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主線”,明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業農村工作的方向。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其中,核心任務之一就是要抓好結構調整,把農業結構調好調優調順。
農業結構調整是一個常說常新的話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結構調整大體經歷了四輪。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為解決棉油糖、果菜茶等短缺而采取的“壓糧擴經”,到上世紀90年代初期聚焦南方早秈稻“賣糧難”而發展高產、優質、高效“三高”農業;從上世紀90年代末國家實施戰略性結構調整,水稻、小麥、玉米三大主糧面積大幅調減,到今天我國的農業發展環境正發生深刻變化,品種結構不平衡、資源環境約束壓力加大、消費結構升級、產業融合程度加深、國內外市場聯動增強等老問題不斷積累,新矛盾不斷涌現。新形勢下,農業的主要矛盾已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基于這一重大判斷,我國農業又一次走到了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關口。此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對農業結構調整作出了明確部署,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優化產品結構。農產品供應結構失衡的根源在于生產沒有適應需求的變化。走出溫飽困境以后,人們對食物的理解已經從粗茶淡飯到“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從“食能果腹”到“出有車食有魚”的境地,農產品供應也要跟上需求的變化。未來一段時間,要按照穩糧、優經、擴飼的基本思路,加快構建糧經飼協調發展的三元種植結構。穩糧,就是要確保糧食安全,特別是水稻、小麥等口糧產品要絕對安全,同時還要重點發展優質稻米、強筋弱筋小麥、優質食用大豆等受歡迎的主食品種。優經,就是要優化經濟作物品種品質和區域布局,鞏固主產區棉花、油料、糖料生產,促進園藝作物增值增效。擴飼,就是要按照以養定種的原則,擴大青貯玉米,苜蓿等優質牧草生產。此輪結構性過剩的主要作物是玉米,而玉米的主要用途又是飼料,這樣繞彎子莫不如直接回歸畜牧業終端需求,減玉米擴牧草,推動糧經飼統籌和農牧結合。
要以資源優勢為立足點,優化區域結構。農業不同于其他產業,對資源和環境有很強的依附性。淮山可以入藥,普通山藥只能當菜,在最適宜的地方生產最適宜的產品,這是大自然物競天擇的過程,也是人類農耕智慧的產物,在今天的結構調整中,我們依然要遵從這樣的規律。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建設好三區:糧食生產功能區即選擇水土資源條件較好、基礎設施較完善,且相對集中連片的區域,劃定稻谷、小麥、玉米等糧食生產功能區,保護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即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膠等重要農產品建立生產保護區,不斷改善生產條件,支持農民發展生產。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即要加快制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規劃,建立評價標準,創新技術體系,出臺扶持政策,鼓勵各地爭創園藝產品、畜產品、水產品、林特產品等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提高產業集中度和配套服務保障水平。
要以適度規模為準則,優化經營結構。經營結構很大程度上影響供給結構。在這個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時代,美國伊利諾伊州一個開著聯合收割機的農民,沒準就會成為我國中原腹地河南一個種著自家兩畝地農民的競爭對手。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各地要積極探索,通過經營權流轉、股份合作、代耕代種、土地托管等多種方式,加快發展土地流轉型、土地入股型、服務帶動型等多種形式規模經營。但是,優化經營結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既不能消極觀望,也不能急躁冒進。適當的政策支持和示范引導是必要的,但不能人為壘大戶,造盆景,搞行政推動。
大車轉向重在穩,在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切不可犯顛覆性的錯誤,要牢牢把握三條底線:一是確保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二是確保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三是確保農村穩定不出問題。如是,我國農業在奔向現代化的道路上必將迎來一個新的廣闊天地。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16-12-28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