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開啟新時代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需要司法行政機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進一步推進工作重心下移,促進基層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融合”,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日益增長的需要,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滿意度。
深化多領域基層民主示范創建,推動和引領自治。持續推進基層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配備法治副村長,全面推行“一村居一法律顧問”制度,引導基層群眾自治組織依法履行職責。與組織、民政等部門對接,規范村規民約修訂的“十條工作法”,并組織法律顧問協助梳理審查,為村民自治建言獻策。積極培育司法行政社會組織,引導建立“鄉賢會”“百姓議事堂”等基礎型社會組織,搭建基層群眾參與重大決策和公共事務的平臺,以開放性架構吸納社會力量承接部分服務職能,激發村民自治的活力。
構建全覆蓋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健全和完善法治。著力解決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城鄉、結構等不平衡問題,加大政策、資源等調配力度,推動公共法律服務覆蓋鄉村,打造“十分鐘法律服務圈”。進一步整合法律服務、法律援助、法治宣傳、人民調解等資源,采取窗口化、綜合性、一站式實體服務模式,重點推進鎮街、村居法律服務站點標準化建設,做優做強基層一線法律服務機構;積極研發地域性、實用性公共法律服務產品,為群眾提供便捷、實用、高效的法律服務;依托12348服務平臺,做大做強“兩微一端”新媒體法律服務功能,實現“一門通、一線通、一網通”公共法律服務供給方式,讓群眾足不出戶獲得優質法律服務;探索“扶貧+法律服務”新模式,持續開展“法律惠民壟上行”專項活動,實施以“律師誠心利民、公證暖心便民、法援愛心護民”為主要內容的“三大行動”,為群眾提供主動、貼身的公共法律服務。
發揮深層次的德法同行引領作用,提倡和推廣德治。借助地方歷史文化底蘊,大力弘揚道德文化,深入開展“美好生活·德法相伴”“德法同行·文明共創”等活動,依托村居法治講堂等陣地,開設婚姻家庭、社會保障、金融安全等專題講座,培樹“崇德尚法”的新型村居。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法治宣傳教育相結合,依托道德講堂開展孝德文化教育。開展家風家訓征集評選,選樹和宣傳“最美家庭”“十佳孝星”“道德模范戶”“守法模范戶”等先進事跡。組織發動“五老”志愿者參與法治宣傳教育、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社區矯正教育感化等工作,為推進基層社會治理貢獻力量。
目標指引方向,使命引領未來。推進“三治融合”,提升司法行政的群眾滿意度,需要付出更加艱苦的努力。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在習近平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舍我其誰的勇氣擔當,進一步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齊心協力、砥礪奮進,全力推進法治建設,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而努力奮斗。
作者系宿遷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江蘇法制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