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今日頭條

羅凌等:集體經濟不等同于集體化

[ 作者:羅凌?陳光?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6-20 錄入:吳玲香 ]

原題:關于“三農”問題幾個概念的思考

集體經濟與集體化、小農經濟與家庭經營、城鄉一體化與城鄉一樣化,這些概念是否可以等同?準確理解這些概念,對于更好的深化農村改革,做好“三農”工作大有裨益。

一、集體經濟不等同于集體化

集體經濟包括農村集體經濟和城鎮集體經濟。農村集體經濟產生于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的農業合作化運動,包括土地、林木等公共生產資料和自然資源,并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進行管理,主要是為了實現社會主義公有制改造。人民公社解體后,村一級組織將村級集體經濟延續下來。我國憲法第八條明確指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農村中的生產、供銷、信用、消費等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是社會主義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經濟。”

集體化是一種生產資料、勞動成果、勞動力的處置方式。新中國成立后,為避免兩極分化,人民政府借鑒蘇聯經驗選擇了集體化道路,即以人民公社為領導的三級生產組織形式,公社下面設生產大隊,統一組織群眾生產、共享勞動成果。當時搞公社開展集體化,是特定歷史條件下實現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維持農村長治久安的現實選擇。

集體經濟有別于集體化。一是基本屬性不同。村級集體經濟是一種經濟實體,具有自然屬性、長期性,伴隨著村級組織的成立而產生,主要指集體成員共同擁有的集體礦產、山林、土地等資源,辦公用房、學校、倉庫、禮堂等不動資產,以及在此基礎上通過經營獲得的增值收益;而按生產關系的三要素來看,集體化可以看作是特定歷史時期生產關系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與之對應的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而非集體經濟;集體化具有社會屬性、階段性,生產資料歸集體成員所有,集中統一勞動,集中分配勞動成果,并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變化。二是工作方法與成效不同。村級集體經濟可采取資源利用、資產經營、產業發展、易地置業、服務創收、財政補助等措施做大做強,方式多種多樣,沒有限制群眾的能動性、創造性,產品數量多、品種多;而集體化采取集中勞動、集中分配,主要開展糧食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手段單一、產品數量少、品種少。三是農民權利不同。當前,在發展集體經濟中,農民既是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也是獨立的法人,沒有法律和制度的桎梏,有除參與集體經濟建設之外,自主選擇做什么、如何做的權利,能充分實現自我價值,多勞多得;而集體化中的農民,則只是普通的勞動者之一,除集體生產活動之外,不準擅自開展其他經濟活動,也沒有自主選擇從事其他勞動的權利或者權利很少,個人發揮能動性的空間小,實現更大經濟價值的機會少。四是工作效率不一致。村級集體經濟調動了群眾的生產積極性,較好的激發了個人能動性,提高了生產效率;而集體化忽視勞動產出率,采取的是按照勞動力年齡、性別、強弱粗略劃分不同等級,并以計算公分的形式確定群眾單位時間勞動數量,并與之對應確定勞動成果占有量,雖然群眾所得沒有較大差別,但由于缺乏創造力和積極性,人浮于事,出工不出力,導致生產力低下。

綜上所述,發展集體經濟不意味著走回頭路,回到過去“一大二公”的老路上去。必須穩慎推進農村改革,既要發揮好集體經濟的作用,又要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在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以一定的集體經濟為基礎,建立起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防止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

二、小農經濟不等同于家庭經營

小農經濟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以家庭為生產單位,采取的是低技術含量的生產方式,特點是規模小、生產分散、產品主要用于自身消費。小農經濟具有兩面性,一方面以家庭為單位,容易實現生產和消費的平衡,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另一方面,由于經營規模小,缺乏財富積累和儲備的能力,經不住風吹雨打,在天災人禍面前易陷入貧困和破產,又具有不穩定性。

家庭經營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并以農業收入為家庭重要收入來源的農業經營主體。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必須發展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探索和完善農村公有制的有效實現形式,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實行土地集體所有、家庭承包經營,使用權同所有權分離,建立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理順了農村最基本的生產關系。這是能夠極大促進生產力發展的農村集體所有制的有效實現形式。”這個改革目標也在我國《憲法》中得以明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家庭經營在農業中的基礎性地位,推進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等共同發展的農業經營方式創新。”

家庭經營有別于小農經濟。雖然家庭經營和小農經濟的主體都以農戶為主,但二者區別較大:從科技手段應用水平上看,受教育程度和土地面積的限制,小農經濟下的農民視野窄、市場參與度低、科技投入不高;而家庭經營者則受過一定的教育或培訓,視野開闊,思維先進,掌握了一定的現代種養殖技術,能自覺運用市場規律進行生產,有一定的抵御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的能力。從發展的規模和目的看,受土地面積的限制,小農經濟下的家庭一般就幾畝土地、幾只雞、幾頭家畜,解決的是溫飽問題,而不是進行商品交換。而家庭經營不受面積的影響,可通過流轉、互換、代管等方式經營更多的土地,通過現代生產技術、營銷手段,提高產品數量和質量,獲取更多的收益,解決的是收入問題。從生產方式看,小農經濟的生產過程是農民直接參與勞動,采取的是廣種薄收的方式進行生產,是提籃小賣式的售賣;而家庭經營既可以是農民直接從事農業生產,也可以是非農家庭直接從事農業生產,還可以通過購買社會化服務方式從事生產、管理、銷售等,既注重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采取“互聯網+農業”模式,拓寬市場增加收入,也注重與旅游業、服務業等二三產業的主動融入,不斷強化產品的質量和品牌建設。

綜上所述,以信息化推進小農現代化符合歷史邏輯和現實需要。推進農業現代化中,必須尊重農業生產的客觀規律,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宜大則大,宜小則小,一切從實際出發。家庭經營是我國農業生產經營的主要組織形式。穩定家庭經營事關農村改革發展穩定全局,必須高度重視。

三、城鄉一體化不等同于城鄉一樣化

城鄉一體化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是把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城鎮居民與農村農民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謀劃、綜合研究,通過體制改革和政策調整,改變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在規劃建設、產業發展、社會事業發展等方面的一體化,實現政策平等、發展互補、機會均等,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城鄉一樣化是簡單的將城市的資源、發展方式、建設方式在農村進行復制。沒有考慮農村生產生活特點,沒有發揮農村的生態優勢、資源優勢、文化優勢,而是套用城市小區模式、用一個“版本”改造鄉村,大拆大建,通過修幾條馬路、建幾排樓房,將鄉村“洋化”,產生視覺效果的“一樣化”。

城鄉一體化有別于城鄉一樣化。首先,思維模式和發展理念不同。城鄉一體化采取的是系統思維和統籌考慮的發展理念,尊重規律,注重開發與利用的多元開發模式,讓城市和鄉村互補發展、協同進步;而城鄉一樣化采取的是慣性思維和傳統發展理念,方式簡單,遵從既有經驗,注重城市建設方式的簡單復制,讓城市和農村失去了優勢互補的機會,容易出現農民失地失業、生態破壞、環境污染等系列問題。其次,政策措施的不同。城鄉一體化是發展思路和增長方式的轉變,“面子”“里子”都注重,與之伴隨的是城鄉公共資源的均衡配置,對“三農”的反哺,對城鄉二元體制的破解,對戶籍制度的改革等等。而城鄉一樣化,則更多的在乎基礎設施等“面子”而忽視民生事業等“里子”。第三,對群眾根本利益關注度不同。城鄉一體化,既尊重了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也尊重了群眾的基本權利,群眾可以自由的選擇在農村還是在城市居住和就業。城鄉一樣化則是簡單復制城市發展模式,忽視發展的差異性和農民對就業、就醫、就學等需求的多元性,群眾的現實需求不能有效滿足。

綜上所述,城鄉一體化不是讓農村盲目模仿城市,更不能把內涵豐富的城鄉一體化異化成了視覺效果上的“城鄉一樣化”。而是立足農村生活和農業生產特點,以農村地區生產發展、生活富裕作為根本出發點,把城鄉統籌起來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共同發展。

(作者單位:中共貴州省委政策研究室)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又大又粗又爽视频 | 一区三区四区国产 |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 最新看片国产精品免费在线 | 日本强奷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成线人熟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