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北京醫院。
在8樓的一間干部病房里,94歲的原農業部長何康,接受了本刊專訪。在農村改革即將迎來四十周年之際,我們請這位結緣農業70年的“老農人”講一講“農業的那些事兒”。
回眸改革開放以來的農業發展歷程,他的身影繞不過去。從1978年出任農林部副部長,到1983年任農牧漁業部部長,到1990年卸任,他執掌大國農業十多年,為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農業科教事業、農產品商品化、鄉鎮企業等做出了重要貢獻。曾榮獲農業領域最高獎——聯合國授予的“世界糧食獎”。
談到轉變干部作風,他說:“要熟悉下情,對農民要有真感情,干農業就要實打實。”
一進病房,正坐在椅子上的老部長就迎著我們關切的目光,站起來熱情與我們握手。他滿頭銀發,面色紅潤,精神矍鑠,聊起天來思維清晰,聲音洪亮。
當我們談起老部長為中國農業做出的貢獻時,他很激動,滔滔不絕地給我們講述過去的許多往事。
老部長在和我們交談中,一直強調抓農業要實。說到機關里有很多“從家門到校門,畢業后直接進了機關門”的“三門”干部,老部長說:“我當農業部長時就發現很多人講得很好,實際上沒有參加過真正的農業生產,感受不到農民的真實需求。農業部是搞農業的,大學畢業生只有書本上的農業,沒有田地里的實踐,理論和實踐結合不起來是不行的。所以要接地氣,要沉下去。我當年就選派一些優秀的年輕干部下基層掛職鍛煉,讓他們到農村去和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農業部選派干部到貧困地區掛職始于1986年,如今已堅持了31個春秋,為貧困地區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助力,同時也為農業系統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干部。
不僅“三農”干部要接地氣、察實情,“三農”工作更離不開實事求是的調查研究。“現在農業部不是一直都在開展百鄉萬戶調查嘛,這個活動就很好。關于調查研究,我當年做的很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農業自然資源調查和農業區劃。”講到這個事兒,老部長很是興奮。當年,正是在他的建議推動下,召開了全國農業資源調查和農業區劃會議,成立了全國農業自然資源調查和農業區劃委員會,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萬里任主任,他任副主任。
“你自己的家底兒得清楚呀,不然怎么當家?拿農業來說,有多少土地?多少水面?土地要分類,哪個是肥的,哪個是瘦的?調查清楚了,才能各有對策,找出提高產量的竅門。所以最要緊的就是基礎工作要扎實。”老部長的一番話鏗鏘有力。
這項浩大工程,歷經10多年,覆蓋全國2000多個縣,先后完成了國家和省、地、縣各級農業資源調查和農業區劃階段性任務,獲得了大批翔實的數據資料,為農業區域開發的國家投資立項和農林牧漁各類商品基地建設,以及重點開發項目的確定提供了科學依據。萬里同志稱這項工作是“因地制宜指導農業生產的基本功”。
我們查閱當時的文件和領導講話材料,多處出現“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把我們的工作抓深、抓實、抓出成效”這樣的話。“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觀念從此得到徹底扭轉。
談到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時,他說:“要激發億萬農民的內生動力。”
“我們現在講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常說的就是要有一個抓手,抓什么?就是現在中央提出的‘雙創’。”老部長認為這為激發農業內生動力提供了重大機遇。
“歸雁經濟”正當時。在遼闊的鄉村大地上,返鄉下鄉創業創新,正為農業農村經濟綠色發展注入不竭動能。
“20世紀80年代,中國農民創造了鄧小平同志所稱道的‘偉大創造’,那就是發展鄉鎮企業。鄉鎮企業可以說是當時新農村建設的載體和抓手。”老部長津津樂道。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讓億萬農民吃飽了飯。吃飽飯之后,最重要的事,就是要讓農民腰包鼓起來。所以,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并不突然,而是必然。”老部長說,“這也是由我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決定的。農民要想依靠一畝三分地致富,根本不可能,必須找出路。出路在哪里?就是搞副業,發展鄉鎮企業。”
新生事物總是面臨著不同的聲音和阻力。“我那時候提倡發展鄉鎮企業,也遭到過批評,很多人說我是不務正業。我說我是‘豬八戒吃豬蹄兒——自己吃自己’。怎么講?國家沒有投資,我們是自己靠自己。這是億萬農民自己的選擇。”老部長風趣地說。
“把發展鄉鎮企業作為工作重點后,我們本著立足農業,服務農業的原則,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和農產品的儲藏、包裝、運輸、供銷等服務業。”老部長講到,億萬農民和各級黨政部門創造性地發展鄉鎮企業,就地利用農村豐富的資源,使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實現了家門口就業。鄉鎮企業成為振興農村經濟的龍頭,同時還幫助了農村文教衛生和其他公共福利事業發展,并承擔了鄉村行政費用等支出。發展鄉鎮企業實現了“人往鄉鎮企業去,錢從鄉鎮企業來”。
農村城鎮化由此發端。鄉鎮企業的發展打破了城鄉分割的格局,建立了新型的城鄉關系。鄉鎮企業成為以工哺農的先導力量,為農民開辟了一條“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的道路。
時過境遷,鄉鎮企業因為體制機制等多種原因,雖然走了彎路,但它的基因仍然在農村大地上流淌。“今天抓‘雙創’,也要像抓鄉鎮企業一樣,順應民意,尊重創新,激發億萬農民的內生動力。”老部長說道。
談到農民增收時,他說:“農業要抓特色產業,只有產業發展了,農業才能增效,農民才能增收,扶貧才有抓手。”
農民增收,是“三農”工作永恒的主題。跟老部長聊農業,不可能不聊農民增收這個話題。老部長以橡膠為例,強調了特色產業對于農民增收的重要作用。
“今天,橡膠已成為一個很大的產業,膠乳、紫膠等相關產品也用途廣泛。橡膠的大面積產業化種植,包括林下多種經營等,成為熱作地區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說起橡膠這個他為之奮斗了整整二十六年的事業,老部長兩眼放光。
“窮則思變,新中國的天然橡膠產業是被逼出來的。”老部長回憶,1952年,時任華東軍政委員會農林部副部長的他接到通知,讓他去林業部報到,發展橡膠。原來,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后,美國對中國實行封鎖禁運,天然橡膠作為軍需物資嚴重匱乏。
為什么要種植天然橡膠?“合成橡膠不耐高溫,用于飛機、卡車等戰略物資就不行。在現代戰爭中,沒有天然橡膠,飛機飛不起來,汽車也跑不了。”老部長為我們細心解釋。
國家利益面前,唯有知難而進。
篳路藍縷,砥礪前行。老部長說,面對雜草叢生的荒地荒山,他和員工們自搭茅草房,常與蛇和蜈蚣為伴。他和科技人員、農墾職工成功地在我國北緯18度~24度地區大面積引種天然橡膠成功,打破了《大英百科全書》“橡膠樹僅僅生長在界線分明的熱帶地區——大約赤道南北10度以內”的斷言。
好不容易培植成功了橡膠樹,割膠又成了新的難題。“畢竟是在熱帶,膠林密不透風,異常悶熱,蚊蟲又多。再加上割膠要靠水分作用形成根壓,我們只能天不亮就起來割膠。”老部長對當時的創業情景記憶猶新。他興奮地告訴我們,后來設計了一套裝電池的頭燈,工人們戴著頭燈割膠,解決了摸黑作業的困擾。
“離休后,我還多次去海南、云南、廣東農墾考察過,那里的膠農告訴我,他們靠種植橡膠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在橡膠林下,他們搞綜合開發經營,有劍麻、咖啡、可可等熱帶經濟作物。這成了當地山區扶貧的一個重要抓手。”老部長告訴我們。
遙想創業之艱,更嘆成就之巨。從最初的年產不足萬噸,到今天年產70萬噸以上,中國天然橡膠產業已穩居世界第五位。
談到農業新聞宣傳時,他說:“不要板著面孔說教,要入情入理,面目可親。”
老部長很關心農業新聞宣傳工作,問起中國農村雜志社的發展情況。當我們跟他匯報雜志社旗下現有8本雜志一個網站,主刊《農村工作通訊》發行量近年來大幅提升,現在月發行量達22萬多份,刊發了一大批有影響力的稿件時,老部長很是高興地說:“現在農業成就很大,你們要做好宣傳工作。”
說到現在紙質媒體受新媒體沖擊很大,老部長有自己的看法。“你們雜志有自己的優勢,多抓深度報道,多發有思想深度的文章,做農業農村工作的同志還是需要看的。講政策的時候,也不要板著面孔說教,要入情入理,面目可親。”說到這里,老部長腰一直,眼一瞪,擺出一副嚴肅的表情問我們:“你們喜歡這樣的面孔嗎?”逗得我們忍俊不禁。
“另外,我給你們提一個建議,多登一些國外的農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國是世界的一員,我們應該關注和吸取國外農業的精華。中國人吃自我封閉的虧太大了!面對一個開放的世界,我們應該虛懷若谷,從善如流。你們多介紹一些國外農業的新理念、新技術、新成果,這樣一方面讓全國從事‘三農’工作的同志開闊眼界,另一方面有了國外和國內的比較,才能促進我們的民族自豪感,有差距的地方才能迎頭趕上。”老部長說,“做法嘛,也很簡單。訂國外幾個主要國家的農業雜志,然后擇要選取。”
交談時,老部長時不時俏皮地蹦出幾個英語單詞,發音地道,用詞精準。讓我們難以置信的是,他并沒有在國外留學久居。老一代農人為了開闊視野而刻苦學習的精神令人感佩!
訪談期間,老部長還給我們講述了他家庭的革命經歷,送給我們一本他家庭共同出版的新書,還堅持要題書留念,“何康”二字蒼勁有力。不知不覺間,一個多小時就過去了,我們起身告辭。他指著我們送去的花籃說:“這蘭花開得多好啊!謝謝你們,謝謝雜志社的同志們!”他堅持把我們送到了病房門外。
祝愿老部長早日康復,如蘭花一般吉祥如意,福壽綿長。(記者:夏樹 陳麗娜)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村工作通訊》第16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