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日前指出,實現從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的轉變,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需把握兩個關鍵詞:提質和增效。
第一個關鍵詞“提質”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提高農產品的質量,二是提高農業供給的質量。當前我國農業在提質方面存在幾點問題:從品種來看,多而不優,與真正優質化、多樣化、個性化、高端的農產品生產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從品牌來看,雜而不亮,盡管我國農產品品牌不少,但有影響力的品牌不多;從產業來看,大而不強,我國雖是農業大國,但農產品進口仍在不斷增加,農業貿易逆差不斷擴大。針對這些問題,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著力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大力推進農業生產標準化,把優質產出來。應積極加快標準的制修訂及推廣應用。建議推進規模經營主體按標準化生產,按良好規范生產,讓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規模經營主體成為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營銷的代言人。與此同時,還要抓好農業的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二是切實加強執法監督,把安全管出來。要推動相關法律法規的制修訂工作并嚴格執法,加強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追溯體系建設,并發揮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三是實行品牌化提升行動,把品牌樹起來。四是強化現代要素的集成運用,讓產業強起來。要突出抓新品種、抓新技術、抓新工藝、抓新設備,從而促進產業素質和產業發展質量的提升。
第二個關鍵詞“增效”同樣有兩層含義,即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與農業綜合效益的提高。面對農業資源透支,農業勞動生產率較低,產業鏈、價值鏈仍需延長拓展等問題,如何實現“增效”目標?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既要向降低生產成本要效益,還要向適度規模經營要效益;既要向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效益,還要向拓展農業功能要效益。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生態保護、觀光休閑、傳承文化、健康養生等功能的拓展,我國農業領域發展出了諸多新產業和新業態,如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康養產業、現代食品加工業、特色小鎮等等,可通過模式創新,積極發展新產業新業態,以此提升效益,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益青整理)
作者系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經濟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