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解決好十幾億人的吃飯問題,始終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中國人的飯碗一定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飯碗里主要裝中國糧。認真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守住管好“天下糧倉”,更好地履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一個突出要求是,堅持問題導向、底線思維。認真履行安全發展的重要使命,是糧食部門義不容辭的政治擔當;主動適應糧食形勢的發展變化,是提高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現實需要;加快補齊安全管理的突出‘短板’,是推動糧食行業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近日,國家發改委黨組成員,國家糧食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務鋒就當前我國糧食流通領域的安全工作“怎么看、抓什么、如何抓”,接受了《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的專訪。
“怎么看”:居安思危警鐘長鳴
《瞭望》:糧食流通是糧食生產和消費的橋梁紐帶,請您介紹一下當前這個領域的總體安全形勢。
張務鋒:糧食安全事關國計民生,是實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總體國家安全觀,明確了國家安全戰略方針,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行動指南。近年來,全國各級糧食部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李克強總理關于“廣積糧、積好糧、好積糧”的部署要求,積極推動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制度、加強監管,安全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一是,糧食安全形勢總體平穩。糧食收購規范有序,市場供應充足,庫存糧情保持穩定,沒有出現大面積“賣糧難”和糧價劇烈波動。二是,糧食安全體制機制逐步完善。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全面建立,各地保障區域糧食安全的主體責任進一步落實;《糧油儲存安全責任暫行規定》和《糧油安全儲存守則》《糧庫安全生產守則》頒布實施,糧食庫存和糧油安全大檢查扎實開展。三是,糧食安全基礎持續強化。連續四年實施“糧安工程”,大批危倉老庫經維修改造達到完好標準,現代化倉型比例大幅提高,糧食流通基礎設施明顯改善;信息化建設穩步推進,糧食物流、應急供應、市場監測、質量檢驗能力不斷增強;地方儲備糧增儲任務如期完成,糧食安全物質基礎更加堅實。四是,涌現一大批先進典型。比如,河北省柏鄉糧庫大力弘揚“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的優良傳統,在糧食經營、保管和科學保糧等方面先后創出10項全國之最,成為糧食系統干事創業的一面旗幟;比如,安徽省加快“智慧皖糧”建設,已有1個省級平臺、16個市級平臺、100個智能糧庫聯網運行,實現了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管理;再比如,江西省已設立糧食流通監督檢查機構111個,實現了省市縣三級全覆蓋,等等。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糧食形勢也呈現出新的階段性特征,影響安全發展的深層次矛盾日益凸顯,糧食流通改革發展面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在糧食供求長期仍將保持緊平衡的情況下,當前玉米、稻谷庫存居歷史高位。這給糧食收購、倉儲保管、安全作業、質量安全、庫存監管等帶來了較大壓力。二是,糧食生產逐步向核心主產區集中,近兩年跨省流通量均保持在3400億斤左右;國內外糧食市場深度融合,糧食進口量連續三年超過2000億斤,大豆對外依存度高達85%。這對保證供應、穩定市場,特別是應急保供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糧食收儲制度改革加快推進,市場化收購比重不斷加大,多元主體共同收購的格局正在形成,糧食購銷主體及其人員構成發生深刻變化,市場調控、流通監管、質量檢驗等復雜性明顯增加。四是,有些地方糧食安全管理存有薄弱環節。法律法規體系建設滯后于糧食流通改革發展和監督管理的需要;有的統籌改革發展和安全工作的意識不夠牢固,監管整體合力有待增強,信息化智能化監管水平還需提高。
糧食流通安全責任重大、任務艱巨,必須切實增強使命擔當,不斷強化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真正做到居安思危、警鐘長鳴。
“抓什么”:兩個重點四條底線
《瞭望》:未來幾年,是我國加快糧食收儲制度改革和積極推進價格市場形成機制的關鍵時期,糧食系統安全工作如何科學施策、精準發力?
張務鋒:總體要求是,堅持問題導向和底線思維,強化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依法治理,突出“兩個重點”、守住“四條底線”,夯實安全基礎,為糧食流通改革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皟蓚€重點”,就是突出抓好安全儲糧和安全生產;“四條底線”,就是堅決守住糧食收購、糧食供應、糧食質量和廉潔從政從業的底線。
《瞭望》:突出“兩個重點”,具體工作如何落實?
張務鋒:一是,關口前移、源頭管控。開展風險評估,確認安全風險點并逐一落實防范措施;實施安全守則培訓全覆蓋計劃,加強關鍵環節安全作業監督檢查;推廣生態儲糧和糧庫自動化作業技術,提高本質安全水平。二是,全面排查、消除隱患。從6月份開始在全國集中開展安全儲糧和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推廣山東省糧食部門“大排查快整治嚴執法”集中行動的經驗,消除隱患存量;每年春秋兩季組織全國糧油安全大檢查,在糧食企業開展“查身邊隱患、防壞糧風險、保職工安全”活動,嚴控隱患增量。三是,突出重點、專項治理。找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緊盯超期儲存糧食和簡易倉囤、老舊倉房儲糧安全,扎實開展千噸囤出糧作業安全等專項治理。四是,壓實責任、到崗到人。堅持“誰儲糧、誰負責,誰壞糧、誰擔責”,壓實安全儲糧的在地監管責任、政策執行主體責任和企業經營主體責任;敦促中儲糧系統對所管理的中央事權糧食的安全工作全面負起主體責任。
《瞭望》:守住“四條底線”,相關措施怎樣細化?
張務鋒:一是,抓好糧食收購。嚴格落實國家糧食收購政策和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嚴厲打擊坑農害農行為,保護好種糧農民利益;總結推廣東北地區玉米“價補分離”市場化收購的經驗,統籌資金保障、運力協調、加工獎補等措施,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嚴防發生農民“賣糧難”。二是,保障糧食供應。強化政府糧食儲備監管體系建設,確保儲備糧管得住、調得動、用得上;加強全國糧食平衡調度,引導產銷區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密切監測國內外糧食市場動態,健全糧食應急供應保障體系,嚴防出現脫銷斷檔和市場非正常波動。三是,加強質量管理。加快修訂完善糧食質量標準,推廣遼寧省三級糧食質量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的經驗,在人口大縣、產糧大縣建立檢驗檢測機構,試點開展第三方檢驗檢測,完善重金屬、真菌毒素等超標糧食處置長效機制,嚴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糧食流入口糧市場。四是,廉潔從政從業。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聚焦重點部位明確廉政風險點和防控措施,以“零容忍”態度嚴肅查處涉糧違紀違法行為。
“如何抓”:依法管糧重在治本
《瞭望》:“兩個重點、四條底線”涉及糧食流通改革發展的各環節,怎樣結合實際落地見效?
張務鋒:大家知道,糧食流通領域越是放開搞活,就越需要加強宏觀調控和流通監督管理,以做到放而不亂、管而有法、活而有序。要主動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職能轉變,立足安全謀發展、推進安全促發展,著力構建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體系。
第一,加快推動糧食立法修規。依法管糧,重在治本。應當抓緊修訂《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和《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并積極推動糧食法立法進程,健全糧食法律體系,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糧食流通改革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第二,加強糧食宏觀調控。強化政府糧食儲備管理,健全中央和地方兩級儲備聯動機制,更好地發揮地方儲備糧“第一道防線”和中央儲備糧“壓艙石”作用。培植壯大一批大中型經營性糧食企業集團,打造實施糧食宏觀調控的重要抓手。加強區間調控、定向調控、相機調控,切實增強調控的精準性和實效性。
第三,強化糧食流通監管。建立以信用監管、智慧監管為核心的新型糧食流通監管體系,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方式,加強“四不兩直”暗查暗訪,抓好糧食收購、儲存、供應等環節監管。在今年的庫存糧食檢查中,國家糧食局實行了跨省異地交叉執法檢查的做法,效果很好。下一步將在全國糧食系統廣泛推行,常態化堅持;同時,建立有獎舉報制度,徹查問題、鐵面執法。
第四,創新載體方式。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的大力支持下,近年來國家糧食局持續推進“糧安工程”建設,取得了預期良好的效果;今年啟動實施以完善產后服務體系、建設質量檢驗檢測網和實施“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為主要內容的“優質糧食工程”;同時,繼續推動糧食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和糧庫智能化升級改造,強化基礎支撐,全面提升糧食收購、儲存、運輸、供應等方面的安全保障能力。
第五,健全協同推進機制。加強組織領導,國家糧食局成立了全面推進糧食系統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并將糧食系統安全工作納入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搞好檢查督導,嚴肅問責追責。加強預期管理,主動發聲,及時宣傳政策、回應關切。強化監測預警,優化應急預案,加強隊伍建設,有效提高應急處置水平。
作者系國家糧食局局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瞭望》新聞周刊(2017年第25期 政要訪談)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