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朱健等:國外城市人口管理的經驗及啟示

[ 作者:朱健?陳湘滿?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8-09 錄入:王惠敏 ]

“城,所以盛民也?!比耸浅鞘邪l展的主體,是城市的靈魂,也是城市運行與管理的基本內容。城市人口管理主要包括人口信息登記、流動人口管理、社會保障服務供給等,這些均直接關系到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秩序建構、城市形象和競爭力提升。中國正處在城市化發展關鍵階段,借鑒國外城市人口管理經驗,優化人口管理,或將對中國城市化穩健推進有所助益。

健全完善政策措施

為加強人口管理,使人口管理與城市發展相協調,美國、法國、日本等國在城市人口管理方面立足國情,采取了建立健全相關法律規范與完善政策調控等措施。

首先,完善人口信息登記。人口信息登記是人口管理的前提和基礎,詳細準確動態的人口信息有助于有效開展人口管理。美國實行“生命登記制度+社會保障號制度”的人口信息登記系統,“生命登記制度”側重于記錄人口生命事件信息,即出生、死亡、婚姻、父母基本情況、父母及子女的社會關系等;“社會保障號制度”側重于記錄人口生活事件信息,如居住地、納稅情況、教育背景等動態信息。此外,美國還定期舉行全國性的人口普查,并建立了大都市統計區(SMA),及時掌握城市人口信息。日本頒布實施了《戶籍法》,并采用“戶籍簿+住民票”的“雙核心”人口登記管理體制。戶籍簿登記以家庭為單位,反映個人與家庭的關系,在公民出生、死亡、結婚、繼承遺產時使用。住民票登記以個人為單位,反映個人的遷移、納稅等情況,主要用于公民的日常生活與流動遷移。日本通過這種人口登記體制,實現了“戶隨人走”的人口管理模式。

其次,加強流動人口管理。人口的流動與遷徙為城市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動力,也給城市人口管理帶來了難題。美國、法國和新加坡等國在流動人口管理領域進行了積極嘗試。美國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通過城市規劃促進人口有序流動。例如,美國以芝加哥為中心的都市圈,其中包含有匹茲堡、底特律等大中城市以及眾多小城市,城市總數超過了30個。通過都市圈的建設,美國對人口進行了有效分流,緩解了單個城市的人口集聚壓力。二是通過市場機制調節人口流動。美國勞工統計局(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定期調查市場招聘職位與勞動力供給狀況,通過官方渠道提供勞動力市場信息,推動人口在各區域間的理性流動。三是通過行政和法律手段宏觀調控人口流動。在美國,人們要想遷移到某地定居,其生活狀態必須符合該地的衛生及相關法律規定,如要有一定面積的住房,有穩定的收入才能留在該地。此外,美國的一些城市還通過職業移民政策來吸引自身需要的高科技、高層次和緊缺人才。為了實現對流動人口的有效管理,法國特別重視通過城市規劃促進人口有序流動。在首都巴黎的遠郊設立了汽車、航空、基礎化學、制藥等一系列工業區,在近郊建設了相對發達的金融、保險、商業性服務業和運輸業等,促進城市中心區人口向郊區轉移;同時,通過法律手段來調控人口流動。法國法律規定,年滿16歲且居無定所的法國人要申領流動證。對流動證持有者按不同類別進行不同程度的管理。為控制城市流動人口比例,還規定市鎮接納的流動證持有者一般不超過當地人口的3%。

最后,改善社會保障服務。美國和法國都通過“社會保障號”來為公民提供社會保障服務。每個公民都有全國聯網的社會保障號,可在全國范圍內辦理社會保障事宜,享受相應的失業救助、住房補貼、醫療保障等公共服務。在法國,各城市、地區的社保服務是相同的,使得居民不會因為城市之間社保水平的差異而流入某一城市。日本以住民票制度為基礎提供社會保障服務,住民票具有獲得教育、醫療、福利等公共服務的功能。通過進行住民票登記,確保了在戶隨人走的同時,公共服務和人口管理可以跟上。

服務與調控相結合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國家的城市人口管理具有以下基本特點。

第一,頂層設計與多元手段相結合,提高人口管理效率。上述國家均較為重視城市人口管理頂層設計,在進行城市規劃時,考慮到了人口規模、結構、質量與城市經濟、社會發展間的關系,以此為依據科學制定城市發展規劃,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公共服務政策、人才政策、產業政策等,并努力協同推進這些規劃、政策與城市人口管理政策。此外,它們還注意綜合運用行政、法律、稅收、規劃、市場等手段和方式,引導人口流量和流向,避免人口過度集中,控制城市人口規模,優化城市人口結構,提升城市人口質量。

第二,采用“登記+社保”的管理模式,實現服務型人口管理。有關國家的城市人口管理體現出了“以服務促管理,以管理保服務”的特點。首先,重視人口信息登記工作,為服務型管理提供依據。這方面,具體包括:一是采取行政、司法等手段,將人口登記與統計工作制度化、常態化、規范化。二是從人口信息登記內容來看,既包括生命事件信息,也包括生活事件信息,努力使人口信息詳細化、精準化。三是注重采用互聯網、數據庫等現代技術手段進行人口登記和統計。其次,為城市人口提供便捷均等的社會保障服務,以服務促管理。這些國家在確保人口自由遷徙的前提下,為城市居民提供了包括教育、醫療、就業、養老等在內的公共服務,努力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提高居民生活質量,進而使得居民主動接受人口管理。

第三,以“限制+引導”的調控模式,實現人口與城市發展相匹配。為了確保城市人口規模、結構、質量與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承載能力等相適應,許多國家采用了“限制+引導”的人口調控模式,促進人口有序流動。它們利用法律、政策等手段對人口流動進行調控,以此控制人口規模;利用城市功能分區、產業和就業政策等手段調控人口流向和人口分布;制定人才計劃和人才工程項目,吸納高端人才、產業發展急需的技術人才,保障城市經濟發展。

多維經驗可以參考

中國正處于城鎮化關鍵階段,一些城市存在人口規模大,流動性強,有關數據滯后,公共服務不足和不均等問題。我們或可通過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從以下幾個角度來完善中國的城市人口管理。

首先,可以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將人口發展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在這方面,一是,要確保城市人口與經濟發展階段、發展目標相適應;二是,整體規劃人口管理體制,科學設置人口管理機構;三是,實現人口管理政策與產業政策、土地政策、住房政策等協調一致。

其次,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完善人口信息管理。充分利用大數據、云平臺等現代技術手段,逐步建立和完善人口信息、登記及共享平臺,準確掌握人口動態變化數據。建立人口大數據信息庫,與社會保障、健康醫療、稅務管理、居民服務等信息實現共享,消除信息“孤島”,優化城市人口管理。

再次,要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完善化與均等化,促進人口有序流動。城市人口管理要由單純的行政管理,轉向引導和服務。完善公共服務供給,提高城市人口生活質量;不斷縮小各類城市社會保障水平差距,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立全國統一的、可以結轉的社會保障體系,方便城市人口自由有序流動。

最后,運用多種管理手段,協同推進城市人口管理。城市人口管理由以行政管理為主,轉向綜合運用行政、經濟、法律等多元化手段。同時,培育社會組織、個人等參與城市人口管理。通過創新人口管理機制,提高城市人口管理的質量與效率,促進城市健康和諧發展。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戶籍制度改革對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影響機制及對策研究”(17BJL049)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湘潭大學商學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社會科學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无卡码高清免费v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欧美精品 | 亚洲国产vv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亚洲日本韩无线码 |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射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不 | 一区二区日韩激情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