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詩云,“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坐場,身后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套用陸游的詩句,今天是“身后是非誰管得,人人都上互聯網”。
@原為16世紀地中海商人使用的約為10公斤左右的計量單位,后演變為“因為”的縮寫,1971年美國人雷·湯姆林森把它作為電子郵件代號使用,由此開啟并確立了@在互聯網上的身份認證。世界上第一個互聯網站于1991年上線,至2014年已達10多億個。在2015年12月16日烏鎮互聯網大會上,習主席宣布中國網民已達6.7億。全球每年數據傳輸1.3ZB,到2020年將達4ZB。全球各大陸板塊之間99%的數據傳輸靠海底電纜,全球約有340個互聯網交換中心。目前世界互聯網一分鐘約有2.04億封電子郵件發送,400萬次谷歌搜索,大規模的公司每分鐘賺141780美元,其中一半利潤直接流入蘋果的銀行賬戶。世界上利用互聯網建立的社交網絡已達16億用戶。有關調查顯示,上世紀90年代年輕人網上約會為零,到2015年全世界已上升到15%,年輕人通過網絡完成婚戀的達70%以上。互聯網帶來人類活動的信息爆炸,有關資料顯示,人類有史以來的活動信息至2003年為止共有5ZB,但2003年到2007年增加到300ZB,2007年到2015年又猛增到900ZB,巨量活動信息的產生,靠的就是互聯網這個便捷母體。預計到2020年,全球數據在計算機里的存儲總量將達到40ZB,即400萬億億字節。互聯網正在推進經濟社會發生根本性變革,各行業都面臨著業態調整的變革。快遞讓郵政亂了方寸,微信讓郵電驚慌失措,支付寶讓銀行如臨大敵,網上打車讓出租汽車公司暈頭轉向,3D打印讓傳統制造命懸一線,慕課讓傳統教育目瞪口呆。互聯網帶來的農業業態革命也正悄然發生。
互聯網經歷了從工具、渠道、基礎設施到產業,再到經濟體的發展歷程。具有“六個二”的特性搭建了農業三產融合發展的互聯互通互動平臺:
一是具有技術革命與產業革命的復合屬性。技術革命又稱工業革命,人類社會至今已發生三次工業革命,其標志性產品為蒸汽機、電力、3D打印技術。目前,各國對工業革命的新提法,美國稱再工業化、日本稱智能工業化、中國稱新型工業化、德國稱工業4.0。而產業革命發生五次,石器時代、青銅時代、蒸汽機時代、化學工業時代、微電子時代。互聯網既有使生產力產生根本變革的技術革命特征,又有使整體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革的產業革命特征,是二者結合的復合性產物。這一特性反應在農業領域即大大推進農業產業的轉型升級。
二是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結合。互聯網是虛擬經濟,它的作用非常大,但做強實體是基礎。過去人們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今天人們是頭腦發達,四肢簡單,動手能力越來越差,加上吃苦費力,實體經濟大受影響,美國十多年前就發現這一問題,在全社會開展“工匠運動”,奧巴馬2014年6月在白宮曾舉辦“工匠嘉年華會議”表彰做出成就者,此舉已上升到國家戰略,為國家再工業化儲備技能型人才。誰來種田的問題已經擺在中國農業的面前,培養現代化的職業農民迫在眉睫。人類已進入“后喻文化”時代,單靠經驗積累種田已遠遠落后于這個時代。
三是線上和線下的互動。線上線下可以互聯、互通、互動,有機結合,這是推進產業革命的關鍵功能。今天的產業革命都經歷三個階段:技術革命、商務革命、草根革命。產業革命特征,在互動中得以方便快捷地實現。農業科技的推廣,可以超越時空對話,是農業產業革命的助推器。
四是技術信息(IT)時代向大數據云計算(DT)時代的轉型。海量信息匯聚,只有通過分析研判,才能挖掘出來它的價值,從而加以利用。互聯網將搜集到的無數信息存入云端構成海量數據庫,使開發利用成為可能。這是DT時代的前夜。大數據的采集分析利用前景廣闊,碎片化、散亂化的數據,向綜合化、系統化、一體化、平臺化發展是關鍵。2012年美國已投資2億美元,將大數據上升為國家戰略,被定義為“未來的石油”。未來,大數據的開發利用分三個層面:一是掌握數據的企業,二是掌握算法的企業,三是掌握思維的企業。我國農業的天氣預報、病蟲測報、產量評估等都已得益于這一技術。
五是具有大工業化生產和大商貿化流通的雙層結構。所有工廠都是互聯網的工廠,所有商品都是互聯網的商品,它把這兩層結構連為一體,網羅天下,無所不包,無所不能,無所不在。農產品的加工與銷售已經被網羅其中,大大受益。
六是既是生產力的變革,也是生產關系的變革。大幅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同時引起生產關系的變革,一個手機,是電話、是照相機、是鐘表、是計算器、是錄音機、是天氣預報、是活地圖,有數百功能,不能用過去審查某項單一產品的標準審查手機,不然手機就無法生產。隨著新業態的不斷變化,生產關系必須隨時調整。一瓶礦泉水六個部門管、一只蝗蟲三個部門管、一只老鼠兩個部門管的現象該結束了。
互聯網“六個二”的特性,為農村三產融合發展不僅提供了技術支撐,也帶來了思維方式、思想觀念的變革,更創造了穿越時空的可能和便捷,因此,利用互聯網平臺打造命運共同體,是推進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的大邏輯。
互聯網也是一把雙刃劍,美國已出臺四十多個網絡安全法律,日本提出要網絡安全立國,印度、歐盟都出臺網絡安全法律法規。20世紀一群軍事瘋子把世界搞得烏煙瘴氣,21世紀要防止一群經濟技術瘋子再把人類拖入災難。
比如游戲少年。網游追求刺激性、代入感,毒害青少年十分嚴重。湖南邵東少年因沉迷網絡2015年接連發生兩起殺老師案。
“鄧巴定律”測算,人最多交150個朋友即可。手機里存儲著數百上千甚至幾千聯系人,來自遠方的吸引,讓許多人淡薄了身邊的朋友和家人。地球人在一起孤獨,人人都成了互聯網的囚徒。(青島一老人因家人看手機,不與他說話,掀全家節日宴飯桌)不僅如此,互聯網通過大數據、云計算,把每個網民的愛好興趣、生活需求等全部記錄在案,只要你一上網,它便根據以往記錄把更多相關信息鋪天蓋地地推到你的面前,每個網民都是互聯網的俘虜。
我國已經是互聯網大國,但離互聯網強國還有很大差距。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指出:中國的網民普及率達48.8%,到今年可能超過50%,這個數字超過全球平均水平,但跟發達國家還有差距。我們絕對數大,是當之無愧的網絡大國,但網絡強國不僅僅是比網民數量,還要從六個方面來衡量。第一是基礎設施。中國的網絡基礎設施發展不錯,但性能還不是很好,有的網民抱怨寬帶不寬,希望資費降得越多越好。而且東部和西部、城市和農村差距較大。第二是應用。嚴格來講中國還有一半人沒有接入互聯網,有些貧困地區的人根本不知道如何使用互聯網,殘疾人能不能上網也是一個問題。第三是技術和產業。我們的PC芯片是國外的,操作系統是微軟的,手機芯片有很多我們可以自己做了,但核心技術上對外依存度還很高。第四是網絡安全。有的網民感覺網絡詐騙、網絡攻擊很多。中國遭受網絡安全挑戰非常嚴峻。這跟我們缺乏一些核心技術、產品缺乏自主可控能力有關。第五是網絡話語權。負責互聯網IP地址分配的ICAAN仍由國外主導,中國沒有根服務器,這兩年開始重視在國際互聯網的話語權。第六表現在法制上。國外互聯網立法相對完備,有幾十部法律,中國與互聯網相關的法律還很缺乏。我們講政府數據開放,哪些領域開放,哪些領域不開放,未來什么樣的法律適應互聯網的管理,這些都與國外有差距。
當前農村互聯網需要防止的是工業品銷售轟轟烈烈,農產品銷售冷冷清清,商家賺得缽滿盆盈,農民還是兩手空空。
2016年1月12日,螞蟻金服對外發布2015年支付寶年賬單。賬單顯示,按省級行政區劃分來看,上海人均支付金額排名全國首位,達到104155元,成為首個人均支付突破10萬元的省級行政區;浙江省以94192元排第二,北京、江蘇和福建分列三到五位。縣域經濟中,義烏、永康、蒼南、海寧、樂清、瑞安、天臺、永嘉、桐鄉和平陽為人均支付金額最多的十大縣(市)。全國范圍來看,2015年人均支付百強縣主要集中在江浙閩三省,其中浙江有33個,江蘇24個、福建16個。有關數據顯示,2015年,用戶的餐飲消費(不含外賣),平均每筆支出36元。吃貨云集最多的是上海,其后是北京、杭州、武漢、廣州、深圳、南京、蘇州、成都和寧波。在各色各樣的餐飲小吃中,黃燜雞米飯力壓蘭州拉面和沙縣小吃,成為新一代最受歡迎的國民料理。出行方面,去年全國人民平均每次打車的花費為20元。在早高峰中,沈陽、青島、天津的上班族最愛用手機打車;而在夜間,廣州的90后打車筆數全國居首,顯示出廣州夜生活豐富的一面。賬單數據顯示,2015年,發紅包最豪爽的男人來自漳州和杭州,去年分別人均發了1477元和1433元紅包,緊隨其后的是莆田、溫州和濰坊。從人均金額上看,三、四線城市發紅包普遍比大城市闊綽。而在節日,紅包更是成為大家互相問候的新方式。年度賬單統計顯示,去年,用戶在七夕節發出520元或1314元紅包的數量,是西方情人節的兩倍,說明中國人更看重傳統節日。在這些情人節紅包中,71.9%由男人發給女人;而有19.1%是女人發給男人;其余的有6%是女人給女人發,3%是男人給男人發。通過這些大數據分析可以清楚地把握市場走向、消費心態、發展趨勢、區域結構等。
互聯網大數據產業的開發是最具潛力的新興產業之一,云服務正在細分市場,公共云、私有云、混合云、專業云等正在形成“七雄爭霸”之勢,移動、電信、聯通及阿里、騰訊、華為、百度等七大玩家各出奇招,搶占市場。一些新玩家正在采取免費策略加入競爭,如樂視云對點播、直播、視頻CDN給予免費。當前開發大數據產業,亟需解決六個方面的問題,包括數據資源、數據資產、數據產權、數據產權保護、數據定價、數據開放。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發展觀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