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張天佐:中國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已進入黃金期

[ 作者:張天佐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0-12-31 錄入:曹倩 ]

——在全國生產托管交流活動上的講話

各位嘉賓、同仁:

這次交流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特別是關于健全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的要求,加快推動以生產托管為主的農業社會化服務。今年10月份,我們在山西召開了全國生產托管工作推進會,會議凝聚了思想共識,加深了對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發展生產托管重要性的認識,明確了工作方向和重點,堅定了發展的信心。12月1日,我們在北京農展館召開了2020農業服務業發展論壇,大家交流經驗做法,取得很好的成效。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生產托管交流活動,這是一次片區活動,主要是交流東北地區推動農業生產托管的模式和經驗,供大家參考借鑒。我講三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生產托管的重要意義

農業生產托管是農戶等經營主體在不流轉土地經營權的條件下,將農業生產中的耕、種、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業環節委托給農業生產性服務組織完成的農業經營方式。當前,生產托管發展迅猛,預計2020年底,全國托管服務面積超過16億畝次,糧食作物超過9億畝次,服務小農戶超過7000萬戶。實踐表明,農業生產托管作為社會化服務主要服務方式和經營方式,具有廣闊前景和旺盛的生命力,已經成為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重要路徑。

一是有利于引領普通農戶參與農業現代化進程。大國小農是我國的基本國情,農戶家庭經營是基本經營制度,小農戶經營耕地還占近七成。世界各國農業發展的經驗看,農業現代化是以家庭經營為基本單元,核心是要通過社會化服務實現農業生產的專業化、標準化、集約化和規模化。現階段,推動實現農業現代化可以通過土地流轉,發展土地規模經營,實現現代化,更重要的是大多數地區需要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在不改變經營權的情況下,把小農戶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劃算的環節交給服務組織來完成,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通過服務的規模化實現農業的現代化。從實踐看,農業社會化服務推進的過程,就是推廣應用先進農業技術裝備的過程,是改善資源要素投入結構和質量的過程,是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的過程,也是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的過程。

二是有力促進了農業節本增效農民增收。據統計,2016年-2019年水稻、小麥、玉米平均凈利潤出現“四連負”,2019年小麥畝均虧損32.3元,農民種糧積極性下降。通過開展農業生產托管社會化服務,服務組織可以集中采購生資,降低物化成本;采用先進農作技術、統一機械作業,降低作業成本;采用新品種、實行標準化生產,提高農產品產量和品質,實現農業節本增效、農民增收,提高了農民種糧積極性,破解了當前土地流轉的地租難題,避免農地“非糧化”“非農化”,為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據統計,試點地區糧食全程托管畝均增產10-20%,如,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托管小麥畝均增產85公斤,增幅達22.6%;陜西省臨渭區玉米畝均增產60公斤,增幅17%;湖南省桃江水稻畝均成本下降10%,增產15%。2020年,通過對19個試點省份的875個托管案例定量分析顯示,農戶全程托管小麥每年每畝節本增收356.05元(包括勞動力成本),其中畝均節本270.43元(產前節本50.16元、產中節本44.89元、全程人工費用節本175.38元),產出增收增效和其他環節增效85.62元;玉米每年每畝實現節本增收388.84元,其中畝均節本296.98元(產前節本44.77元、產中節本35.45元、全程人工費用節本216.76元),產出增收增效和其他環節增效91.86元。

三是有力推動了農業生產綠色可持續發展。在項目實施中,服務組織普遍采用深耕深松、統防統治、施用有機肥、秸稈還田等綠色技術,實現了減肥、減藥,提高了病蟲害防控水平和土壤肥力,解決了秸稈焚燒問題,推廣了綠色高效生產方式。如,甘肅谷豐源“農工廠”開展玉米綠色防控全程托管服務,每畝節水50-200立方米、化肥減投15-30千克、農藥減施10-25%。吉林省盧偉合作社在玉米全程托管中采用黑土地保護性耕作技術,成本降低10%左右,增產10-15%,效益增加10-15%,土壤有機質年均增加0.60%。山東金豐公社集成節肥、節藥技術,使用綠色低毒、無污染農藥和測土配方施肥,達到肥料減施30%,作物不減產的目標。

四是有力助推了地方脫貧攻堅。許多地方在實施項目過程中,將生產托管社會化服務作為農民增收、產業轉型升級的有效抓手,讓小農戶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受益脫貧,建立了精準脫貧長效機制。陜西白水縣屬于國家級貧困縣,美華果業有限責任公司托管果園面積達7600余畝,覆蓋周邊13個行政村1400多戶農戶,其中服務貧困戶果園面積2125畝,涉及貧困戶356戶、1300人,據測算實行標準化托管后的果園,每畝可節約生產資料投入600元,增產約800斤,每個貧困戶果園增收每畝每年800-1200元。

二、加快發展農業生產托管基本條件已經具備

當前,農業社會化服務加快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蓄積,集中表現為“四輪驅動”。一是需求拉動。隨著農村勞動力短缺、老齡化問題凸顯,兼業化越來越普遍,農民干不動、不想干的環節越來越多,對社會化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強和聚集,成為推動加快發展的源動力。二是效益驅動。通過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集中采購生資、集成先進農作技術、推廣標準化生產、進行機械化連片作業,以及訂單溢價回收優質農產品,能有效降低物化成本和作業成本,提高品質和產量,實現節本增效。典型調查顯示,社會化服務畝均節約物化成本5%-10%,提高效益10%以上。三是政策推動。各級政府越來越重視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扶持重點逐步從原來的補主體、補裝備、補技術,向補服務轉變,支撐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技術、裝備、設施、人才和主體等都具備了相當的規模。四是模式帶動。越來越多的農資、農機、農技、植保、農產品供應鏈企業、組織或個體已經看到市場商機,進軍農業服務業,并在實踐中探索出一批成功模式,發揮了典型引領作用。

我們認為,發展農業生產托管對探索實現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具有深遠意義,是具有廣闊前景的戰略性大產業。

三、推動生產托管服務加快發展

機構改革以來,全系統逐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形成合力,針對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能力不強、服務領域不廣、行業管理滯后等突出問題,加大工作力度,著力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快速發展。主要在六個方面下功夫。

(一)在主體上,推動協同發展。目前,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主要有專業服務公司、服務型農民合作社、供銷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專業服務大戶等五類主體。它們各有特長、優勢互補,但是整體實力不強,聯合與合作不夠,我們按照分類指導、優勢互補的原則推動多元主體共同發展。把服務公司和服務類農民合作社作為社會化服務的骨干力量,推進其專業化、規模化發展,不斷增強服務能力,拓展服務半徑;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作為組織小農戶的重要力量,充分發揮其居間服務的優勢,搭建服務主體與小農戶之間的橋梁紐帶;把專業服務大戶作為重要的補充力量,發揮其貼近小農戶、服務小農戶的優勢,重點為周邊的小散農戶提供服務,彌補其他服務主體的不足。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大力度,推動主體提升服務能力,加強聯合合作,促進融合發展。

(二)在資源上,推動整合利用。當前,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的設施、裝備、技術、人才等資源已經不少,但資源利用水平不高,服務潛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對此,我們探索搭建互聯網“滴滴農服”平臺,組織開發了中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更大范圍內服務供給與服務需求的線上對接,推動資源整合、共享利用。下一步,進一步完善和拓展平臺功能,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應用。同時,推動成立區域性和全國性服務聯合體、服務聯盟等,發揮行業組織整合資源、強化自律、協同推進的功能作用。

(三)在方法上,強化示范引領。不同領域、不同主體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需要有效服務模式的示范引領,我們高度重視總結歸納社會化服務的做法經驗,連續兩年遴選推出了兩批共44個社會化服務典型案例,通過多種渠道進行廣泛宣傳推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下一步,在繼續總結典型案例的基礎上,從縣級和服務主體兩個層面組織開展創新試點,打造一批創新基地,培育一批創新主體,提煉一批創新模式。

(四)在領域上,穩步拓展范圍。近兩年,我們以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為重點,聚焦小農戶和解決關鍵薄弱環節等問題,大力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取得了明顯成效。下一步,在繼續強化糧棉油糖等大宗作物社會化服務的基礎上,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逐步向果蔬茶等經濟作物拓展,向養殖業等領域推進,從產中作業環節向產前、產后等環節,以及金融保險等配套服務延伸,逐步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業在產前、產中、產后全產業鏈,以及農林牧漁各產業的覆蓋面。

(五)在管理上,加強行業規范。加強行業管理是推動社會化服務健康有序發展的必然要求。近年來,我們緊扣服務標準化、管理規范化,發布了《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合同示范文本》和《農業生產托管服務指引》,并推動地方出臺了一系列服務標準和規范,對加強行業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將繼續加強行業制度化規范化建設,完善服務標準,培育服務品牌,加強行業監管,打擊侵害農民利益行為,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六)在手段上,用好財政政策。2017年,中央設立了農業生產托管財政專項,4年來累計投入155億元,推動社會化服務發展。我們將項目實施作為引領、帶動社會化服務加快發展的重要抓手,選擇一些重點市縣連續支持2到3年,通過項目示范引領,培育服務市場,壯大服務主體,引領小農戶廣泛接受社會化服務,建立穩定成熟的服務市場后有序退出,形成梯次推進、逐步擴展的扶持機制。下一步,我們將積極爭取擴大項目資金,加強項目管理,完善長效機制,充分發揮政策的激勵促進作用。

四、加強生產托管項目規范實施

項目實施以來,全系統加強工作指導,加大推進力度,各地重視程度顯著提高,項目實施的前2年,全國只有不到1/3的省(區、市)實施了生產托管項目。2019年項目實施省份增長到18個,2020年達到29個。從地方實踐和實地調研情況看,抓和不抓效果是不一樣的,有為才有位。去年,財政部第三方評審中心對生產托管項目從政策制定、實施效果和可持續性等方面作了全面評估,給予了較高評價。今年在中央財政支出普遍大幅壓減的情況下,項目資金從40億增加到45億,充分說明財政部門對這項工作的認可和重視。實踐證明,這也是一舉多效的項目。但也有些地方還沒有認識到這個項目的重要性,一些省沒有用好用足項目資金,部分省項目資金被整合,去年40個億的資金盤子中就有10多個億被整合用于其他項目,有些地方項目監管和執行也不到位。這里就加強項目管理強調三點要求。

一要充分認識項目的重要意義。這個項目的重點在于其示范引領作用,就是要通過國家的資金引導和項目帶動,讓各級政府看到生產托管的效果和作用,讓農民獲得生產托管帶來的增收效果,讓服務組織認識到行業的廣闊前景和巨大商機,在全國培育農業社會化服務市場,在全社會營造發展生產托管的濃厚氛圍。

二要明確項目定位。設立這個項目,主要用于彌補市場機制不足的問題。從以往的情況看,各類服務組織開展托管服務積極性較高的主要是規模經營主體、成熟的作業環節、土地集中連片的地區,而對小農戶、薄弱環節、群眾認知度不高的環節,服務主體的積極性不高,這就需要政府通過經濟手段去調節。所以,這個項目主要支持面向小農戶的生產托管服務,重點支持初始投入大、作業成本高、短期效益不明顯、群眾積極性不高的關鍵薄弱環節,以此加快培育托管服務市場,不斷提高生產托管對小農戶的覆蓋面。在試點縣經過2-3年的支持,推動農戶廣泛接受社會化服務,形成穩定成熟的市場后退出,再選擇下一批試點縣形成滾動支持。

三是嚴格項目執行。要嚴格落實農財兩部印發的41號文和54號文要求。項目要進一步聚焦“一小兩大”即服務對象聚焦小農戶;服務品種聚焦糧棉油糖等大宗農產品,聚焦產糧大縣。補貼環節進一步聚焦關鍵薄弱環節,比如,甘蔗的收獲環節,社會化服務供給不足,導致種植成本高,產業競爭力不強,是生產中的薄弱環節。就要加大支持力度補貼比例不得超過作業價格的30%(貧困地區40%),隨著群眾認知程度逐步提高,要逐步降低補助比例乃至最后取消補助。服務小農戶和規模經營主體的補助標準也要有所區別。要建立對服務主體的激勵和約束機制,通過競爭性篩選的方法,優選服務主體。對于服務能力強、服務質量優、運營管理規范的服務主體,給予重點支持。對弄虛作假、質量不達標、農民投訴多的服務主體,要列入黑名單,一定時間內取消其承擔項目任務的資格。要進一步加強項目管理,今年初,部里下發了關于開展項目績效評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開展績效自評,近期,又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了抽查,下一步將在各地績效評價的基礎上,結合這次的抽查情況,對項目開展情況進行通報。各地要加強項目監管,組織監測評估,確保托管項目嚴格規范實施,取得最好的效果。

同志們,農業社會化服務已經到了一個發展的黃金期。我們要抓住機遇,堅定信心、鼓足干勁、狠抓落實,共同開創農業社會化服務工作的新局面!

作者系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專家委員,《中國鄉村發現》學術委員,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司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機觀察 微信公眾號  2020年12月25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玖玖资源在线一区 | 亚洲性爱国产性爱 | 中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 亚洲综合天天夜夜久久 | 中日欧美精品在线播放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的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