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年9月3日出席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時曾“透露”,明年要隆重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這個消息立即引起了海內外人士的廣泛關注。而改革開放作為一場惠及世界的堪稱偉大的中國實踐,即濫觴于40年前中國農民的勇敢嘗試——農村集體土地“承包制”改革。
在“三農”改革即將步入40個年輪之際,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11月4日,33個農村“三塊地”改革試點期限延長一年的議案已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在此背景下,2017年11月18-19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指導、中國經濟年鑒社主辦的“2017(第五屆)中國糧食與食品安全戰略峰會”在北京舉行。此次峰會以“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題,探討如何著眼于深化改革,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在峰會主旨發言中指出,在中國發展的新時代,為了更均衡、更充分、更高水平地保障13億多中國人民的糧食和食品安全,要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全面滿足城鄉居民不斷提升的食物消費需求;要著力提升城鄉低收入和脆弱群體的糧食安全保障水平;要全面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確保國家糧食產能安全;要積極參與全球糧食安全治理,促進全球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俊在主旨發言中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宏大的任務,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著力推進的一項重要工作。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在《十九大后的中國經濟走向》一文中認為,未來三年,中國要打好三大戰役:脫貧攻堅戰,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防治污染攻堅戰。
中國的發展也一直牽動著許多國際經濟學家的目光。與中國緣分匪淺的199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詹姆斯·莫里斯在接受《中國經濟報告》專訪時,就國企改革和政府激勵等問題發表了洞見:一方面,我認為糟糕的國企應該破產,僵尸企業應該被徹底關閉,但另一方面,仍然有很多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比如對企業客戶、員工、供應商等相關人員進行補償;不能僅用GDP增長率或公共支出來評價政府和官員的績效,還需要關注諸如環境污染或交通擁堵的改善。對于政府的最高決策人而言,實際上是沒有人為其提供激勵的,這種情況下怎么解決委托-代理問題呢?我想可能是靠責任感吧。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經濟報告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