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顧媛:為傳統鄉村注入青春活力

[ 作者:顧媛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4-18 錄入:王惠敏 ]

過去幾十年,農村中的青壯勞動力紛紛進入城市工作、生活,留在農村的多是老人與兒童。但是,隨著一系列富農、惠農、助農政策的鋪開,這樣的情況正在逐漸發生轉變。據調查顯示,近年來我國外出農民工增速持續回落,各類返鄉創業創新人員現在已經達到700萬左右,其中不乏優秀大學畢業生。

比如浙江省實施的“農創客”計劃累計支持2000多名大學生到農村創業,有癡迷葡萄的“女海歸”劉佳,有從牙醫轉行種植臺灣特色水果的張樂,有打造網上商城把新鮮蔬菜送上G20峰會的朱峰峰,有應用農業物聯網技術生產每斤售價高達4萬元的西紅花的呂曉芳等等。

農業要強,農村要美,農民要富,需要這些有知識、有能力、有素質的青年回歸鄉土。他們的知識會在農村這片熱土閃耀光芒,他們的能力會在農村這片熱土得以展現,他們的素質會在農村這片熱土繼續提升。有了這樣一群人,鄉村振興之路會越發寬廣,建設美麗鄉村的康莊大道會越發平坦,扶貧發力會越發精準有效,農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也會越來越強。

人才是鄉村振興的第一資源。鄉村振興既要留得住綠水青山,還要留得住青年人才。農村能夠吸引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已是大趨勢,如何留住這些人才也成了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留住人才,產業興旺是基礎。產業興,才能人氣旺。要緊緊圍繞促進產業發展,引導和推動多種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調動各方積極性、創造性,形成現代農業體系,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保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旺盛活力。新農民、新產業、新業態需要新動能。在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的利好形勢下,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也要跟上前進的步伐。統籌推進城鄉資源要素平等交換,推動水電路氣房訊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不斷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讓美好富裕的鄉村成為優秀年輕人展示自我、提升能力、實現理想的大舞臺,讓“農民”不再是一種身份而是一種與工人、教師沒有差別的職業,提升年輕人投身農村事業的自豪感與使命感。這樣的農村才能留得住人!

留住人才,政策支持是保障。近年來,國家對返鄉創業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國務院辦公廳先后印發《關于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意見》《關于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意見》,推動返鄉創業大潮。同時,各地也出臺各類政策為返鄉創業人員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破解人才瓶頸制約,要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暢通智力、技術、管理下鄉通道。要留住人才,就要給予他們資金、技術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減少返鄉創業的阻力;要留住人才,就要使現有的利好政策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提高返鄉創業的成功率;要留住人才,就要懂才、愛才、惜才,“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讓合適的人才在合適的領域發光出彩;要留住人才,就要完善相關保障制度和保險機制,讓人才“吃飽飯、穿暖衣”,再卯足勁兒擼起袖子加油干!

留住人才,教育培訓是關鍵。為農業農村插上科技的翅膀,人才與技術這兩個要素缺一不可。返鄉創業的年輕人中,有些人并沒有農業方面的專業知識或技能,這就需要相關機構提供“知識輸出”——圍繞鄉村振興,立足產業發展,對返鄉創業的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培訓。抓住“人”這個核心,分類型遴選、分產業施策、分層級推進,將返鄉創業的年輕人打造成為“一懂兩愛”的新型職業農民;抓住“新”這個根本,采取“一點兩線、全程分段”的培育新模式,依托信息化的新手段、新平臺,助力返鄉創業青年“充電升級”;抓住“創”這個關鍵,開展創業培植,建立創業孵化基地,對接創業扶持項目,引導新型職業農民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對接農技推廣、農業科研單位、涉農院校等加強后續跟蹤指導和服務,為返鄉創業青年提供技術與平臺的支撐。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日前在博鰲亞洲論壇農業分論壇上發言時指出,“戲好要靠唱戲人,沒有人,鄉村振興就是一句空話。”只有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活力,引導、激勵與支持青年人在農村廣闊天地施展才華、大顯身手,才能助力鄉村振興這臺大戲唱得精彩、響亮!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業新聞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一本一本久久久精品综合不卡 | 制服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视频欧美日韩一区 |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首页 | 亚洲AV秘片一区二区三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