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溫鐵軍:咱們學袁家村學什么

[ 作者:溫鐵軍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9-01-03 錄入:王惠敏 ]

袁家村何以成為袁家村? 

來之前我滿腦子都是疑惑,我的團隊先來到,大概做了四五天的研究,我們還想留幾天再研究研究,因為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但是調查以后更感到沒有發言權,因為我們還沒有搞清楚何以袁家村就成了?

中國的經濟正在進入冬天,很多企業排著隊去工商局注銷。現在的公司平均生命周期,特別是中小企業,只有兩年多,各地正在辦的開發區大多處在非常不景氣的狀況。然而現在很多中小企業無法注銷,要關門破產而不得,因為企業注銷銀行就不會貸款,大量的企業就又轉化為銀行不良資產,整個GDP的下滑速度會更快。在經濟寒冬的蕭瑟籠罩之下,袁家村這里竟然生意興隆。從這種反差極大的現象深入研究下去,2007年到2018年,餐飲業、民宿業、農家樂這些小型經濟體,在袁家村的體制之下,有10到11年的運行歷史,如果說一般的中小企業是2.7年,那經濟冬天到來的時候,那不抗凍的先著涼生病是必然。那為什么在袁家村的小企業甚至是作坊、夫妻店,能夠長期生存?

有人說是因為農村的地價便宜,那很多地方是零地租零地價的招商引資,為什么發展不起來?現在經濟冬天已經來臨,寒潮一個接著一個,大量的中小企業處于關閉的狀態,為什么袁家村能夠維持相對的繁榮,而且大部分的企業沒有倒閉,甚至能維持十年以上的生命周期,這個是值得我們考慮和討論的地方。

第二,袁家村外來人口十倍于本村人,3000多的外來人,本村人不到300,且商鋪有一千多家,外來城市人開辦的占總量的70%。城鄉之間不是對立互斥的關系,而是城市主動融入鄉村。很多地方鼓勵市民下鄉、鄉賢返鄉、產業興鄉,但是不成功。難道初始的時候袁家村本地人看著城里人創業賺錢就沒有排斥性?這里的老百姓真的和其他地方不一樣嗎?很多下鄉的中小企業,往往感到難以和農民打交道,認為農村屬于非正規體制,雖然你有法律,可以去告違反法律的村民,但是常常無從下手。總之,袁家村發生的城鄉融合,特別是高比例的外來戶,聚居于此,本村原來的62戶家家辦農家樂,農家樂是本村業務。這是第二個值得我們關注的現象。據說陜西省要推行袁家村模式,但是沒有幾家成功,為什么?咱們學袁家學什么?

“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老陜,高唱秦腔!”我學會了這幾句話,我就變成了老陜了,那大家都在學唱秦腔,為什么唱不出袁家哪個味兒?袁家現在開始對外輸出袁家的管理服務和管理發展團隊,用袁家的真實經驗,來推廣袁家的模式,而不是由政府來推廣,這二者之間是什么差別?我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問題,比如說辦旅游就能辦起來嗎?袁家村的原始核心產業是什么?62戶的主產業是農家樂,62戶以股權的形式參與了其他的餐飲、休閑旅游等,但這只是財產關系,而不是直接經營。所有的這些其他業態,全部是以外來的經營戶為主體,這個業態怎么回事?今天很多人都在講業態創新,但是業態如何創新?問題不斷追問下去,所以這次我帶了一個團隊來做調查研究,教授來了三個,還有副教授、講師,這么多人來,來接這個地氣,來學習來了解。

袁家村成功要點 

到現在為止學了什么?第一點,袁家推進的和2018年中央所講的農業供給側改革核心精神是一致,中央提出農業結構性過剩,以往的增長方式是粗放的數量型增長。中央現在要求一二三產融合加綠色方式。剛才郭書記說的袁家村的模式是三產帶一產,已經做到了三產融合,在食品中的業戶,各個不同村落的農民,提出農民捍衛食品安全,以三產帶一產,帶動綠色生產,這和我們以往地方政府推廣的大規模產業化思路之間有差別。誰在貫徹中央一號文件?是村民,是袁家村這種基層干部和農民結合,推出的三產帶一產,三產融合的綠色生產方式。

我呼吁從禮泉縣到咸陽市到陜西省,把袁家村的經驗總結到貫徹中央一號文件上的“陜西模式”上,這樣就呼應了中央的一號文件,在改變粗放數量型增長推出質量效應型增長。這一點,全國都需要典型,這個典型只有袁家村一個還不夠。

第二個,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農業供給側改革,另一個重要的指導思想是市民下鄉與農民聯合創業。袁家村百分之七十是下鄉市民,外來人口十倍于本村,市民下鄉與農民聯合必有各種各樣的矛盾沖突,怎樣化解,怎么城鄉融合?鼓勵市民下鄉,市民相當于中小企業,跟農民結合發展,市民怎么下鄉?

在中央去年召開農工會之前,武漢市推出“市民下鄉黃金二十條”,鼓勵市民下鄉和農民結合。袁家村的很多民宿都是典型的市民文化和品味,雖然用的是農村材料,但體現的是市民品味。怎么才是城鄉融合,才是十九大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的城鄉融合?現在很多干部還在強調農民的農業,難道市民不能搞農業嗎?新型經營主體是什么?為什么中央在表彰新農民呢?誰是新農民呢?大量的市民下鄉變成新農民,同時新農民進城變成新市民了。本來城鄉融合是正常的,過去的二元結構阻斷了城鄉之間的交流,但現在我們看到的典型,難道不是城鄉融合,難道不是市民下鄉與農民結合創業嗎?這正好體現了中央精神。

另一方面,從袁家村現在的財產關系來看,真正做到了平衡,如何?中央在十九大提出新時代基本矛盾是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不平衡的背后是財產的不平衡,是貧富差別,所以中央在2015年提出要在2020年完全消除貧困,達到全面小康。袁家村通過獨特的財產制度安排,讓所有的村民都成為了股民,這一點,和總書記批復的“三變”是一致的,把村民變股東,在財產關系上有處置權。

同時袁家村的項目進城是一個新業態,農村的餐飲業,帶有鄉土餐飲文化體驗的食品消費進城,鄉村產業向城市演變的過程帶動的是什么呢?帶動的是大家一起入股,這種財產關系形成的結果是弱化貧富差別,減少不平衡和不充分,所以我們看財產關系,它帶來的是一個新的業態發展的方式,農民可以以這種合作社的財產關系組合,進入到城市,變成城市的新業態。

我不多總結了,我們來是當學生,向袁家村的鄉親們,袁家的干部們去學,我們學的還不夠,先點到為止的說幾句。

(本文根據2018年全國合作社大會溫鐵軍講話整理而成,略有刪改)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國仁鄉建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无线乱码2020 |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 | 午夜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二区 | 正在播放酒店精品少妇约 | 亚洲制服丝袜自拍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