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在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出現了農村生態環境逐漸得到改善但農民卻不斷逃離鄉村的倫理怪象。這使得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因主體流失而面臨瓶頸。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農民以自豪感為核心的本體性價值滿足和以成就感為核心的社會性價值滿足發生了嚴重缺失,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主體不能為作為農民感到自豪,不能為作為農民而擁有較高社會地位和道德尊嚴。解決這一問題的出路是:必須轉變“農民落后”的倫理觀念,提高農民的社會地位和物質財富收入。當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獲得較高本體性價值滿足和社會性價值滿足之后,就不會再逃離家園且熱衷于農村生態文明建設。
關鍵詞:農村 生態文明 建設主體 本體性價值滿足 社會性 價值滿足
中國是農業大國,鄉村占有廣袤的空間和土地資源,費孝通在《鄉土中國》里開篇便談到:“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因為中國的農耕文化特質,使得在中國生態文明建設中鄉村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沒有鄉村生態文明建設,就沒有整個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沒有鄉村生態環境的改善,就沒有整個中國生態環境的改善。但是,在鄉村生態文明建設中,近年來出現了一個令人十分堪憂的倫理現象,那就是作為鄉村生態文明建設主體的農民卻紛紛逃離鄉村而涌向城市。當人們紛紛以城里人自居時,鄉村中農民的價值滿足就會受到嚴重影響;當鄉村僅僅成為老人、婦女和兒童的留守家園時,鄉村生態文明建設就會成為一句空話。因此,如何吸引并留住農民以積極的姿態投入到鄉村生態文明建設之中,并讓農民以成為農民而感到由衷的自豪,就成為當今倫理學界亟待探討和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本文旨在通過分析農民的本體性價值滿足和社會性價值滿足的矛盾,揭示農民逃離農村的內在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倫理對策,以期能夠吸引農民返回農村,積極從事農村生態文明建設。
一、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主體價值滿足的缺失
當前,在蓬勃發展的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中出現了一個非常矛盾的現象:一方面,隨著農村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城里人特別向往鄉村的田園風光,紛紛到環境優美的鄉下旅游、生活和居住;另一方面,大量的農民卻不斷“逃離”鄉村這個世世輩輩生長的地方,紛紛到城里謀生,融進“打工潮”。如作為生態文明示范區的江西省靖安縣,山川秀麗,風景如畫,“山青、水秀、天藍、地綠”是外人對美麗靖安的普遍評價。然而在該縣15萬人口中,作為生態文明建設主體的年輕人卻正在大量流失,目前全縣剩余的年輕人已不足一萬人。同樣是江西省的資溪縣,一個名副其實的生態大縣,常住人口卻連年減少,目前只有區區不足四萬人。深究農民逃離農村的原因,筆者認為,其主要在于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不能滿足農民自身受尊敬、被認可的價值滿足的需要。在農民們的心中,縱使自己的家鄉環境優美,景色秀麗怡人,令人身心愉悅,可是外界依然會給他們帶上“鄉巴佬”、“土老帽”、“窮人”的帽子而令其感到羞辱和自卑。于是,作為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主體的農村人不得不紛紛“逃離”環境優美的家鄉,去城市謀求更豐厚的收入和更體面的尊重。由此可以看出,農民逃離農村現象背后所體現的是,農民最為根本的人生價值這一倫理問題,亦即農民的主體性價值滿足問題。
賀雪峰教授在《新鄉土中國》一書中提出了人的價值分為“本體性價值”和“社會性價值”兩種,人的價值滿足應該同時是兩種價值的滿足。所謂本體性價值,是主體從自己內心出發對自己人生的看法,它對應于人對自身眼中“自我”的評價,這種評價并非是空穴來風的純主觀活動,而是來自于主體的日常生活,并和主體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息息相關,特別是與他的職業關系密切。社會性價值是個人在社會中所獲得的他人評價,個人如何從社會中獲得意義的價值,是個人在社會角色扮演過程中,在職業分工進行過程中,所獲得的外界對其的認可,它對應于人對他人眼中的“他我”的評價。本體性價值在于尋求內在的快樂與自豪,其實質是自我滿足、自我尊重。社會性價值在于尋求外在的“他人的評價”,是從人與人的交往關系中產生而來,其實質是要獲得他人對自身的尊重。進而言之,本體性價值滿足對應的是自我的“愉悅感”和“自豪感”,社會性價值滿足是外部承認和尊重,其對應的是“認可度”和“成就感”。在現代社會中,外界評價個人的標尺主要是社會地位和道德尊嚴的高低與物質財富的多少,因而社會性價值滿足包括獲得較高的社會地位、道德尊嚴與較多物質財富兩部分。只有當本體性價值滿足與社會性價值滿足同時獲得時,人才可以通達幸福的彼岸,并樂意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所從事的職業活動中。
對于在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中擔負建設主體任務的農民來說,他們獲得幸福生活所依靠的本體性價值滿足和社會性價值滿足也應該是統一的。對這些農民來講,其本體性價值滿足與其所從事的職業即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以及農業活動密切相關。他們主觀上感到欣喜和快樂,即本體性價值滿足的獲得應當是為自己是農民、為自己是良好生態環境的建設者而感到愉悅和自豪。伴隨著生態文明時代的撲面而來,社會也應當對于農民這個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以較高認同,尊敬其為保護自然、建設美好生態環境的高尚行為。農民也應當因此而獲得他人和社會的肯定與承認,進而使得農民獲得較高社會性價值滿足。然而,目前的情況卻是農民并沒有獲得外界的普遍認可與尊重,其缺失的社會性價值滿足侵襲了農民本體性價值滿足的獲得,導致的結果是農民紛紛逃離環境優美的家鄉而投入城市的懷抱。當前從事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重任的農民,普遍被城市居民冠以“鄉巴佬”、“窮人”的罵名而無法獲得外界對自身的認可和尊重,使農民的社會性價值滿足較低。由于社會性價值滿足的缺失,進而也影響了農民本體性價值滿足,即農民不再為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而感到自豪。那些懷揣擺脫貧窮、以求被人看得起等強烈愿望的農民,只好紛紛逃離“綠水青山”的鄉村,轉而投向看似充滿道德尊嚴的城市。
為什么農民以逃離農村、涌入城市的方式以求社會性價值滿足呢?是因為我國長期以來城鄉價值差別造成的。長期以來我國以犧牲農村的發展機會來換取城市的進步,以損失農民的利益來保障城市的繁榮,由此導致了農村和城市的“剪刀差”式發展。這種“剪刀差”的現實差距在改革開放后愈拉愈大,其結果便是城市人在社會地位和收入水平上普遍高于農村人。當農民無法在鄉村中獲得較高本體性價值滿足和社會性價值滿足的時候,就會紛紛逃離農村涌入城市。城市化和工業化所創造的繁榮景象,導致人們形成了這樣一種價值觀念:城市的非生態生活高于農村的生態生活,反生態的工業經濟優越于生態的農業經濟。正是基于這種“農村落后于城市,農民落伍于市民”倫理價值觀念,人們總是向往工業經濟和城市生活,而忽視或歧視鄉村經濟和鄉村生活。
當我們把“農村落后,農民落伍”的倫理價值觀念放到歷史的年輪中審視的時候,會發現由于工業文明的出現,極大地提高了人類生產力水平,導致了在人類歷史發展中曾經扮演主角的農業出現了被邊緣化的尷尬。科學技術的發展,延伸了人的體力和智力,使人從傳統農業的重壓下解放出來;電力機器和自動化操作有效解決了傳統農業勞動生產率低下的缺陷。所以自工業革命以來,隨著工業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工業經濟征服和利用自然的優勢開始逐步顯露出來,農業經濟則逐漸處于相對弱勢的位置,日益被邊緣化。特別是當人類進入電氣化和自動化時代以后,人類極大地轉變了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讓城市成為代表時代文明與進步的重要標志,農村逐步淪為城市的附庸。基于工業文明的邏輯,判斷一個社會是否繁榮發達都要將其置于工業化程度和城市化程度的標尺上進行衡量。由此推斷出的農業文明肯定要落后于工業文明,農民和農村毫無疑問要落后于市民和城市。
在工業文明邏輯主導下,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當地農民,為了追求物質利益和社會地位而涌入到城市,從而追求在農村中缺失的社會性價值滿足和被侵襲的本體性價值滿足。然而當他們逃離家鄉進入城市,卻成為了城市的邊緣人群,做著底層的勞苦生活,更加沒有了被認可與尊重的社會性價值滿足和內心愉悅、自尊自豪的本體性價值滿足。筆者認為,隨著生態時代的悄然登場,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當地農民可以無需到城市中而在本地就可更好地獲得缺失的價值滿足,這樣也不會造成農村生態文明缺失建設主體的困境。對此,要特別要提高農民的社會性價值滿足,進而促進本體性價值滿足的提高,使他們不再逃離農村。使當地農民堅守家鄉生態文明建設的陣地,就必須提高他們的社會性價值滿足兩大核心要素——社會地位和物質財富。
二、農民社會性價值滿足的社會地位提升
以現代性倫理價值為坐標,工業文明無疑是優于農業文明的,農村會在文明形態上被認為是愚昧落后的,但是若以生態危機為參照,工業文明將把人類帶入不幸之中。伴隨工業化、城鎮化的步伐,城市不少地區以犧牲環境和耗費資源為代價,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發展方式拉動經濟發展,導致了嚴重的城市病,造成城市人口膨脹、交通擁堵、環境惡化、住房緊張、就業困難等諸多問題。這無疑加劇了城市的負擔,引發了種種的社會問題,破壞著城鎮化的發展。為了避免因為現代性所帶來的種種破壞,“人們不得不面對的,不只是技術的外部影響,而且也包括無限制的科技發展的邏輯”。工業化的發展邏輯在粗暴地掠奪資源和破壞環境的基礎上,造成城市資源環境危機、破壞城市居民物質家園的同時,還在侵襲著城市居民的精神家園,導致一些人的精神世界逐漸被物質主義、病態消費主義、GDP主義的元素所占據。種種現象表明,快速推進的工業化、城鎮化,雖帶來了城市的不斷發展和繁榮景象,但不可否認也造成了以喧囂取代寧靜,以污染、不科學的生產方式取代安全的、原生態的生產方式,以不道德、不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取代健康、可持續的生活方式等問題。工業文明在創造出繁榮的城市之時,其對自然環境破壞是一種不正當的行為,其對生態的掠奪是惡多而善少的不道德現象。反生態的工業技術充當了人無情向大自然進軍的開路先鋒,而當沉浸在滿足現代性的繁榮景象中的人類看到大自然在流血流淚之時,若不正視工業文明的發展邏輯之缺陷,就難以在千瘡百孔的自然界面前對其向人類的拷問作出滿意的回答,更難以在人類自身德性的審視下對其曾經諸多破壞自然行為之合理性作出辯護。隨著工業社會破壞污染自然環境弊端的顯現,工業文明的發展所依附的優勢越發被人們認為無法長久之時,原有的重城市生活、輕鄉村生活的價值觀應當受到反思和批判。
孔子說:禮失而求諸野。在目前城市因城市病而纏身、工業文明優勢被消耗殆盡的時候,當我們從生態文明的視角來重新審視鄉村的時候,就會發現鄉村具有自身獨特的優勢。基于工業文明的發展邏輯被判處死刑的農村,依照生態文明的倫理觀念將開始涅槃重生。工業文明的理念就是消除所有有生命的活躍因素,把生產完全交給冷冰冰的程序去處理,但是“農業的基本‘原理’就在于,它是和有血有肉的生命打交道”。價值的正當性獲取,和時代對人的需要息息相關。在工業時代中,人們獲取本體性價值滿足的方式是通過生產和交換的高效率、高利潤,進而通過人對自然和人對人的不道德獲取途徑來獲得社會性價值滿足。相比城市工業文明把自然界和人當做機器來對待,造成了人與自然的疏遠,農業文明的突出特點就是人保持著與大自然的親近的生態優勢。這種生態優勢是當今城市居民所欣然向往的。發達國家中,富人逐漸更加偏愛居住在郊區而不是市區,“觀光農業、休閑農業近年在我國的興起等,就是很好的說明。對當今的城市人來說,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看看路邊不知名的小野花,呼吸一下鄉村中特有的、帶著泥土和小草芳香的清新空氣都是難得的享受,甚至農村特有的雞鳴犬吠都顯得格外動聽”。誠然,農業文明相對艱辛而貧乏的生活確是需要揚棄的,但是經過生態文明建設洗禮后的鄉村,保留了傳統農業文明中尊重自然,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優點和工業文明高效率生產方式的優勢,又克服了工業文明中對自然肆意妄為地破壞的不正當的一面。相較于城市引領了工業化浪潮,農村正在引領生態化,這個人類第三次浪潮。正如托夫勒所說:農業文明“這個古老的文明一些真正特征,從第二次浪潮的觀點看,似乎是如此的落后,但按照作為前進中的第三次浪潮的基礎來衡量,可能極為有利”。
由此可見,重視鄉村、回歸鄉村在未來將是中國社會發展的趨勢所在。在城市被快速的城鎮化、現代化所裹挾的時候,被人們遺忘和拋棄的鄉村,尤其是生態文明建設良好的農村,反而會因為順應自然規律的正當的生產方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道德的生活方式而被人重新重視。正當的生產方式和道德的生活方式,是人對于自然的尊敬,也是人對于自身的尊敬,可以使人在人與自身、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中獲得發自內心的愉悅和快樂,獲得較高的本體性價值滿足。而擁有著正當的生產方式和道德的生活方式的農村,必將成為城市人追逐本體性價值滿足的地方。屆時,鄉村的地位將會高于城市,“農村人”也不會再是落后和愚昧的代名詞,這也就讓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主體有了較高的社會性價值滿足,進而可以增加農民對于自身職業的自豪感以提高本體性價值滿足,使得當地農民可以獲得真正的幸福感。
依照工業社會的發展邏輯,“城市高于鄉村,市民優于農民”是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的觀念。然而,以工業化和城市化為主導的現代性發展優勢消耗殆盡,其社會形態行將就木之時,再秉持“農民落后”這樣一個現代性的價值觀念,就必然無法抓住時代的脈搏。隨著人類社會呼喚生態時代的到來,工業文明時代所秉持的“農村落后于城市,農民落伍于市民”的陳舊倫理價值觀念應予揚棄,即生態的農村必將引領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而且農民的社會道德地位也會因為承擔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為鄉村打造綠水青山而提高。生態文明--這個全新的時代,其倫理觀念就必須拋棄人對人、人對自然的不道德理念,拋棄過去現代性的價值觀,轉而形成一種“尊重農民”的新倫理價值觀,只有這種新的倫理價值觀才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因此全社會應當轉變“城市優于鄉村,工業優于農業”的傳統倫理價值觀念,增強生態文明優于工業文明、農村生態環境優于城市工業環境的理念,結合目前已初具規模的市民逆城市化浪潮,引領鄉村生態文明將是一個承載億萬城市人“鄉愁”的現實家園這樣的價值觀念。在建設美麗中國的大背景下,以生態產業為支撐的農村更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活力,以優美的自然環境為依托的農村將能夠重新支撐起新時代農民守護宜居鄉村生活的愿望,農村也將奪過城市的光環。最終全社會將逐步凝聚起這樣一個共識:未來,美麗、宜居的生態農村更讓城市所向往,那里的農民因獲得較高的社會性價值滿足而讓城里人所尊敬,農民會因成為生態文明的建設者而提升社會道德地位,會以成為農民而自豪。當農民以成為農民而自豪的時候,他們就會安心地留在農村進行生態文明建設。
三、農民社會性價值滿足的物質財富增收
提高農民的社會性價值滿足還應該增加農民的物質財富,也就是提高他們的經濟收入。因為增加農民的收入,不僅僅是一個財富增多的問題,更是提高農民社會地位和道德尊嚴的問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當農民擁有了較高的經濟地位時,其必定也會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并獲得較高的社會性價值滿足。習近平在小崗村召開的農村改革座談會上講到:“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在生態時代,讓農民富裕起來的正當路徑就應當是建設鄉村生態文明,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說便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追求生態文明的時代,綠水青山普遍受到人們的青睞,美麗自然環境必定成為人們生活的理想場所。農業文明是以農產品為經濟先導,工業文明是工業產品為經濟先導,生態文明必然以生態產品為經濟先導。當農民把農村建設成為綠水青山時,金山銀山必定涌入農民的懷抱。農民有了金山銀山,農民就不會再逃離家園,而是以主人的姿態投入到鄉村生態文明建設之中。對此就必須要在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中提高農民的物質財富收入,以增加農民主體的社會性價值滿足。而增加農民的物質收入,就意味著農民的生態實踐行為必須滿足社會的需要,滿足社會大眾的需求。在讓社會大眾的價值滿足獲取的前提下,才可以去獲得農民的社會性價值滿足。在生態時代下,農業讓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前提就應當是滿足社會大眾的生態需求。對此讓農民增加物質財富以提高社會性價值滿足的具體路徑是:
第一,生態的生產方式優于非生態的生產方式。生態的生產方式是以生態循環為主要生產模式的生產方式。生態循環模式的農業生產模式是以生態學原理及其規律為指導,是按照循環模式進行生產,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的新的、可循環利用的一種農業發展模式。依靠生態循環農業生產出的農產品,是符合生態規律的產品,也是符合人體健康的生態產品。生態產品不僅對自然而言是綠色環保的,而且十分有益于人體的衛生保健。相比之下,非生態生產方式應因其不符合自然規律且產品對人體有害逐而應當被漸摒棄。生態循環模式的農業生產方式因其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盡量少用或者不用化學工業元素且具有極高生態價值而應該被認為是道德的生產方式,從而應被社會所提倡。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應大力推行生態循環農業,生產具有廣闊市場潛力、符合未來消費趨勢的生態農產品。尤其在目前普遍受到污染侵襲的城市生活中,居民餐桌上的生態、健康食品已是奢侈品的情況下,農村生態文明的成果--生態農產品將成為城市居民爭相購買的香餑餑。隨著工業文明時代被生態文明時代逐漸送進歷史的墳墓,工業時代下“吃的奢侈浪費”的觀念也即將壽終正寢,取而代之的是新時代下“吃的健康”的生態理念。綠色產品、有機產品因具有綠色環保、健康衛生的生態價值,可以滿足人們對于食品的生態需求,其經濟價值就應當高于非生態產品的經濟價值,那么生態的生產方式就應當優于非生態的生產方式。在我國,隨著國家和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視,生態農產品將具有十分廣闊的市場潛力和極大的經濟效益。價值是在主體力量對象化過程中實現的,是一種物化的實踐。在人們通過生產勞動改造對象世界過程中,自然界表現為人的本質的外化,外部自然環境不斷地顯性出人的本性。鄉村中的農民利用生態的農業生產方式進行生產,創造出符合時代需求的生態產品,這就是農民們生態的作品及現實,在這一生態的產品面前,可以直觀主體自身的生態正當性,進而獲得本體性價值滿足。通過生態的生產方式,既可為脫貧致富而提高社會性價值滿足奠定基礎、創造條件,又能更好地改善環境、保護生態,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向促進。
第二,生態的消費方式優于非生態的消費方式。所謂生態的消費方式是指符合生態要求的且能夠通過美好生態環境實現人的身心愉悅的消費方式。而非生態的消費方式則是以盲目掠奪自然和利用自然而實現人類享樂的消費方式。前者無疑比后者更加符合生態時代的需求,更加具有優越性和可持續性,因而生態的消費方式應當被認定為一種善的消費方式。隨著主體本質力量對象化能力的不斷提高,主體需要的層次范圍也在不斷擴大,當人的基本需要滿足之后,客體應當符合主體的需要而改變才能滿足人的新的需要。因此在生態時代中,人們生態的需求呼喚生態的消費產品。對此,生態文明建設中的農民除了生產生態農產品以增加經濟收入以外,還可以將人們與最美麗、最真實乃至“詩情畫意”的自然生態進行親密互動這個最大的優勢成為一個“賣點”。從自然稟賦上說,美麗鄉村是繽紛多彩的,在丘陵地帶的有“詩意鄉村”,在瀕海、濱江的有“漁歌鄉村”,坐落于平原上的有“田園鄉村”,位于高原的有“天堂鄉村”,隱藏在深山中的有“桃園鄉村”。這些不同于被污染的城市的鄉村,是如今城市居民所心馳神往的。呼吸清潔的空氣,飲用干凈的水源,品嘗天然無污染的食品,回歸田野,與真實的自然景色親密接觸,是如今城市居民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好生活。置身于環境優美、青山綠水、生態良好的農村中休閑消費,是最有益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互動方式,也是最有益于身心愉悅和平衡的健康方式。尤其是在如今城市生活處于生態食品變為奢侈物品、生態環境變成稀缺資源的情況下,作為優于城市非生態消費方式的農村生態的消費方式,更是一種最應倡導和推行、最生態和時尚的消費方式。工業文明統治下的人類,往往將消費與自然對立起來,通常越舒適的消費享受和越有利潤的消費營銷,都是越掠奪自然和破壞環境的。然而對于工業發展邏輯下消費方式的嘲諷是,它對于“損壞環境有著重大影響,卻并沒有給人民帶來一種滿意的生活”。生態文明推翻了工業文明的“殘暴統治”,高揚綠色生態的價值理念,此時有益于人身心健康的消費享受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利潤獲取方式,才是符合時代發展的、令人們滿意的、道德的消費方式。那么生態的消費方式優于非生態的消費方式就是順理成章的水到渠成。現階段,農村可以依托自身的特色和優勢,將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充分利用起來,大力發展以農家樂及民宿文化為特色的鄉村生態旅游業和以陶冶身心且豐富晚年生活為亮點的鄉村養老服務業,通過滿足社會的生態消費需求,迅速把生態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進而提高農民的社會性價值滿足。
第三,生態的生活方式優于非生態的生活方式。在現代化的城市生活中,人們往往處于僵化、孤獨的狀態,在高度科層制的組織中,每個人僅是一個雇員,沒有個性的自由,而又兼之以機械的盡量利用,每一個人同時又以機械的身份努力從事,更沒有個性自由的余地。機械重復、單調冰冷、枯燥乏味是城市中的人的切身感受。這種喪失人的自覺自由發展且與自然相對隔絕的生活方式,正是讓城市中的人備受煎熬的非生態生活方式。對此,我們應該大力提倡復歸人的本性且與自然親密相處的生態的生活方式。生態的生活方式是符合自然生態規律和時代要求的道德的生活方式。經濟增長及金錢名利捆綁、刺激著城市人的生活,由高消費、高能耗、高成本所構成的城市人的所謂幸福生活,其實質是一種破壞環境和消耗資源的病態生活。反觀環境優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蘊含生態文明的鄉村,遠離了喧囂和繁雜的城市,是一片崇尚天性、回歸自然的田園沃土,是可以給人帶來舒適生活的美麗家園。那里的生活不再是利潤和效率的價值理念支配下的繁忙狀態,而是“與大自然節拍相吻合的生活節奏;崇尚的不是高消費,而是去貨幣化的低碳生活方式。這是一種近自然的有利于生態、生活和生命健康的可持續的生活方式。”。這種綠色的生活方式是優于在鋼筋水泥中的生活方式的。當鄉村生活從生態文明的視角去審視時,會發現它是一種符合自然規律的、人類最質樸也是最本真的幸福生活模式。因此,生態農村中“小溪森林”式的健康生活方式,完全不同于城市“鋼筋水泥”的不道德生活方式。工業的快速發展讓人們的生活也處于“快節奏”的非生態的生活壓迫之下,生態文明讓工業文明頤享天年之時,生態的生活方式也在把人從工業的不正當的生活方式里解放出來,讓人們可以享受真正的健康生活。生態的生活方式滿足了人們對于生態、綠色、低碳的生活需求。對此要將生態的生活方式優于非生態的生活方式。全社會應當大力倡導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的理念,樹立回歸自然、簡約低碳的健康生活方式優先的地位,可以吸引優質的教育、文化、醫療等公共資源進入鄉村,也可吸引更多的資金和項目投入到鄉村生態文明建設之中,促進當地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綠水青山進一步轉化為金山銀山,提高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主體的社會性價值滿足。
參考文獻:略
作者簡介:張月昕,南京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倫理學研究》 2017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