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縣治,天下安。”古語已道出了縣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中,縣域經濟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從歷年來的數據可以看出,縣域經濟的增長速度一直高于全國平均增長速度,現在不僅東部縣域經濟發展勢頭迅猛,中西部地區縣域經濟發展也有彎道超車,加速發展之勢。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縣域經濟的發展有以下四大亮點。
一是得“天時”的廣東。改革開放初期,這些地區享受了多重優惠政策,通過對接港澳,承接“三來一補”等,縣域經濟迅猛發展。當然,后來因行政區劃的調整,廣東的許多縣市已陸續不在百強縣的參評之列了。
二是得“地利”的江蘇。江蘇尤其蘇南距離上海很近,受上海輻射作用很強,比如,蘇南地區依靠鄰近上海的地利,聘用“星期天工程師”,較早發展了一批鄉鎮企業,完成早期的資本積累。
三是得“人和”的浙江,浙江尤其溫州雖然距離上海也不遠,但其主要是依靠縣域的內生增長動力發展起來的。
四是善“嫁接組合”的山東。山東省縣域經濟發展模式特征可以歸結為政府主導、地區競爭、三產銜接、做大縣城、自主創新和外貿外向。
縣域經濟發展雖亮點紛呈,但當前也困難不少。首先,縣域層面的新舊動能轉換出現進展緩慢現象。縣域經濟產業層次普遍偏低,傳統產業占比過重,新興產業尚在培育,未能接續增長,再加上信息不對稱以及人才、技術的匱乏,因此,相較于城市經濟,縣域經濟的轉型升級壓力更大,任務更為艱巨。其次,縣域間的差距正在不斷擴大。發達的縣與欠發達的縣相差懸殊,既體現在地區增長上,也體現在公共服務配套方面。再次,縣域經濟的內生增長動力不足,這是最大的難題。最后,縣域創新能力不足。
“重病需下猛藥醫。”縣域經濟要創新發展、加快發展。首先,縣級主要領導要解放思想,提高認識,主動適應新常態,善于協調處理好發展與環保、發展與民生、發展與創城、發展與扶貧、發展與創新、發展與考核等多重關系。
其次,要突出發展特色。全國有2000多個縣域單元,必須善于利用當地的優勢資源,突出資源特色、產品特色、產業特色、技術特色等,發揮優勢,打造自己的特色優勢,謹防低水平重復建設。即使沒有特色,也可以在摸清家底的基礎上創造條件,借力借智,打造出新的特色。
再次,縣域要創造條件搭建“雙創”平臺,借此孵化技術、企業、人才。創新能力不足一直是縣域經濟發展的詬病,但可以通過引進“外腦”來解決這一難題。
最后,新時期的縣域經濟發展仍要重視招商引資引智。善借者智,活用者興。通過借力,苦練內功,加快提升資源整合能力和創新發展能力。(記者王彩娜采訪整理)
作者系山東縣域經濟研究會會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經濟時報 2017-09-01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