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街村、大邱莊等等各級政府不惜血本打造的人造花瓶式“農村典型”,只是“農村工業化”的樣本,而不是中國真正需要的“現代農業”。可謂不走正道,更無可復制性。中國有70多萬鄉村,是世界最大農業國,怎么可能全搞“農村工業化”?那樣中國14億人吃什么?涉及到國家安危的糧食安全怎么辦?
這就象中國古代共用494位皇帝,也有個別好皇帝,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等,但屈指可數。絕大多數都是昏庸無道、腐敗無能、殘暴不堪的壞皇帝,為什么?制度問題。專制政體即使能出幾個好皇帝,卻不能避免更多的壞皇帝。中國現有70多萬個鄉村,如果不靠好制度,僅靠幾個偶然的典型能行嗎?即使幾個集體化的村子,出了幾個好領導,暫時搞的不錯,可是如何避免70萬個鄉村的“土皇帝”,普遍的貪污腐敗、低效無能?怎么付得起極高的監督成本?中國集體化了近30多年,世界各國集體化搞了90多年,普遍貪腐低效的大鍋飯,餓死多少農民?慘痛教訓還沒受夠嗎?到了1978年三中全會時,中國經濟已經“瀕臨崩潰的邊緣”。鄧公才從集體經濟國家中,第一個站出來搞“包產到戶”。改革開放使中國起死回生,避免了后來的蘇東土崩瓦解……現在去問問廣大農民:誰還想再走回頭路?還想回到過去各種集體化模式?
當今世界,除了中國和朝鮮外,近200多個國家哪個不是農民擁有土地、并可市場交易的?歐洲中世紀黑暗的“集體化”,早已被全世界證明徹底失敗,人類社會沒有一個會再走回頭路!
中國人太聰明了,凡事先打自己的小算盤……文革以來形成的“寧左勿右,極左比賽”已成慣性。你左我比你更左,不夠左的就成了右派,成了被打擊和出賣的對象,成了往上爬的墊腳石。為了個人私利出賣他人,保護自己似乎成了中國人的“生存法則”。至于國家前途、民族大義,跟他一點關系都沒有。難怪中國三農改革40年,不進則退,寸步難行,至今仍有一大批人爭開歷史倒車、走回頭路?國家毀了是他們的事,只要自己上位、拿到小便宜就行。所以三農改革往往黃腔走掉,所謂“集體化、合作社、三權分置”,一個比一個荒謬,故意繞開康莊大道不走,專揀走不通的歪門邪道……
歷史偉人鄧公就特別討厭這些,他多次指出:很好的東西,一左就全毀了!習仲勛在推行國有土地使用權市場化前,專門從北京請來幾位“專家”來指導,可是當這些人一聽說“國土市場化”,站起來就走。臨上車丟下一句:那是要掉腦袋的!據黨史記載:當時廣東省委習書記什么話也沒說。他只是毫不猶豫,在批準深圳試行“國有土地使用權市場化”的文件上,鄭重簽上自己的名字。正是這神圣的創舉,帶來中國城市40年的經濟奇跡,現在中國GDP的93%,都是在國有土地使用權基礎上,發展的房地產及相關城市經濟。目前中國的整個三農,包括占半數的7億農業人口、占90%以上的集體土地,及所有農村產值,只占中國總產值的7%左右。
中國的前途、國家的命運需要國家棟梁承擔,三農改革必須繼承這些歷史偉人的革命精神,雷厲風行,不怕風險,無私奉獻。至于那些只為個人得失,專打小算盤的小人物,只會被歷史拋棄,人民唾棄。習近平總書記領導的三農改革一旦成功,將是1978年以來,中國最偉大的改革,將為中國經濟帶來另一個幾十的高速發展,繁榮富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民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