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歲末年初,基本個人的觀察,想對2018年農村電商的變化做一個回顧性觀察,借若干熱點問題來作分析。
一、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央一號文件要求農村電商聚焦農產品上行。以鄉村振興為主題的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是按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來部署的,重點安排近幾年的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工作。文件第三大部分用183個字對農村電商發展進行了重點部署,主要聚集于農產品上行問題,提出了“加強農產品產后分級、包裝、營銷”“建設現代化農產品冷鏈倉儲物流體系”等一系列舉措?;仡?018年的農村電商,農產品上行的共識進一步凝聚,而力度也明顯加大,特別是大型電商平臺。
二、一年一度的國家扶貧日論壇繼續舉行,消費扶貧的認知度不斷上升。從目前的實踐總結來看,發展消費扶貧有利于貧困戶的穩定增收,有利于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的長期培養,有利于動員社會力量的便捷參與,越來越受到各方關注。特別是一批大型國企、互聯網平臺和專業網站的參與,讓消費扶貧得到大力推動,平臺營銷、定向采購、社會眾籌等新穎方式也不斷出現,為電商扶貧的創新發展帶來活力。到
2018年12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公開印發《關于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指導意見》,正式上升為國家重點部署。
三、社交媒體開始賣貨,農村電商創業迎來新的風口。就在傳統電商平臺甚至是微商平臺上的創業者感嘆流量獲得更加困難之際,用戶迅速增加的社交媒體平臺終于開始了流量變現行為,今日頭條、拌音、快手均推出了自己的三農類扶持計劃,通過培養內容創業者,拉通內容供應與產品銷售的渠道,讓他們眾多的粉絲成為現實的農特產品消費者;微博也再次推出三農類中小V扶持計劃。典型的像頭條號上的“巧婦9妹”,通過直播鄉村生活和勞作場景,贏得大量粉絲,銷售水果三百多萬元。
四、阿里巴巴投資匯通達,農村電商向供應鏈競爭時代轉移。4月中旬阿里巴巴集團向五星控股集團旗下匯通達公司投資45億人民幣,為農村市場提供包括品牌專供、下單平臺、新零售系統、阿里云平臺、物流系統解決方案等一系列服務。京東新通路計劃也將原來面向京東便利店的“線上店鋪”系統在全部京東掌柜寶用戶中推廣,不僅把眾多線下夫妻老婆店“搬到”線上,給其供貨,現在進一步要支持他們網上同步開通小店。農村電商的實踐已經證明,無論是上行還是下行,只在銷售端的簡單改造并不能適應農村實際,還必須“手”伸得更長一些。
五、拼多多在爭議中上市,社交電商進一步加大農產品銷售力度。在拼多多上市之際,網上出現多篇冠以“拼夕夕”之名的諷刺揶揄文章,顯然其上市引來了傳統電商的“友邦驚詫論”。但吹捧也好,批評也好,拼多多還是如期上市,特別是其上市后宣布的品牌電商和三農扶貧計劃還是引起了市場的積極反應,引發股票上漲。而拼多多的身影并不孤單,有贊、云集等社交電商也都風頭正勁,楚楚推、每日一淘等新興社交電商也欣欣向榮,都在收獲著社交紅利,也都不約而同地將目光役向了農產品。
六、騰訊也開始介入農業,農村電商的產業鏈被攪動。騰訊去養鵝,聽上去像風馬牛不相及,但卻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不僅僅如此,阿里巴巴、京東也都先后宣布“養豬”了,不是真的動手在養,而是基于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推出了養豬軟件及系統解決方案,試圖以互聯網前沿科技改造落后的農業。農村電商難,不僅僅是基礎設施落后、人才匱乏,更重要的是源頭的農業生產落后,電商及互聯網巨頭的介入,推動互聯網+農業,有一定的發展想象空間。
七、新零售競爭愈演愈烈,農產品上行面臨新變局。到2018年,“O2O”這個曾經紅極一時的概念已經快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三年的光景就被淘汰,而新零售卻在2018年進入白熱化競爭,有基于技術的無人零售派,有基于餐飲與
生鮮配送融合的新物種派,還有掃樓入社區的智能終端派,但其中一個重要的銷售品類就是生鮮農產品,盒馬鮮生算是典型代表。新零售對于生鮮的鐘情,既有毛利率高、復購率高等因素在內,更有純線上生鮮模式實踐失利的影響在內。當然,新零售目前銷售的農產品還是比較高大上的,短期與普通農民無關,甚至也與普通農村電商創業者無關,但其卻帶來啟示,生鮮電商真正的出路在哪里?
八、社區團購風起云涌,農特微商轉場開玩。2018年也才忽然發現,農特微商也似乎不是太熱了,新興出現的社區團購則大有“忽如一夜春風來”之勢,到處都有新社區團購創業企業出現,也時常傳來風投介入的聲音。社區團購的高頻采購商品當然非農產品莫屬,畢竟民以食為天。其火爆得益于便捷的社交工具,也得益于共同的生活場景,可能一個微信群就能團出一個爆款。于是,一批曾經的微商創業者相繼涌入這一領域。但社區團購面臨的問題同樣不可忽視,其在農產品供應鏈方面依然是脆弱的,源頭的生產端還需要進一步的利益鏈接。
(二〇一九年一月十二日夜初草,一月十四日夜校訂)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