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農業也要適應這一趨勢變化,盡快實現高質量發展。
如何促進農村綠色、高質量發展發展?提升品牌建設?怎么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今年兩會上代表委員們就質量興農相關話題進行了熱議。
保護綠色可持續的產地環境
生態、綠色是高質量農業的重要內涵。
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丹東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員王作英說,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有的經營者為了追求生產利益的最大化,主要依賴化學農藥方法進行防控,造成了農副產品及土壤中農藥殘留量超標。她建議,加大專項資金支持力度,支持生物農藥研發及其生產經營開發和使用,使農業生產走綠色防控的道路,從而來提高農產品質量,助力農業生產綠色發展。
河北省樂亭縣燕化永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在包裝剛剛下線的生物農藥產品
綠色發展離不開健康的土壤。全國人大代表、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生態環境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劉銳認為,農用地土壤質量調查與監測工作,對查明土壤質量現狀,明確污染土壤范圍、成因、變化趨勢,開展污染土壤修復,調整農業種植結構,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保護生態環境安全等,具有基礎性、先導性的重要作用。
“西部地區大多是生態環境的屏障區,同時也是生態環境的脆弱區,所以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將面臨加快發展和保護環境雙重任務,如果不能認真貫徹落實好綠色發展理念,處理好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就可能帶來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痹颇鲜〉潞曛菡f主席黃麗云強調要強化綠色發展措施,大力推行綠色農業生產方式,切實加強農業綠色防控,加大農業面源污染等問題的治理。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太和縣國家農業科技創新基地黨支部書記徐淙祥表示,要促進農業增長的動力,由主要依靠土地、農資消耗,向更加依賴科技轉型升級。他建議,制定相關政策,提高生態、綠色、高效農業的補償標準,有條件的地方,建立生態、綠色、高效農業扶貧長效機制,確保脫貧致富,永不返貧。
如何建立健全促進農業綠色發展的長效機制,提升農村環境監管能力和農村居民生態環境保護參與度?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民建中央副主席吳曉青認為,當前還要著力抓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置利用、秸稈綜合利用、廢舊地膜污染治理、農村污水垃圾集中處理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加快構建農業農村環境保護制度體系,加強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和典型技術模式集成推廣。認真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改善重大任務,加快解決農業農村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做到“不欠新賬、多還舊賬”,切實增強廣大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農產品品牌建設正當其時
農業強不強,關鍵看品牌。當前,面對消費結構不斷升級、現代農業亟須提質增效的局面,大力推進農產品品牌建設正當其時。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獸藥飼料監察所副所長張莉在調研中發現,由于地區差異、城鄉差距、消費意識和消費水平參差不齊等原因,很多綠色優質品牌存在宣傳力度不足,品牌保護意識不強,信息公開透明度不高等問題。
她建議,充分發揮綠色優質品牌優勢、產地優勢和產品特色,提升市場競爭力。著力構建市場營銷平臺,組織生產經營單位參加國家綠色食品博覽會、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等多形式展會和促銷活動,宣傳推介產品形象,促進廠商合作、產銷對接。同時,鼓勵和指導有條件的綠色優質生產經營單位發展專業網絡營銷。
“許多地方抓‘產’辦法多,路子熟,生產問題基本解決了,但是盡管種出了好產品,缺銷路,賣不出去,在市場渠道和產品流通上不通暢,不僅影響農民的‘錢袋子’,也會影響城里人的‘菜籃子’?!比珖舜蟠怼⒑孟肽憬】凳称饭煞萦邢薰军h委書記、董事長石聚彬說,由于農產品品牌保護意識淡薄,市場秩序有待提高,“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發展出現脫節,導致農副產品滯銷現象時有發生。
“要打造一縣一品特色區塊鏈的典范,破解無品牌銷售難的矛盾。”石聚彬建議,各級政府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由龍頭企業參與,鼓勵、支持聯合體本著“互聯共融、數據分享”指導方針,在縣域核心區建設“咱家特產區塊鏈”新零售模式典范,將品牌賦能,通過大數據整合將消費者需求告訴農民,推動精準種植、實現農產品品牌推廣新模式。
“我國茶園遼闊,茶產業的發展就需要一批帶動能力強的龍頭茶企,通過龍頭企業引領建設運行高效的茶業產業鏈,助力鄉村振興?!比珖舜蟠?、河南省信陽市文新茶葉有限責任公司黨總支書記劉文新今年上會帶來了打造“茶葉國家隊”的建議。他呼吁,在全國名優茶產地、各大名茶產區中選擇一批產業基礎好、帶動能力強的龍頭茶葉企業組建“中國茶葉國家隊”,打造一批國內外有影響力的茶葉知名品牌”。
質量安全是“產出來”,也是“管出來”的
當前,農業經濟告別了短缺時代,從求“吃飽”向求“吃好”轉變,人們對農產品的質量要求日益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已成為公眾最關心、最敏感、反映最強烈的首要問題。代表委員們紛紛表示,農產品質量安全是“產出來”,也是“管出來”的,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要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監管能力,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及預警。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樂安鎮青峰村黨支部書記肖又香認為,要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全面啟動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藥監管追溯平臺建設。但縣級財力有限,需要國家給予資金支持。
“作為一名農村基層工作者,深感加強食用農產品從種植環節到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前的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尤為重要?!比珖舜蟠?、江蘇省靖江市新橋鎮德勝中心村黨委書記楊恒俊說,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大都局限于農業投入品的管理,而在農產品的收、儲、運環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很少,甚至處于失控狀態,農產品質量安全隱患依然存在。他建議農產品“三前”的監管工作需要有明確劃分,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確保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的有效對接,還要充分發揮全社會的力量,齊心協力抓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
“要約束農業生產各個環節的行為。在生產資料方面,實施耕地休耕制度和發展精準滴灌農業;在生產方式方面,構建循環型農業生產體系,把經濟效益、社會利益和生態效益統一起來?!比珖舜蟠?、江蘇萬順機電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善紅表示,不斷將先進的科學生產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提升農產品質量,降低農業生產成本。
代表委員們認為,農村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生態宜居、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必須加大對農業生產過程的監督、監管、檢查和正確引導力度,采用最嚴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不斷提升農業質量效益競爭力,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升級。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