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余培發:嘉陵江流域南充段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研究

[ 作者:余培發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0-08-07 錄入:王惠敏 ]

摘要:嘉陵江是長江上游的一條重要支流。加快建設嘉陵江流域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對于確保長江生態安全、保護流域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2015年12月31日,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等九部委發出了《關于開展第二批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的通知》,同意四川省嘉陵江流域(包括南充、廣安、廣元、綿陽、遂寧、德陽六市)等45個地區開展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工作。本文決定選擇嘉陵江流域南充段為案例來研究嘉陵江流域應如何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是因為南充段在嘉陵江流域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廣泛的代表性。在嘉陵江流經的地級市中,南充境內流域面積最大、河段最長、風光最美。通過對嘉陵江流域南充段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的研究和探索,旨在為全國其他地方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發展提供一些可以參考借鑒的作法。

關鍵詞: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嘉陵江流域;南充段; 

嘉陵江是長江上游的一條重要一級支流,全長1345千米 ,流域面積16萬平方千米 ,流經陜西、甘肅、四川、重慶三省一市約67個縣市區,在我國西部區域經濟發展和長江上流生態屏障建設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加快嘉陵江流域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對于確保長江生態安全、保護流域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2015年12月31日,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出了《關于開展第二批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的通知》,同意四川省嘉陵江流域(包括南充、廣安、廣元、綿陽、遂寧、德陽六市)等45個地區開展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工作。

南充地處嘉陵江中游,是整條嘉陵江流過的地級市中流域面積最大、河段最長、風光最美的地方。嘉陵江流經南充境內的閬中市、南部縣、儀隴縣、蓬安縣和高坪區、順慶區、嘉陵區一市三縣三區,干流長達298千米,沿途接納了東河、構溪河、西河、西充河等19條主要支流,流域面積10068平方千米;土地面積9753平方千米,占全市總面積的78%;流域人口520多萬,占全市總人口70%以上;沿江兩岸城鎮新建高樓大廈和美麗鄉村新建現代川北民居星羅棋布,綠色生態的城市景觀和田園鄉村的秀麗景色與近300千米嘉陵江風光相映成趣。嘉陵江把她最婀娜、最柔美的身段留在了南充,用她的甘甜乳汁養育了一代又一代南充兒女。本文決定選擇嘉陵江流域南充段為案例來研究嘉陵江流域六市應如何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共筑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是因為嘉陵江南充段地處嘉陵江中流,與上下地區緊密相連,在嘉陵江流域四川境內的六市中具有廣泛的代表性。通過對嘉陵江流域南充段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的研究和探索,旨在為全國其他地方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發展提供一些可以借參考借鑒的作法。

一、建設背景和目標任務

(一)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的歷史背景

黨的十八大決定,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

為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關于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積極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精神,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國發〔2013〕30號)中關于在全國范圍內選擇有代表性的100個地區開展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生態文明建設模式的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財政部、國土資源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制定了《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方案(試行)》,并于2013年12月2日發出通知,將這個試行方案印發給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局)、國土資源廳(局)、水利廳(局)、農業廳(局)、林業廳(局),要求各相關單位認真組織先行示范地區申報(此次申報以省級以下地區為主,每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申報不超過2個地區,并排出順序,超過2個的不予受理),做好建設實施方案的編制工作,報經省級人民政府同意后,于2014年2月17日前,報送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委將根據各地申報情況,確定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第一批名單。

2014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委托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從相關領域選取專家組成專家組,對申報地區的《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進行了集中論證和復核把關。根據論證和復核結果,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于6月5日將北京市密云縣等55個地區作為第一批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建設地區在網站上進行了為期7天的公示。公示結束后,批準正式開展建設。

2015年6月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科技部等九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請組織申報第二批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的通知》,啟動了第二批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工作。地處嘉陵江流域的南充、廣安、廣元等六市,為搞好嘉陵江流域生態經濟帶建設,實行區域合作、整體聯動,更好地獲得國家支持并取得效應,2015年7月,在四川省發展改革委的牽頭指導下,同意聯合申報嘉陵江流域國家第二批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項目。經過艱苦細致地實地調研、反復論證,形成了《嘉陵江流域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2015-2020)》和《嘉陵江流域六市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分方案》上報給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2015年12月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委托物資節能中心從生態文明相關領域選取專家組成專家組,對申報地區的《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逐一進行了集中論證和復核把關。根據論證和復核結果,于12月7日至13日將四川省嘉陵江流域(包括南充、廣安、廣元、綿陽、遂寧、德陽六市)等45個地區作為第二批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建設地區在網上進行了公示,并于12月31日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第二批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的通知》,同意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的南充等六市開展國家第二批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

(二)嘉陵江流域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的目標任務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等相關部門和四川省發展改革委等相關部門的意見,嘉陵江流域的南充等六市,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的主要目標是:到2020年,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主體功能區布局基本形成,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得到推行,生態文明建設水平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主要任務是:結合本地實際和確定的制度建設重點,勇于探索和創新,力爭在生態文明制度創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建立流域水資源綜合管理制度,建立生態屏障建設與保護制度,建立流域生態文明建設協調機制。始終堅持把生態文明、綠色發展作為“十三五”發展的重要引領,在思維理念、價值導向、空間布局、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率先大幅提高綠化程度。六市要協同優化嘉陵江國土空間開發格局,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打造有序嘉陵江流域經濟發展帶;構建集約循環的資源利用體系,加快建設高效嘉陵江流域經濟發展帶;加大生態系統建設和環境保護力度,打造綠色嘉陵江流域經濟發展帶;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建設循環嘉陵江流域經濟發展帶;完善生態文化體系和綠色消費模式,打造文明嘉陵江流域經濟發展帶;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建立統計監測和執法監督保障體系。

二、主要作法和取得成效

(一)南充市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的主要作法

位于四川盆地東北部、地處嘉陵江中游的四川省南充市,轄3區1市5縣、人口760萬,幅員面積1.25萬平方千米,是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清潔能源示范城市、久負盛名的“綢都”,國家規劃確定的成渝經濟區北部中心城市、成渝城市群區域中心城市和川陜革命老區重要節點城市,中心城區建成面積126平方公里、人口125萬人。經四川省統計局統一核算,2019年南充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322.22億元,列全省第5位、川東北地區第1位。自嘉陵江流域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工作開展以來,市上四大班子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為項目建設提供了堅強保障;市級各相關部門和縣級黨委、政府積極支持配合,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完成了預定目標任務。其主要做法是:

1、強化領導制定方案

成立了由市委副書記、市長為組長的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領導小組。編制了《南充市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及《嘉陵江流域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2016-2020)》(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按照《實施方案》確定的建設目標任務,聯合其他五市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嘉陵江流域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的實施意見》。出臺了《南充市推進建設嘉陵江流域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工作方案(2018-2020年)。在南充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推動下,嘉陵江南充段綜合保護開發得到國、省規劃的大力支持。《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構建嘉陵江城市群生態廊道,推進嘉陵江流域綜合治理,加強嘉陵江流域水環境保護與治理?!洞兏锩蠀^振興發展規劃》提出統籌推進嘉陵江流域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及《川東北經濟區“十三五”發展規劃》也將嘉陵江南充段綜合保護開發納入規劃盤子。

2、確定綠色發展目標

《南充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十三五”時期,全市資源利用要更加高效,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不斷健全。節能減排成效明顯,單位GDP能耗年均下降2.5%,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2%,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年均下降3.5%;能源消費結構優化,清潔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73%,非化石能源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25%以上。資源產出效率逐步提高,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4%,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至0.505。生態修復成效顯著,森林覆蓋率達到41%,濕地面積達到9萬公頃; 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79 %。納入國、省考核的地表水監測斷面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III類)比例總體達到100%,市轄三區城市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90%,各縣(市、區)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市轄城區、閬中市、縣城(建成區)和建制鎮分別達到98%、95%、85%和70%以上。生態文明保障機制不斷完善,劃定全市生態保護紅線,建立全市洪水應急風險管控、生態補償、地質災害風險防控、水資源綜合管理等制度,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項目節能審查執行率、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執行率、項目土地預審執行率、環境信息公開率均達到100%。

3、發展綠色低碳產業

2018年以來,南充加快建設了順高嘉、閬南西、儀營蓬三大片區固廢循環經濟產業園,扎實推進企業循環式生產、產業循環式組合、園區循環式改造。通過開展循環經濟發展試點,逐步實現了企業、園區和社會層面的多層次資源整合、循環利用。在全市范圍內,已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循環產業鏈和集中區,以西充有機農業為代表的農業循環化產業區。南充經濟技術開發區、中法農業科技園等特色化、專業化園區,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發展迅速。2019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突破300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比的9.56%,產值增幅達到28.8%,運行質態明顯優于傳統產業,成創新驅動增長的重要動力、工業投資的主要方向,支撐作用逐步凸顯。

4、優化國土空間布局

堅持以生態重要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科學評估結果為基礎,結合各類受保護地區邊界校核,進行了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主體功能區規劃及相關空間規劃相協調的銜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四川省四川省生態保護紅線方案》的相關規定,結合南充實際,劃定了全市生態保護紅線。貫徹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加快推進了以順慶區、高坪區、嘉陵區、閬中市、南部縣為核心的重點開發區域發展,進一步提高產業和人口集聚度;不斷優化土地利用結構,打造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區、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的主要承載區,加快推進了以西充縣、儀隴縣、營山縣、蓬安縣為重點的農產品主產區建設,提高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加強了主要江河蓄滯區、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核心區、風景名勝區核心區、地質災害易發區等禁止開發區管理,嚴格禁止與主導功能不相符的建設與開發活動;探索構建了統一銜接的空間規劃體系,以主體功能分區定位、指標和空間約束為指導,建立統一銜接的空間規劃體系,統籌城鎮、農業、生態各類空間布局,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

5、率先全面推行河長制

2017年4月,南充市率先在四川省全面推行了河長制,建立了市、縣、鄉、村四級河長工作體系。全市共設立市級河長29名、縣級河長172名、鄉級河長667名、村級河長4003名;設立了河(段)長公示牌,實現了市、縣、鄉、村四級河(段)長全覆蓋。自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以來,全市按照一河一長、一河一檔、一河一察、一河一策、一河一治、一河一清的“六個一”思路,切實落實各級河(段)長日常巡河工作責任制,全面推行“用雙腳丈量河流”行動,廣泛開展采砂管理、河湖“清四亂”、“清河、護岸、凈水、保水”、畜禽養殖污染治理、飲用水源地保護、農村面源污染治理等專項行動,強力推進水污染防治整改工作,努力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據市水務局統計,截止2020年5月13日,市級河長帶隊巡河356次,縣級河長帶隊巡河744次,全市發現問題1563個,完成整改1502個,整治侵占河道62處、非法采砂12處,清淤疏浚河道34.5千米,拆除關停畜禽養殖場997處,終止水庫承包養魚合同40處,江河網箱已全域取締。

6、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立法

2017年3月,南充市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會議安排部署了《南充市嘉陵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立法工作,正式啟動了陵江流域南充段生態環境保護立法。2018年3月,南充市人大常委會高質量起草了《南充市嘉陵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草案)》,對建立生態植被補償機制、劃定生態紅線、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等進行嚴格規定,得到四川省人大常委會高度認可。8月21日,四川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主任會議討論報請批準的設區的市地方性法規時,建議將嘉陵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納入省人大常委會立法。2019年,南充市人大常委會配合四川省人大常委會開展嘉陵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立法調研,對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進行了論證,為建設美麗四川貢獻了南充力量。目前,嘉陵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立法工作正在有序向前推進。

7、共促嘉陵江生態走廊建設

2019年7月17日,六屆南充市政協第十四次常委會議圍繞“嘉陵江南充段綠色生態經濟走廊建設”推進情況開展了專題協商,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到會通報情況并聽取了協商意見建議。會后,中共政協南充市委員會黨組向中共南充市委報送了《關于嘉陵江南充段綠色生態經濟走廊建設協意見的報告》。在報告中,就嘉陵江生態保護問題,向中共南充市委提出了應始終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基本原則和科學劃定嘉陵江生態保護七條紅線(水資源利用紅線、農業用水紅線、砂石開采范圍紅線、主體功能區生態控制紅線、嘉陵江及支流生態走廊控制紅線、基本農田控制紅線和城鎮建設范圍控制紅線)、實施沿江岸線岸岸灘生態保護修復、加快推進沿江場鎮污水集中處理、全面加強農村面源污染綜合治理、持續規范砂石資源開采等工作建議,有效助推了嘉陵江南充段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8、打造沿江文旅融合發展創新示范帶

2015年4月29日,南充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嘉陵江南充段綠色生態走廊建設總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兑巹潯范ㄎ簧鷳B嘉陵、山水畫廊,計劃通過新建、改建和擴建重要景點,把嘉陵江南充段打造成集生態、休閑、旅游等功能于一體的水上綠色生態走廊;計劃用10年時間,建設護岸林4.5萬畝,修復森林植被7萬畝,建設農田林網1萬畝,建設經果林1.5萬畝,建設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濱河景觀帶等28處,森林提升質量13萬畝,形成“一廊(嘉陵風光生態走廊)四帶(藍帶、綠帶、風光帶、產業帶)四區(閬中、南部、儀隴—蓬安、南充城區)多點(特色景觀亮點)”的綠色生態空間布局。近五年來,全市通過大力實施沿江護岸林建設、森林植被修復、森林質量精準提升、濱河景觀帶建設、綠色通道建設、綠色家園建設六大林業重點項目,已完成嘉陵江生態走廊建設任務15.5萬畝;打造閬中構溪河及盤龍山、儀隴金松湖、順慶上中壩、嘉陵黃金江岸等濕地公園、森林公園、濱河景觀22處;建設了高坪區江陵鎮元寶山等嘉陵江生態走廊綠化造林示范點33個,示范面積達2萬余畝,示范帶動作用非常明顯。2020年1月13日,位于嘉陵區境內嘉陵江火花河岸的“印象嘉陵江·黃金江岸” 城市會客廳全面建成。該工程項目占地5000畝,綠化面積125萬平方米,江岸長度5千米。建設內容包含濱江南路綜合改造、絲綢文化公園、濱江腹地、泥溪河濕地公園、 豬山公園與豬山文創小鎮、建筑立面改造及亮化六大子工程。整個項目總投資近18億元,采用PPP+EPC模式建設,以春風十里健康步道為軸,形成一江兩帶、五區八景、二十個節點的濱江景觀帶,現已成為集絲綢文化、濱江親水、生態體驗、休閑游樂等功能為一體的嘉陵城市“城市會客廳”。2020年3月以來,南充已啟動建設“印象嘉陵江”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提升閬中古城、南部滿福壩、儀隴德園、蓬安相如故城旅游品質,規劃在沿江布局建設10個特色文旅小鎮和一批精品景區,開通鳳儀至馬回段、閬中至南部段兩條旅游航線,購置一批觀光游船、主題游船和演藝游船,計劃適時推出一批情調健康向上、群眾喜聞樂見的精彩節目供游客觀賞,把嘉陵江南充段打造成為國際文旅融合發展的創新示范帶。

9、開展“藍天、碧水、凈土”三大行動

2017年以來,南充全面打響了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共計完成黃標車淘汰4505輛,安裝油氣回收裝置256個、油煙凈化裝置1522套,責令230家餐飲店停業整改,取締違規燒烤攤點900余處,完成68家“散亂污”企業淘汰。切實抓好了重點大氣污染防控,壓緊壓實了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秸稈禁燒、規范熏制臘制品、規范燒烤等季節性污染責任,基本形成了長效監管機制。積極開展城鄉黑臭水體專項治理,強力推進了荊溪河、圣子河、鳳埡河黑臭水體治理,鞏固了西充河治理成果。在凈土保衛戰中,對可能造成土壤污染風險的重點企業、工業園區、生活垃圾和醫療焚燒廠、采礦場、非正規垃圾填埋場、固廢及危廢回收利用企業、已搬遷或關閉工礦企業等各類企業、設施場地開展全面排查,認真開展土壤環境污染狀況調查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詳查。加強污染治理與修復督導,實施了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示范工程。健全垃圾和固體廢物處理處置體系,加強重金屬污染整治,持續改善了土壤環境質量。

10、推進重點環保工程建設

按照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要求,從節能、節水、新能源利用、循環經濟、資源綜合利用、重大技術產業化、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生態環境治理、基礎設施建設和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等十一個方面,開展了環保重點工程項目建設?!碍h保南充”建設共涉及項目132個,涉及總投資563.19億元。其中,圍繞城鎮垃圾、污水(污泥)處理、資源化利用、流域治理等國、省重點支持項目,共向上爭取到了資金7億元。截止2019年底,全市新增和改造城市配套污水管網391.4公里,建成生活污水處理廠261座(其中縣城以上11座),實現新增日污水處理能力14.88萬噸。嘉陵區文峰污水處理廠一期等3個城市污水處理廠建成投運,主城區新增污水處理能力6萬噸/天,西充、營山、蓬安、儀隴全面完成污水處理廠提標擴能改造,南部、閬中項目加快推進,各縣(市、區)污水處理能力不足的問題其本得到有效解決。市醫廢處置中心擴能、危廢處置中心、市餐廚垃圾處置等項目相繼建成投運,各類環保基礎設施短板加快補齊?!笆濉逼陂g,全市在重點環保工程建設項目方面,共投入資金550億元。

11、狠抓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

近幾年來,南充市委、市政府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掛帥出征、掛圖作戰、掛責問效,有效解決了生態環境保護存在的突出問題。針對中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市上專門成立了一線指揮部,市級領導靠前指揮,實行集中辦公、日例會統籌部署、分小組推動落實,確保了問題及時有效得以整改。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市29項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447件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期間交辦的信訪件,520項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均已基本完成整改。為鞏固整改成果、按照中省要求共同推動美麗長江經濟帶建設,今年3月中旬,南充市委、市政府又安排市級相關部門和縣級黨委、政府,在集中排查國家移交問題整改落實情況、尾礦庫環境問題、環?;A設施缺乏等10個方面問題的基礎上,結合南充實際,重點圍繞砂石行業、黑臭水體、沿江排污口、城區雨污混排口、沿江生態破壞、沿江污水直排形成的氧化塘、建筑垃圾傾倒,以及群眾反復投訴的突出問題開展了全面排查,并按照“一月一調度”、“一月一通報”機制,壓實壓緊各級責任,加力加壓確保問題整改?!笆濉睍r期,全市共推進了近2500個環境問題徹底整改,切實解決了一大批群眾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如,關停搬遷城中污染企業10余家、關停禁養區內畜禽養殖企業561家、整治南充主城區嘉陵江沿岸排污口等。

12、不斷完善生態文明制度

先后出臺了《中共南充市委關于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南充的決定》、《南充市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健全了全市自然資源產權和用途管理制度、領導干部環保政績考核制度、離任審計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完善了市內環境監管和生態補償制度;牽頭川東北區域五市人民政府簽訂了《川東北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聯防聯控工作協定》,推行了大氣污染防治獎懲制度;出臺了《水污染防治激勵考核辦法》,加強了水污染綜合治理;建立并完善了全市環境信用評價體系,實施嘉陵江流域南充境內江河水質斷面考核并嚴格兌現獎懲;出臺了《南充市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辦法(試行)》,全面啟動市級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試點,健全了企業排污許可制度。

(二)南充市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取得的顯著成效

近幾年來,南充全市始終堅持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發展理念為指導,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以建設美麗南充為抓手,牢牢守住嘉陵江最柔美的身段、川中最秀美的丘陵、巴蜀最宜居的環境,篤定目標任務,壓實壓緊責任,綜合施策,持續發力,加快建設嘉陵江流域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顯著成效。

1、空氣質量不斷提升

通過持續打響藍天保衛戰,與廣元、廣安等地聯合開展重污染天氣聯防聯治、跨境流域聯合治理、環境執法聯合演練等深度合作,推動區域共治共享,南充空氣質量不斷得以提升,主要指標穩定向好。2019年,主城區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3%,優良天數率同比提升1.4個百分點,超額完成省上下達目標,獲得省考核激勵資金725.64萬元。主城區大氣指標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2.5連續三年大幅下降,南充市民津津樂道的“南充藍”已成為大氣質量改善的代名詞,實現了主城區大氣環境污染嚴重、霧霾頻發向天朗氣清、藍天常在的重大轉變。通過堅持不懈推進城市揚塵、禁燃禁燒、工業污染和汽車尾氣污染綜合整治,實施環境質量周調度、周通報、周公開制度,在南充日報、南充電視臺公布排位,對排位靠后的縣(市、區)實施約談扣罰,大大改善了主城區空氣質量,提升了老百姓的滿意度、獲得感和幸福感。

2、流域環境大大改善

通過集中力量開展“清河、護岸、凈水、保水”四個專項行動和城鎮生活污染治理、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飲用水安全保障等四個綜合治理行動,大大優化了水流域環境。截至2020年4月30日,全市累計結算水環境生態補償資金456.83萬元,納入考核的3個國控斷面和2個省控斷面全部穩定達標;61個小流域監測斷面水質達標率86.9%、同比提升22.4%%;27條市級河長制河流水質達標率96.2%、同比提升14.8%。嘉陵江南充段干流和位于南部縣升水鎮的四川省大型骨干水利工程——升鐘湖水庫,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標準;各類大中型水庫水質穩定達標,全市9個縣城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優良比例達100%。荊溪河、西河等城區黑臭水體整治取得明顯成效,實現了污水橫流、魚蝦難覓向碧水繞城、魚翔淺底的轉變。

3、生態屏障基本形成

通過大力實施一般宜林地造林綠化、生態脆弱地造林綠化和嘉陵江流域南充段綠色生態走廊建設、南充市城郊防護林網建設等重點造林綠化工程,大規模實施“綠化南充行動”,統籌推進綠色山川、綠色產業、綠色城鎮、綠色家園建設,堅持有山皆綠、重點補綠、身邊增綠,讓綠色成為南充最靚麗的底色,累計完成造林綠化面積228.86萬畝;建成了比較協調的城鄉綠化生態體系、比較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和比較繁榮的生態文化體系;林業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生態狀況明顯得以改善。全市森林覆蓋率達41%,新增森林蓄積62.40萬立方米,森林蓄積量增加到4000萬立方米左右,荒山荒地(林地)治理率達到90%以上,鄉村綠化覆蓋率達到45%,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4.1%;建成自然保護區2處、森林公園7處、濕地公園5處;在大街小巷、嘉陵江邊,隨處都是滿目青翠、綠樹成蔭,嘉陵江中游綠色生態屏障基本形成,為構筑長江上游綠色生態屏障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存在問題與工作建議

(一)目前存在問題

嘉陵江流域南充段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近幾年來經過南充廣大干部群眾共同努力,雖然取得了顯著成績,但目前也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1、協同推進還需加強

與廣安、廣元、德陽、綿陽、遂寧五市共商共建嘉陵江流域國家級先行示范區,重點探索建立流域水資源綜合管理制度、生態屏障建設與保護制度、流域生態文明建設協調機制等方面的工作還做得不夠,至今都還未建立起流域聯動協調共同推進機制;推動流域水資源綜合管理體系建設,實施禁止開發區保護制度和建立水權交易市場等方面的工作也還未有效開展,推動生態文明制度創新等方面的工作還做得不盡如人意。

2、防污治污任務繁重

中、省環保督察認為,南充在環境質量方面,總體呈改善趨勢,但問題依然突出。主要表現在:一些建設項目現場無環保制度、無降塵設施,污染較重;秸稈露天禁燃管控不到位,疏堵結合不足,收儲運能力差,綜合利用工作仍沒有質的提升;南充主城區和縣城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普遍不足,規劃了的鄉鎮污水處理廠還有69個待建,生活污水不能有效處理,導致一些污水直排嘉陵江和小流域的地面及河流,嚴重影響了嘉陵江和全市小流域的水質。

3、節能減排形勢嚴峻

南充城市垃圾和污水回收處理、噪聲防治、工業廢棄物循環利用等方面,相關基礎設施處理能力還很有限。在城市綠化、城市生態功能區規劃建設、城市節能減排、城市先進高效的公交體系建設等方面,還有很多工作尚待開展。循環經濟關鍵性技術的研究與應用較為滯后,整體技術、裝備水平同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尤其是發展循環經濟急需的廢物資源化利用、再生資源高值化利用、相關產業鏈接、“零排放”等關鍵技術有待進一步突破。

(二)今后工作建議

為了把嘉陵江流域南充段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得更完美,使其能充分發揮出示范帶動作用,現對今后工作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供領導者決策參考,供專家學者研究參考。

1、完善協同推進機制

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四川省發展改革委等國、省部門的指導下,積極開展與嘉陵江流域其余五市工作的對接交流,定期開好嘉陵江流域六市工作聯席例會,及時研究解決聯防聯控重大問題。健全嘉陵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體系,推進聯防聯控和風險防范體系建設,不斷強化技術、經濟和法治手段運用,完善各項支撐服務保障機制。加快建立嘉陵江流域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協調機制,盡快完善嘉陵江水資源產權界定和生態補償機制,制定關于建立嘉陵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的指導性原則和政策,開展對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問題的研究。充分發揮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明確各利益主體的關系,在上游為下游提供保質保量用水的前提下,由下游受益地區通過資金、實物、技術、項目開發等各種渠道和方式對上游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額外投入和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損失進行補償。確立補償標準方面,可以充分依據供水的質量和數量,發揮水價的調節杠桿作用。開展技術和發展援助,選擇下游發達地區與上游結“對子”,進行礦產資源開發技術研發、環境友好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和項目合作建設、勞動力培訓和轉移等多方面的合作。聯合沿江各地政府簽訂區域水質水量和生態補償協議,推動流域生態平衡步入正軌。圍繞優化目標指標、契合區域特色、提高可操作性,做好嘉陵江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健全嘉陵江公共治理機制,協調沿江各地政府完善信息公開、公眾參與等機制,推動公眾有序并無縫隙參與生態治理,發揮社會組織參與治理的積極性,增強全民生態環保意識,為進一步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凝聚共識、提供有力支撐。

2、加強污染源頭控制

由于嘉陵江出川水質規定須達到Ⅱ類水質標準,有必要明確要求沿江各市(縣、區)出境段面水質均達到Ⅱ類水質標準,以滿足沿江居民的生產生活用水需要。鑒于污水處理屬于末端處理,必須從污染源頭抓起,按照國家產業政策要求和環保法規規定,“關、停、并、轉”一批污染重、能耗高、效益差的企業,實施污染申報和總量控制制度,建立重點排污企業網絡監控制度;禁止高能耗、高耗水企業生產,強制進行技術革新;調整市場供水價格,提倡節約用水,減少工業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防止城市垃圾對水環境污染;完善城市排污管線,加強雨污分流;積極推廣農作物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減少農藥、化肥施用量,實現畜禽排泄物資源化,提倡使用農家肥;堅決禁止嘉陵江支流網箱養魚、肥水養魚;電站庫區要定期開閘放水,提高水體自凈能力。

3、加大污染防治投入

積極爭取國家發改委和四川省發改委等國、省部門加大對嘉陵江流域環?;A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項目與資金支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切實創新投融資機制,鼓勵引導民間資本投入環保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構建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融資體系,大膽采用PPP等模式,廣泛接納和吸收社會資本投入環?;A設建設和運營;堅持“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形成投資結構多元化、運行管理市場化的環保投入新格局。結合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三年推進方案,全面提升城鎮污水處理能力,確保城鎮污水達標排放。加大環境違法行為查處力度,強有力開展環保執法專項行動,鞏固整治違法排污企業成果,加強轄區內工業園區監管力度,督促排污單位加強環境管理,正常運行污染治理設施,提高污染物排放穩定達標率。繼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圍繞打贏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目標任務,持續突出抓好劣V類水體整治、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綠盾”專項行動、“三磷”排查整治、打擊固體廢物環境違法行為、飲用水水源地專項行動、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污水收集處理整治八項重點工作,確保按時圓滿“交賬”。

4、推動重點領域節能

著力開展工業、建筑、交通、商貿流通、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的節能工作,大力發展節能服務業,加強重點用能單位的監管,強化節能目標責任考核制度建設。實施重點用能企業節能行動,嚴格淘汰落后產能和限期污染治理,積極推動重點企業能源管理體系建設,加強能源監測和審計,實施工業能效提升計劃,加強重點節能技術、設備和產品的推廣和應用,提高企業能源利用效率。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綜合運用法律、經濟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形成有利于落后產能退出的市場環境和長效機制。

5、保護沿江生態系統

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繼續抓好嘉陵江生態綠化工程、綠色通道、濕地保護、天然林資源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和小型自然保護區工程等生態工程建設,禁捕野生動物,保護野生動物種群數量;禁止在沿江兩岸亂采濫挖沙石,盡快恢復因工程建設采石、取土造成的岸基植被破壞;落實責任加強沿江兩岸天然林保護和坡耕地退耕還林工作;在樹林稀少的水岸線和漫灘地帶,大力營造護堤林和護岸林;努力打造一批 “優美鄉鎮”、“生態新村”、“綠色學校”、“綠色企業”,積極構建環境優美、生活舒適的生態社會體系。

6、共筑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堅持“區域協作、整體聯動、共建共管”原則,共筑長江上游生態屏障。一是力爭將嘉陵江綠色生態屏障建設納入國家戰略層面。南充應主動與上下游地區加強聯系,力爭將嘉陵江綠色生態屏障建設早日納入國家戰略層面,爭取國家相關部門更多的政策、項目和資金支持。二是沿江縣(市、區)應以文游融合發展為切入點,根據中共四川省委對加快推進文旅融合發展的總體定位和各地發展現狀,依托嘉陵江綠色生態經濟走廊建設,采取差異化發展策略,重點建設沿江立體綜合交通走廊和打造文旅特色小鎮,形成“各具特點、串聯成線”的嘉陵江生態文化旅游走廊。三是著力培育沿江經果林產業帶。沿江縣(市、區)應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嘉陵江自然風光,著力規劃培育沿江鄉村特色經果林產業帶,將產業基地打造為城市居民到鄉村休閑旅游的目的地,助推以嘉陵江為紐帶的特色生態文化旅游產業快速發展。

作者簡介:余培發 男,1963年11月出生,四川南充人,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現任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主任兼中國生態經濟學會理事、中國生態經濟學會生態經濟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當代農業高級專家、湖南省農村發展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午夜福利网视频在线观看 | 午夜色福利视频 | 中文字幕亚洲小综合 | 日韩欧美另类亚洲中文字幕 | 在线三级午夜理论 | 一级理伦性理伦a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