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劉東強在頭條上曬出了京東跑步雞的扶貧項目介紹,文內提到,京東的跑步雞要求必須放養,并且每只雞的腳上都會有計步器監督,只有跑夠一萬步以上京東才會以一百多的超高價格收購。
與劉東強不同的是馬云并沒有真正的切入農業的生產環節,所有的項目都基本于互聯網、資本上的運作。但是馬云他看好農業這四大機遇:
1、農業大數據
馬云最擅長的就是大數據,阿里巴巴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大數據,馬云認為未來三十年是最佳的超車時代,是重新定義變革的時代,因為大數據讓預判和計劃都成為了可能。未來,數據將成為主要的能源,如果離開數據,任何組織的創新都基本是空殼。
同樣農業消費是高頻、剛需,因此,積累大數據也存在可能性。
2、現代化農業
馬云認為從2016年年貨節開始,我們會經歷一次農村電子商務和新農村現代化的啟蒙。8億農民的消費和農業現代化的啟動,是中國能轉型升級的又一個方向和爆發點。
未來十年二十年,農業機械化、農業現代化和農村信息化將是中國發展的重要亮點。農業現代化必將是中國經濟發展重要的一個增長極。
3、農村電商
30年前,家庭聯產責任承包制,解決了土地上種的東西歸誰的問題,現在農村電商要解決的是土地上的東西賣給誰的問題。農民知道把農產品賣給誰,是農業現代化進步的關鍵一步。農村電商就是這么干的!
馬云顯然是對農村電商給予了厚望,他以前就已經發布村淘,未來,將在農產品進程,電商下鄉這條路上繼續前進。
4、農業資本化
雖然農業投資大回報慢,但是高頻的消費市場依然被資本看好。其中,馬云就對養殖業情有獨鐘。
雖然,馬云所有的布局都沒有在生產端,但是馬云借助互聯網的思維改造傳統農業的想法值得我們思考。正如我們一開始說的農業渾身是痛點,也渾身是機會。我認為馬云不觸碰生產端一是與中國現狀和特點有關,二是馬云對阿里自身的優勢做的判斷。做自己擅長的,但是不冒進,等待機會,這正是馬云給我們的啟示。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今日頭條 2017-07-12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