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鄉鎮文化站是國家最基層的文化事業機構,是密切聯系廣大農村、活躍農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紐帶,是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弘揚先進文化的前哨陣地。鄉鎮文化站肩負著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示范和導向作用,是推進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橋梁與樞紐,更是實施"志智雙扶"重要平臺和抓手。鄉鎮文化站要積極宣傳“志智雙扶”重要性,充分發揮圖書閱覽室作用,開放網絡提供電子閱讀功能,實施“免費送書上門”,豐富精神文化生活,開展“志智雙扶”論壇,組織文化志愿服務,促進“志智雙扶”,提升“志智雙扶”實效。
關鍵詞:鄉鎮文化站 扶貧 扶志 扶智
鄉鎮文化站是國家最基層的文化事業機構,是集群眾文化、娛樂、體育、健身和農業科技普及為一體的農村文化中心,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窗口,是密切聯系廣大農村、活躍農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紐帶,是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弘揚先進文化的前哨陣地。鄉鎮文化站肩負著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示范和導向作用,是推進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橋梁與樞紐, 更是實施“志智雙扶”重要平臺和抓手。
1.積極宣傳“志智雙扶”重要性
2017年5月,文化部發布《“十三五”時期文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指出不僅要全面提升貧困地區文化建設水平,更要發揮文化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鄉鎮文化站要充分利用廣播、板報、宣傳櫥窗、有線電視等文化宣傳陣地,積極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實施“志智雙扶”重要指示精神:“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和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扶貧要同扶志、扶智相結合”重要舉措以及實施“志智雙扶”的作法和成績,提高認識,引導廣大扶貧工作者和貧困群眾積極投入到扶貧工作中,力爭打贏脫貧攻堅戰。
2.發揮圖書閱覽室作用
要讓“口袋”鼓,先讓“腦袋”富。要想“腦袋”富,首先要讀書。鄉鎮文化站是村民讀書理想場所,是為貧困群眾脫貧提供精神動力與智力支持的動力源庫。實施“志智雙扶”,讓更多貧困群眾思想文化素質與種養植等技術水平“高”起來,精神上真正“富”起來,離不開讀書學習。鄉鎮文化站要充分發揮圖書資源,為脫貧群眾準備豐富的精神食糧,讓他們通過讀書學習,提高脫貧致富信心,樹立“要脫貧、敢脫貧、能脫貧”志氣,全面提升脫貧水平和能力,真正走向脫貧致富路。
3.開放網絡提供電子閱讀功能
計算機的出現,改變了人們信息的交流和溝通方式,也改變了人類的思維模式。身處在一個網絡資源共享的時代,鄉鎮文化站要充分運用網絡資源,建設WIFI信號終端,開放電子閱覽室,方便群眾上網讀書、查閱資料,學習脫貧致富技能,收集脫貧致富案例,積累脫貧致富經驗,為全面脫貧致富奠定基礎。
4.實施“免費送書上門”
書飛網、青番茄、文迪網和知閱網為代表的網絡實體圖書館,?在“免費送書上門”服務上已經走在了公共圖書館的前面,這也是文化扶貧的有力抓手。鄉鎮文化站要提供更加簡便、快捷、高質量“免費送書上門”服務,助力文化扶貧。要引入志愿者服務,利用貧困村、貧困戶的學生上學、放學為貧困群眾送書上門,吸引更多“想脫貧、要脫貧”的讀者學習。要動員各種社會力量合作來實現“免費送書上門”,方便貧困村、貧困戶群眾讀書提素質,學習提技能。“免費送書上門”是鄉鎮文化站充分運用圖書資源,對沒有到、不能到文化站圖書室的讀者提供主動服務的一種創新服務模式,也是鄉鎮文化站實施“志智雙扶”的有效模式。
5.豐富精神文化生活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扶貧精神,實施文化扶貧,豐富和活躍農村群眾文化生活,讓基層百姓共享文化成果是鄉鎮文化站重要職責。鄉鎮文化站可組織送戲下鄉、進村放電影等文化惠民演出活動。聯系文藝演出團體和電影放映隊分別深入貧困村,和貧困群眾較多的村,實施文化扶貧交流活動,向村民宣傳“志智雙扶”的主題,使得村民們在觀看節目的同時受到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扶貧專題教育,“送戲下鄉”“進村放映”活動的開展,不僅為廣大群眾送上了一頓豐富的“文化大餐”,助力“志智雙扶”,更為鄉村文化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營造了良好態勢,促進了鄉村振興。
6.開展“志智雙扶”論壇
鄉鎮文化站可利用其平臺,組織開展“志智雙扶”論壇,統一思想認識,探討脫貧致富方法,總結脫貧致富經驗。召開論壇,可聘請鄉鎮領導講解“志智雙扶”意義和重要性,提高“扶貧先扶志”認識,凝聚共識,增強脫貧信心;聘請農技專家,講解科學種養殖技術,增強脫貧能力;組織脫貧致富經驗交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營造脫貧致富氛圍,開展比學趕幫爭脫貧活動。
7.組織文化志愿服務
鄉鎮文化站要主動和上級文化部門聯系,在實施“志智雙扶”過程中,請求上級文化部門組織文化志愿者服務活動。組織寫作、攝影、繪畫、書法采風,開展文化扶貧。如:文化志愿者農村行、藝術院團走基層、“陽光工程”基層文化志愿服務等,豐富貧困村、貧困群眾文化生活。組織志愿服務寫作報道扶貧工作開展情況及進展和取得的成績,舉辦扶貧寫作、攝影、繪畫、書法展,拓寬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文化視野,提升文化欣賞能力,增強脫貧致富信心。通過組織文化志愿服務,推動文化資源向貧困地區傾斜,推動貧困地區文化志愿服務工作蓬勃開展,促進“志智雙扶”,提升“志智雙扶”實效。
實施“志智雙扶”,是鄉鎮文化站在扶貧工作中一重要工作重點,要充分發揮其在脫貧攻堅過程中的“扶志”“扶智”作用,做到既扶物質,更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開展送文化下鄉、建農家書屋、實施文化幫扶項目,將一件件惠民實事,打通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滿足群眾求知、求富、求樂需求,使更多貧困群眾正在從“要我脫貧”轉變為“我要脫貧”,想方設法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扎扎實實鞏固扶貧成果,竭盡全力推動貧困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力爭打贏脫貧攻堅戰。
作者簡介:
楊可平,男,1962年生,大學文化,政工師。常年在鄉鎮工作,有豐富的農村工作經驗和扶貧實踐,多篇論文在陜西老年大學、福建老年大學網站和中國鄉村發現網、楓葉教育網發表。
陳迎梅,女,1974年生,政工師,姥橋鎮文化站站長,姥橋社區扶貧隊長,在“志智雙扶”工作中積累一定實踐經驗,且取得一定成績,受到貧困群體和鄉鎮領導一致好評。2018年,撰寫“基于鄉鎮文化站開展文化服務活動視角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研究”論文參加安徽省社科聯第十三屆學術年會交流。2019年,參加“環巢湖紅色文化傳承與弘揚學術研討會”,撰寫“環巢湖紅色文化傳承研究”論文入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傅永曙,男,1954年生。喜愛研究,善于鉆研,多篇研究論文在刊物和網站發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