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今日頭條

張頤武:中國需要復興鄉賢文化

[ 作者:張頤武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7-04 錄入:王惠敏 ]

最近,“鄉賢”在社會中的作用被熱議,各地也涌現了不少新鄉賢。我們可以看到鄉賢文化的復蘇和繁榮,鄉賢文化的復蘇既是中國社會在全球化和經濟成長中基層新形態的一部分,也是當下中國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現象。

傳統中國社會以農耕為基本生產方式,鄉村是最基層的社會形態。在這樣的社會中,從農業經驗的積累者到鄉村文化和道德秩序的承載者,乃至到整個社會的治理和方向的引導者,士的作用是關鍵性的。士階層在某種程度上是社會的實際管理者,也是社會文化精神的倡導者。他們出門為官,回鄉之后就是士紳,起著維護本地社會秩序的作用。

在古代,中國的行政只管到縣一級,縣以下的鄉村治理就要靠士紳來維系,他們是文明的傳承者和價值觀的守護者,是傳統社會里的鄉賢。鄉賢文化是維系著龐大的中國社會正常運轉幾千年的基層力量。

十九世紀以來中國社會經歷了重大變化,時至今日,中國仍在巨變之中,這種“變局”就包括曾經深受鄉賢文化滋養的中國鄉村社會所遭遇的沖擊:城鎮化的快速發展;農民傳統價值觀和思維方式的轉變;傳統文化習俗與現代文明的沖突等。

不少仁人志士對于鄉村的“鄉賢”和現代生活的接續也有過諸多論述和嘗試,從張之洞到梁漱溟、晏陽初等“鄉村建設派”都曾有過嘗試,但由于中國社會救亡圖存的緊迫性和社會變化的劇烈而沒有結果。

我們也可以看到,雖然鄉土中國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但是傳統社會的架構并沒有完全坍塌,鄉村社會中錯綜的人際交往方式,以血緣維系的家族和鄰里關系依然廣泛存在于鄉村之中。在這種情況下,鄉賢仍很重要——作為本地有聲望、有能力的長者,鄉賢在協調沖突、以身作則,提供正面價值觀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

經歷了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全球重要的工業化國家,農村社會也經歷了深刻的變化?!半x土不離鄉”的模式為中國現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支撐:一方面提供了現代化和工業化所需的大量的勞動力;另一方面鄉村的根基讓這些勞動力有了來自故鄉的一份保障和歸屬與認同意識。

在城鎮化進程的深化過程中,如何靠“鄉賢文化”重構鄉村的社會認同,協調鄉村的復雜社會關系,提供鄉村的文化轉型和社會轉型的保障,成了一個現實課題。

從當下看,鄉賢有三個作用不容忽視。

首先,鄉賢是鄉村社會的“粘合劑”。在鄉村的秩序受到沖擊,原有社會紐帶越來越松弛的狀況下,如何將鄉土社會粘合起來,讓社會轉型中的離散和“單子化”的個人和核心家庭得到來自社群的關注,讓“風箏不斷線”,人走得再遠也不會失魂落魄,鄉賢是處理這些問題的關鍵人物。

其次,鄉賢是傳遞中西文化的“轉換器”。因為鄉賢對于中西文化都有較為客觀準確的了解,所以,現代鄉賢成了傳播中西文化的橋梁,讓中西文化有了“可譯性”,讓現代的法律契約精神與傳統的價值倫理得以協調。

第三,鄉賢也是緩和社會沖突的“安全閥”。鄉賢在村里地位較高,村民比較能夠聽取他們的意見。因此,鄉賢往往能起到彌合社會分歧的作用,使社會改革進程在鄉村這一層面變得更加平緩。

現代社會中存在“在場”和“不在場”的兩種鄉賢。有的鄉賢扎根本土,把現代的價值觀傳遞給村民;還有一種鄉賢出去奮斗,有了成就再回饋鄉里,他們可能人不在當地,卻通過各種方式關心家鄉發展,他們的思維觀念、知識和財富都能影響家鄉。

中國傳統中有“離土不離鄉”的觀念,無論是知識分子,還是農民工,只要出自農村,就算身在異鄉、異國,對故土仍有著很深的認同感。在鄉村社會結構受到沖擊的當下,他們保持著精神的穩定和內心的持守,很大程度上就是傳統的鄉賢文化給了他們心靈的慰藉。

中國需要鄉賢文化的復興,但這不是傳統士文化的回歸,而是需要村舍民間領袖和社會體系的有機融合,精英和地方治理的有效結合。要避免本地生長起來的鄉賢離鄉之后就斷了和本鄉的聯系,需要政府的支持。

當下中國需要鄉賢文化的重構,這也是我們認同的重構。

作者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環球雜志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综合久 | 在线精品亚洲一本二区 |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韩三级 |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 午夜色性爱福利视频 | 亚洲免费视频免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