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談論四季時,夏天代表熱,冬天代表冷,春夏秋冬在這里就變成了哲學上的抽象概念。水、木、火、金、土五行也是這種抽象概念。四季和五行都是循環的,同時也是平衡的。在小農經濟中,土、水、木、火、金分別代表土地與氣候人文環境、農耕知識與技術、農作物等、吃苦耐勞的奮斗精神、收獲。
中國傳統經濟可分為三個層面,分別是第一層面的小農經濟;第二層面的熟人社會經濟,熟人社會(傳統村落)提供商業信用基礎,形成以物品交換、當面協商交易、互助群幫(道德驅動)、情感投入(不計回報)和口頭契約(人格信用)為主要形式的經濟體系,可以不使用貨幣作為交換媒介;第三層面的生人社會經濟,只有一部分地方傳統品牌產品作為地方產品的代表進入生人社會。
用中國五行觀點來看商品經濟,發現其主要涉及到了“金”這個范疇。這暴露了用商品經濟來描述現代經濟所存在的問題,即無法反映人類的整個經濟生產過程。經濟建設還需要“水”“火”“木”“土”這四個范疇來完善它,完善之后的的經濟模式,可姑且稱之為“全要素”經濟模式。傳統中國農村就具備這種全要素經濟模式。
現代經濟的思考和操作途徑是“商—工—農”,中國傳統經濟的形成途徑是“農—工—商”。西方經濟的優勢是強大的工業生產、科技研發和市場營銷能力,是無需考慮“天”“地”影響的產業經濟。所以西方經濟可以依靠資本來運作,在他們眼里,“農”僅僅是原材料的來源。對于中國傳統經濟來說,“農”是一切的基礎,而“農”離不開“天”“地”“人”“熟人社會”。用鄉村經濟和現代商品經濟對接,以本地經濟的自循環和外來經濟的大循環結合,有助于實現經濟有根的外向發展。傳統產品的挖掘和開發,不僅能使鄉村實現文化自信,還能實現經濟自信。鄉村經濟的發展途徑就是“落地生根”:站起來,恢復和建立自循環經濟;富起來,實現和外循環對接;強起來,建立自己的品牌優勢。
作者系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新農村文化建設管理委員會副會長;中國草學會農業倫理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廣義生態哲學創立者。
(本文系作者在第二屆世界鄉村發展論壇上的發言)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鄉村文化人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