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較快發展,城市作為經濟增長極的作用日益突出。與此同時,大城市的人口不斷膨脹,以及消費需求的不斷變化,特別是超大型城市和特大型城市的消費需求呈現新的趨勢,客觀上要求原來的城郊型農業轉型升級至都市型農業,這已成為大都市農業發展的一種新趨勢。
一、大城市發展催生都市型農業
都市型農業是伴隨著大都市發展而生成,并為大都市提供更加適合的供給服務。統計資料顯示,2016年我國超過1000萬人口的超大型城市已有13個,除去農村人口占較大比重的城市,還有9個超大型城市和特大型城市。這些城市分別是上海市、北京市、成都市、天津市、廣州市、哈爾濱市、蘇州市、深圳市、石家莊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城市人口結構變化的一個特征是,高學歷、高技能、高收入的人群比重不斷上升,隨之帶來的是恩格爾系數大幅下降,以及新的消費需求不斷產生,這要求農業供給不斷適應農業需求的變化,即大城市發展促生了都市型農業。
都市型農業不同于傳統城郊型農業。都市型農業是指產生于現代大都市及其城市化地區,以滿足現代城市生活的多種需求為主要目標,并與城市融為一體的農業生產類型。與都市型農業相比,城郊型農業是指產生于城市周邊地區,從一般農區中分化而成,以生產本地城市需要的鮮活農產品為目的和特征的農業生產類型。需要強調的是,都市型農業是在城郊型農業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城郊型農業向都市型農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取決于大都市的形成和發展,可以說,都市型農業是一定經濟發展階段的產物和結果。
我國經濟呈現較快的發展態勢,現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已成為全球的知名大都市,無論是人口規模、收入水平,還是消費能力和消費欲望均達到了較高水平。但是,與日本東京等國外大都市相比,我國大都市的供給能力還不能全面滿足消費需求,需要改進包括農業供給在內的供給能力和服務,實現大都市消費需求與供給之間更高程度的新平衡,這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基本思路和主要內容。
二、都市型農業的主要特征
都市型農業以滿足現代城市生活的多種需求為主要目標,其主要特征與城郊型農業顯著不同。
(一)主要特征
1.生成背景。都市型農業是在市場經濟和都市現代化發展至相當程度,為滿足現代都市生活的多層次和多方面需要而產生的多功能農業。
2.生長起點。都市型農業的生長起點是城郊型農業,即從城郊型農業發展和轉化而來,都市型農業的基礎是城郊型農業。
3.生產區域。都市型農業生產區域位于現代大都市及其城市化地區,有時與城市連成一體,都市型農業生產區域的邊界并不明顯。
4.產出形態。都市型農業不僅生產鮮活農產品,而且還具有多種形態的產出品,包括提供生態環境的公共產品、調節生活節奏的旅游服務等。
5.產業布局。都市型農業不僅要滿足城市人群的食品消費需求,而且要滿足都市其他方面的要求,如,因公共衛生和疫病防控要求而嚴格控制禽類養殖。
6.產業結構。都市型農業的產業結構特征既有傳統的第一產業結構,又有第一二產業融合結構,還有第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結構;既有縱向產業融合的特點,又有橫向產業融合的特點。
7.市場融合度。相對于城郊型農業,都市型農業多方面與城市需求相融合,包括生態環境保護、鄉村旅游、農業教育、文化遺產保護等。
(二)主要差異
城郊型農業與都市型農業特征對比,這兩種類型農業存在本質差異,了解和認識這些不同,有助于對都市型農業進行本質把握。
1.生成背景不同。相對于城郊型農業,都市型農業生成于市場經濟和都市現代化發展至較高的環境下,兩者生成的經濟發展階段和條件有顯著區別。
2.生長起點不同。城郊型農業的起點是傳統農區農業,而都市型農業的起點是城郊型農業。由此可見,城郊型農業是都市型農業的基礎。
3.生產區域不同。城郊型農業的生產區域是城區以外的郊區農村,具有明顯的城鄉邊界,而都市型農業的生產區域在城市之中。如,花園式城市就是典型的都市型農業。
4.產出形態不同。城郊型農業的主要產出品是食物形態,都市型農業的產出品不僅有食品,而且涵蓋提供生態環保、文化教育、鄉村旅游、歷史遺跡等多種形態的公共產品。
5.產業布局不同。城郊型農業的產業布局主要根據城市消費人群的食品需求確定;都市型農業則要考慮大都市的多種因素,選擇合適的農業產業布局。
6.產業結構不同。都市型農業的產業結構形式多于城郊型農業,更注重多種產業之間融合,更關注都市消費需求的變化,更注重將傳統農產品轉變為環保型日用消費品。
7.融合程度不同。城郊型農業與城市需求的融合程度較低,而都市型農業與城市需求的融合度較高,因為都市型農業反映了農業的多功能性,以滿足現代都市的不同需求。
三、兩種類型農業的理論基礎
由于都市型農業是在城郊型農業的基礎上生成,所以這兩種類型農業具有一定的共同理論淵源。同時,都市型農業又具有獨特的理論支撐,這由兩者不同的本質特征決定。
(一)城郊型農業的理論基礎
1826年,德國農業經濟學家約翰·馮·屠能出版了《孤立國同農業和國民經濟之關系》一書,首次系統闡述了農業區位理論的思想,奠定了農業區位理論的基礎。為了研究需要,屠能在德國梅克倫堡購置了特洛農場,詳細記錄了十多年的農業數據。在構建農業區位理論體系時,他采用了科學抽象法,設定了“孤立國”假想空間,得到了一種關于農業經營方式區位的理想模式。
農業生產方式的空間配置,一般在城市近處種植相對于其價格而言笨重而體積大的作物,或者是生產易于腐爛或必須在新鮮時消費的產品。隨著城市距離的增加,則種植相對于農產品的價格而言運費小的作物。在城市周圍,將形成在某一圈層以某一種農作物為主的同心圓結構。以城市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為自由式農業、林業、輪作式農業、谷草式農業、三圃式農業、畜牧業這樣的同心圓結構。
盡管屠能是在假想空間條件下,提出了農業經營區位的理想模式,但是對后來的農業產業結構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因為170多年前的歐洲城市人口規模較小,市場經濟發展程度遠不及現在,道路和通訊設施遠遠落后于現在的發達程度,當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一定程度符合屠能的假想空間,所以這無疑被人們所認可和接受。
屠能不僅論證了土地位置與地租的關系,而且為后人從事區域規劃和農業開發事業提供了理論基礎。如,20世紀90年代,在當時的保鮮技術不成熟的條件下,上海郊區的農業布局必然以距離城市中心的遠近為依據,以城市中心區為圓心,以各類農產品保鮮活的難易程度與運輸距離為半徑參照系,圍繞城市中心區,依次梯度分布,形成環狀的蔬菜區、瓜果生產區、家禽和水產養殖區、糧油生產區等。
(二)都市型農業需要新理論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主要來自于大都市。大都市作為經濟發展的增長極,改變了原有城郊型農業發展模式,屠能設定的假想空間,已被現代城市發展的現實狀況所取代。現代都市發展要求產生與此相適應的都市型農業,從城郊型農業轉型為都市型農業,已成為部分超大型和特大型城市周邊農業的發展趨勢。
都市型農業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已經不再局限于農產品原料供應,而是需要滿足大都市的多方面要求。如,為了改善大都市的生態環境,保證大都市人口的身體健康,都市型農業需要承擔環境保護的功能。又如,大都市人口密度很高,都市農村可以承擔緩解人口壓力(主要是老年人)的功能。再如,大都市人們的工作節奏呈現高度緊張狀態,這容易導致亞健康和埋下致病隱患,都市型農業可以發揮休閑旅游的功能。體現都市型農業發展的本質要求,就是以農業多功能性為主的相關理論。
農業多功能性,是指農業在生產過程中,創造出農作物以外的各種有形和無形的價值。第一,環境保護功能。它包括農業景觀和生態環境問題,其中具有水土保持、補充地下水、維持生物多樣性、緩解氣候變化、防止沙漠化、減少空氣和水污染等功能。第二,社會調節功能。農業不僅為農村居民提供謀生手段和就業機會,減少農村剩余勞動力盲目向大都市流動,有助于保持社會穩定。同時,大都市周邊農村人口密度較低,有助于城市老年人居住,緩解大都市人口擁擠壓力。第三,文化教育功能。這是指農業具有形成和保持農村獨特文化和歷史的功能。由于農村地區和農業生產與部分歷史遺跡關聯密切,農業對形成和保持特定的傳統文化、維護文化的多樣性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歷史文化和農業知識教育。第四,休閑娛樂功能。現代都市生活節奏快,人們需要精神放松和娛樂休閑,農村田園風光是大自然賜予的產物,也是綠色、健康、開放、經濟的調節方式。
四、城郊型農業向都市型農業轉型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特別是超大型和特大型城市消費需求升級,由城郊型農業向都市型農業轉型已成為大趨勢。如何把握上述兩種類型農業的轉型條件,是推進都市型農業發展的關鍵。
(一)消費需求升級是前提條件
城郊型農業向都市型農業轉型的前提,主要取決于超大型和特大型城市消費需求的重大變化。有的學者指出,溫飽型城市經濟社會生活對應的城郊型農業,小康型和現代城市的經濟社會生活對應的才是都市型農業。具體來說,就是在這些大城市消費者中,高端消費者人數是否達到相當規模,他們的收入是否較高,以及他們的消費欲望是否提升。以北京為例,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72.9萬人,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2530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275元。招商銀行針對國內大型城市高收入群體調查發現,北京的高收入者比例最高,占城區總人口的8%。國家統計局公報顯示,2016年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0.1%,比2012年下降2.9個百分點,接近聯合國劃分的20%至30%的富足標準。由此推斷,我國大都市中較高收入人群的居民恩格爾系數不足20%。有關調查表明,在我國大都市高收入人群中,不少人已不滿足現有消費品供給,追求更高水準的物質享受和精神享受。顯而易見,都市人群的消費需求升級是重要條件。
(二)規劃布局調整是關鍵因素
即使大都市的消費升級具備了條件,城郊型農業也不會自動轉變為都市型農業。只有將潛在的轉型要求變為人們的認識和實踐,才能完成城郊型農業向都市型農業的轉型升級。
由于都市型農業是在城郊型農業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但是兩者存在本質差異。第一,城郊型農業的產業格局,是由自里向外不同生產方式的層圈所組成,這符合屠能設想的理論。但是,都市型農業的產業格局,是由新的產業園區和生產企業組成,呈現出片狀或塊狀。第二,都市型農業的特征之一,其城區與郊區的融合程度遠大于城郊型農業,有時城區與郊區之間的區分不再顯著。第三,城郊型農業的第一、二、三產業融合程度不高,而都市型農業的第一、二、三產業融合度較高,不僅有縱向產業鏈,而且還有不同產業之間的橫向融合。第四,都市型農業的消費品中,以原料形式的飲食消費比重大幅下降。因為存在上述差異,在城郊型農業向都市型農業轉型過程中,需要對原來農業布局進行重新規劃和調整。
(三)基礎設施建設是重要抓手
在城郊型農業向都市型農業轉型過程中,基礎設施建設是重要的環節。第一,郊區公路建設。通過道路建設,加快城鄉發展一體化進程,密切城鄉經濟社會的內在聯系。同時,降低農產品的運輸成本,為農業轉型升級創造條件。第二,衛星城建設。大都市周邊的衛星城建設,實施都市型農業規劃和布局,為城鄉融合、產業融合提供物質基礎和空間節點。第三,產業園區建設。包括農產品深加工,不僅有傳統的食品加工,更多的是向高端保健品和純天然日用品轉型,重要特征是高科技含量大大提高,特別是生物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拓寬了農產品用途,也提升了農產品附加值。
(四)各大產業融合是主要措施
都市型農業的顯著特征是配合大都市經濟社會發展,滿足大都市消費者的需求,即體現農業多功能性。其中,主要途徑是加快第一、二、三產業融合。從產業融合來看,在保持傳統食品加工的同時,更加注重先進科學技術的應用,向高端保健品和純天然日用品轉型;在保持傳統“農家樂”旅游的同時,開發多種集歷史、文化、教育和娛樂為一體,特別是適合青少年和兒童需要的主題園區;不僅要有深加工形式的縱向產業連接,還要有并存形式的橫向產業融合,全面體現農業多種機能。從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保護來看,要更好地開發利用植物,形成植物生態保護的新產業,降低污染物保證空氣質量,推進大都市可持續發展。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城鄉發展一體化智庫秘書長、研究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北京農村經濟2018第一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