福家園!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城市規劃學刊》2016年第4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综合另类 | 三级日本久久高清 | 香蕉网伊中文在线字幕视频 |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久久字幕 | 日韩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