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特性不是與生俱來,也不是永遠不變的,而是歷史與社會關系的產物。而特定的歷史和社會關系中會以相應的組織形態表現出來。中國農民的創造性、農民理性、農民韌性來源于家戶制度。田野政治學以包產到戶為線索,在理論爭論的背景下進行實地調查,將“一家一戶”問題學理化,建構起家戶制這一農村本體制度。通過家戶制這一鑰匙,可以深度理解農民行為,理解中國農村社會,進而理解中國的國家特性和進程。田野政治學的一個重要貢獻就是,創建了“家戶制”這一學術概念,并將其帶入中國的文明和國家進程研究,進行理論表達。
一、理論準備不足與包產到戶
我是從政治學的角度進入農村研究領域的,最初主要是研究村民自治。但是,村民自治是在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后產生的。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是實行包產到戶,建立家庭承包制。包產到戶理所當然地進入到我的研究視野。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上,很少有“包產到戶”這幾個字的份量重,它不僅觸發了一場長達十多年的“文化大革命”,而且引發了改革這一新的偉大革命。
我們做政治學的研究農村,具有國家政治的高度和宏大理論關懷,注意將微觀事件置于宏大背景下考察。我于1980年代中期進入農村研究領域,閱讀了大量的農村政策文獻,特別是厚厚的兩大冊《農業集體化重要文件匯編》,對中國農業集體化的來龍去脈有了基本了解。為此,我寫作了《包產到戶沉浮錄》一書。該書早已寫好,但因為經濟效益問題,在河南人民出版社擱置許久,直到1998年才由珠海出版社出版。在該書后記中寫道:
近些年,我一直沉在中國農村基層,關注和研究農村和農民問題。在接觸了大量有關文獻后,我深深感到,以包產到戶肇始的農村家庭聯產承包制被確定為當代中國農村一項基本制度,其間經歷了三十多年,有過無數坎坷和曲折,上至國家主席,下到農民百姓,成千上萬的人為之付出慘痛代價,真可謂是一場帶有革命性的歷史大變革。但遺憾的是,至今尚沒有見到系統論述這場變革歷程的論著。受歷史使命感的驅動,我寫出此書。
在閱讀大量文獻后,我發現,執政黨對于推動農業集體化的方向是明確的,但對于集體化的形式,特別是對于集體化之前的傳統經濟組織缺乏深刻的理解,理論準備嚴重不足。早在1940年代,毛澤東在《組織起來》一文中指出:“幾千年都是個體經濟,一家一戶就是一個生產單位,這種分散的個體生產,就是封建統治的經濟基礎,而使農民自己陷入永遠的痛苦??朔@一狀況的唯一辦法,就是逐漸集體化,而達到集體化的唯一道路,依據列寧所說,就是經過合作社?!钡?,中國的農業集體化要在一家一戶為生產單位的傳統基礎上開啟,一家一戶單位在集體化過程中是否完全屬于要拋棄的對象呢?對一問題,當時的領導人很少考慮。1953年出任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部長的鄧子恢是極個別對這一問題有所思考的領導人。他認為農村工作要從“中國小農經濟的現狀出發”。主要包括:(1)土地改革后煥發起來的個體生產積極性,是發展農業生產的主要方面;(2)以家庭為單位的分散的個體生產,是中國農村生產的主要形式;(3)從個體生產到合作生產,是一個轉化過程,要保護個體生產的積極性;(4)中國的農業生產主要還是分散的落后的手工勞動;(5)中國農村經濟發展極不平衡。最為重要的是鄧子恢肯定了家庭小農經濟的優點,這就是“以血緣關系形成的家庭小群體,團結一致,利害與共,能夠自覺地全心全意地對生產負責,以適應農業生產復雜、多變的情況,經過它們長期的努力,已經創造出一套優良的傳統耕作方法和管理經驗。由此使它們雖然經歷了千百年的曲折,仍保留了它的生命力,使其成為整個農村經濟肌體組成的細胞。即使農業合作社實現了土地公有化,家庭經營這個生產細胞和它的自我責任意識,不能廢掉,要加以保護。”
但是,由于農業集體化進程過快過急,鄧子恢的觀點并沒有被接納,集體化在短短幾年內便從合作社一躍為“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一家一戶的生產單位被徹底拋棄。但從1957年開始,不同的地方不約而同地探索以家庭為單位的生產形式,出現了包產到戶。這一形式盡管有利于生產,但因為屬于“一小二私”而受到批判和抑制。之后,包產到戶上升到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條道路斗爭的高度,從而引發了曠日持久的“文化大革命”。直到農村政策松動,包產到戶才合法化,并成為農村改革的核心部分。我在書中寫道:
當歷史遭到不應有的重重阻力時,必然會以其固有的韌性為自己尋求出路。盡管農村承包制反復受到批判壓制,成為不可逾越的禁區;盡管因主張“包產到戶”而命運多艱,甚至付出寶貴生命的人難以計數,以致人們談“包”色變,但一旦左的鎖鏈稍有松動,它就會如野火后的春草,頑強地在廣闊的原野上生長起來,直到1979年遍及全國,形成頗具創造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回顧包產到戶三起三落的沉浮,可以看出,最關鍵的是對“一家一戶”地位的理解?!耙患乙粦簟痹浭遣豢捎庠降恼渭t線。我通過寫作《包產到戶沉浮錄》一書,對于“一家一戶”問題有了深刻的印象。沒有想到小小的“一家一戶”會引發大大的“革命”!我本人實地考察了包產到戶的發源地,還讓我的博士生專門到浙江省永嘉縣對1956年率先試行包產到戶但遭受打擊的當事人戴潔天老人進行了口述史專訪。
二、理論尚不徹底與再識農戶
中國的改革從農村開始,農村改革又從包產到戶開始,并建立起家庭承包制這一基本經營制度。但是,由于農村改革及其引發的改革進程非常迅猛,家庭承包制合法化了,但在合理化方面還很不夠,理論尙不徹底。例如,在政策上主張家庭經營和集體統一經營雙重經營。但在實際生活中,大部分地方的集體統一經營不復存在,家庭經營成為主要的經營方式。
1990年代,隨著現代化、工業化、市場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進,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日益嚴重,家庭經營再次成為社會關注和理論爭論的焦點,并出現了否定家庭經營的傾向。其理由便是家庭經營沒有能夠讓農民富裕起來,反而是堅持集體統一經營的才富了起來。前者如包產到戶發源地的小崗村,是“一夜之間脫貧,二十年沒有致富”。后者如山西大寨、河南劉莊和南街、江蘇的華西等富村?!耙患乙粦簟痹俅纬蔀殛P注的焦點。
對于這一焦點性問題,我們不可能置身事外。但是,我們沒有參與討論,更沒有直接參與爭論,但并不意味著沒有自己的看法。只是這一看法來自于對包產到戶三起三落歷史的了解,也來自于農村實地調查的底氣。
1990年代以來,我們便從事農村實地調查。一些先富起來的“明星村”我去過不少。去得多了,我發現這些明星村有個共同特點,便是依靠工業富起來。大寨曾經是全國農業學習的樣板。我下農村時的生產隊長到大寨學習回來,照大寨的樣板深挖土壤,結果將生土翻了起來,第二年收成大減。后來我到大寨去考察,發現大寨田下面挖大礦,主要依靠煤礦賺大錢。河南的劉莊是全國最早建立人民公社的村莊,改革開放舉辦藥廠而富裕起來。河南省的南街村我去過兩次,號稱堅持集體經濟的典范,主要是進行農業加工。江蘇的華西村更是依靠工業發家,成為“天下第一村”。這些明星村無不是依靠工業致富。而原有的集體經濟基礎恰恰有利于工業發展,因為不用支付土地成本。這或許是農村集體經濟的意外之處。正因為如此,我專門寫一篇《“種瓜得豆”:農村集體經濟的不同產業績效及動因》(《社會科學家》2016年第6期)的論文。但是,這種在極少數村莊發展工業的模式難以復制。首先,村莊都發展工業,農業怎么辦,農地沒有了怎么辦?其次,這種在集體經濟基礎上依靠工業致富的村,都有特殊的主客觀條件。我直接問過南街村所在的縣委領導,為什么其他村不學南街?他直接了當地回答:沒法學!
與此同時,我也調查了更多的主要實行家庭經營的村莊。在問及是否想再實行集體經營時,有一農民形象地回答,竹子已劃開了還能合起來嗎?更多的農民回答的是分田到戶后最大的好處是“自由了”,種田劃不來,可以打工找錢。“自由了”是農民對家庭經營的普遍認識。我之后專門寫過一篇論文《東方自由主義傳統的發掘--兼論西方話語中的“東方專制主義”》便與調查所受啟發有關。
正是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我在《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發表《“再識農戶”與社會化小農的建構》一文,指出:
現階段,中國仍然有近2.5億農戶。中國將長期實行以家庭為單位的經營體制。農戶不僅是農民的基本生產單位,同時也是基本的生活、交往單位,還是國家治理的基本政治單元。因此,農戶構成中國農村社會的“細胞”,也是認識和分析中國農村社會的基本出發點。但在相當長時間里,家庭經營因其生產規模小而被稱之為小農,由小農構成的經濟被視為小農經濟,小農經濟則被視之為落后的代名詞,是改造的對象。根據這一理論邏輯,家庭經營就缺乏基本的理論和現實根基。而這一理論邏輯是建立在傳統的封閉的自然經濟形態基礎之上的。如果從歷史變遷過程的角度考察,我們會發現,當今的小農戶已不再是局限于與世隔絕的“桃花源”里,而越來越深地進入或者卷入到一個開放的、流動的、分工的社會化體系中來,與傳統的封閉的小農經濟形態漸行漸遠,進入到社會化小農的階段。農戶生產、生活和交往的社會化過程大大提升著農戶適應現代社會的能力。
為了回應當時的爭論,我在《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發表《如何認識當今的農民、農民合作與農民組織》一文,就存在的一些爭議性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一是“組織農民合作”還是“農民合作組織”;二是“原子化小農”還是“社會化小農”;三是“農民善分不善合”還是“農民善分也善合”;四是封閉的“集體合作”還是開放的“專業合作”?文章特別強調農民的主體性,主張在家戶農民自主自愿基礎上的合作。
與組織農民合作不同,農民合作組織是一種基于農民內在需要而建立的組織,是農村社會的自主性整合。這種整合有兩個特點:一是自愿,農民自愿合作,并通過建立合作組織解決個人無法解決的問題;二是自主,它沒有外部性的強制性力量,完全依靠愿意合作和參加組織的農民自己形成的共同規則來維持合作及組織的延續和存在。農民可以參加合作組織,也可以不參加;可以參加這一組織,也可以參加另一組織,有自動進入和退出的機制。在這種合作和組織中,自始至終都體現著農民的主體地位。可以說,沒有農民的主體性,也就沒有農民合作組織。
農村改革以來,盡管實行分戶經營,但農民之間的合作仍然存在。無論是生產過程中的鄰里相助,還是生活領域的患難相恤,社會交往中的信息溝通,到處都可以看到合作的行為。一個十分簡單的事實:中國現有上億農民在外打工,他們大多結伴而行,處處可見合作的影子。只是這種合作是非組織化和非制度性的,主要依靠行動者之間利益默契和長期形成的鄉情信賴而產生。這種合作是一種低成本的,是基于其合作收益而作的理性選擇。
農民善分不善合本不是“天注定”,一切歸結于分合能否帶給農民以“好處”。當今,農民要求合作,要求建立合作組織,是因為只有合作,只有合作組織,才能維護和擴展其權益,才能過更好的日子。
當下的農民合作更需要的是超出地域、行政限制的專業性合作。這種專業性合作不僅不排斥分工分業分化,反而建立在分工分業和分化基礎上,目的是通過合作達到多方共贏,實現“和而不同”。更重要的是“專業合作”是非同質化的合作,合作過程中將會生產和再生產出新的生產要素和社會關系,從而提升生產力水平。
三、理論認識不一致與家戶制
在中國,一向是實踐在先,理論滯后。盡管農村家庭承包制已進行了若干年,但有關基礎理論研究還很不夠,由此導致人們在一些基本概念的使用方面缺乏共識。
2011年4月,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中南海召集10名專家座談農村發展會議。辦公室主任、著名學者陳錫文在會上談到在一個有著悠久的東方村社傳統的中國如何推動農村發展的問題,并希望專家們加以研究。在這之前,我經常聽到農業經濟專家提到集體村社制。特別是1990年代后期以來,這一提法更為流行。根據我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著作的理解,農業經濟學者眼中的“村社制”可能是一種本土化的理解。由此便涉及到,中國傳統究竟是村社制還是其他什么制度?這一問題涉及到農村本體性制度問題,如果不弄清,很容易發生偏差。
我在《江蘇社會科學》2002年第2期發表《縣政、鄉派、村治:鄉村治理的結構性轉換》的一文,就注意到中國農村的基本組織單位,指出:
古代鄉村社會既不是中世紀西歐社會的地方主義,也不是近代西方的個體主義,而是家戶本位的“家—戶主義”。
2012年5月4日,在復旦大學陳樹渠比較政治發展研究中心開幕演講中,我發表了題為“莫把外國當中國——東方村社制與家戶制比較”的主題演講,從方法上提出了理解歷史變遷的三個基本命題:第一,起點決定路徑;第二,原型規制轉型;第三,以微觀機理理解宏大問題。那么,中國農村發展的起點、原型和微觀組織是什么呢?我在《中國社會科學》2013年第8期發表了《中國家戶制傳統與農村發展道路——以俄國、印度的村社傳統為比較》的長文。論文開宗明義提出:
當下中國正處于傳統與現代的歷史轉換之中。在探索現代社會發展道路的過程中,注重傳統的“延續性”與注重超越傳統的“創新性”同樣重要。那些能夠對現代社會產生長遠影響的本源型傳統,構成現代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制度,是現代社會的歷史起點和給定條件。諾貝爾獎獲得者阿馬蒂亞?森在為其著作中譯本寫的序言說:“中國必須在建設其未來的同時不背棄其過去”,并特別引述了一句中國經典名句“與古為新”。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農業文明傳統的東方大國,由此型構了當代中國的一個基本國情——“大國小農”,即由數億個農戶構成的農民大國;并在長期歷史進程中形成了特有的“中國特性”,其中包括特有的中國家戶傳統。
論文提出要對“傳統”和“東方”再認識。從對當今影響的角度,可以將傳統定義為能夠對當今、甚至未來會發生影響的價值、行為和規范及其與此相關的歷史條件。由此可以對傳統加以分類:一是本源型傳統,即能夠對當下和未來產生深遠影響并長期發揮作用的傳統。這種傳統對于現代社會發展具有本源性,構成了現代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制度,也可以說是現代社會發展的歷史本體。二是次生型傳統,即在歷史上產生并會對當下產生一定影響,但不具有基礎性作用的傳統。三是派生型傳統,即在歷史上產生但屬于本源型傳統派生出來并發揮當下影響的傳統。在討論中國農村發展道路時,有人將改革前的人民公社作為傳統加以繼承。其實,人民公社雖然存在20多年,但在某些方面,它恰恰與中國的本源型傳統是脫節和背離的,甚至是反傳統的,如“一大二公”的公社正是對中國長期歷史上的“一小二私”的家戶傳統的否定。在相當程度上,人民公社是借鑒蘇聯的農村社會組織形式,是“以俄為師”的產物。由此,就需要進一步討論東方社會。
論文提出了兩種東方傳統:村社制與家戶制:
家戶制與村社制的內容和特性有極大的不同。村社制具有一元性、一體性,更強調整體性和個體對整體的依賴性、依從性;家戶制具有二元性、混合性,更強調個體性(非西方意義的自然人個體,而是家戶個體)和個體之于整體的相對獨立性、差異性。從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看,俄國和印度的村社制與中國的家戶制有以下典型差異:一是村社制的財產屬于村社共有,家戶制的財產屬于家戶個體所有;二是村社制下的納稅單位是村社,家戶制下的納稅單位是家戶;三是村社制下的村社是地方自治單位,具有行政功能和地方權威性,家戶制下的村落是家戶基礎上自然形成的自然村,主要是家族自治功能。
同為東方的俄國和印度,其本源性傳統和本體性制度是村社制。而中國很早就超越了村社制傳統,進入更高的層次——家戶制。在當下和未來的中國農村發展中,必須高度重視和深入挖掘這一基礎性制度和本源型傳統,精心厘定本國的制度傳統資源,才能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否則,“中國特色”很可能是“他國特色”,“中國道路”很可能是“別國道路”。論文從家戶經營傳統與農業經營組織、農工商結合傳統與農工商互補經濟、家戶互助合作傳統與農村合作道路、家國共治傳統與農村治理體系等方面闡述了中國農村發展道路,其核心底色是家戶制。論文最后指出:
從中國農村發展道路變遷可以看出,與同為東方世界的俄國、印度的村社制不同,家戶制才是中國農村發展的基礎性制度,屬于可以能夠不斷再生和復制的本源型傳統。盡管在歷史進程中的表現不一樣,但形式和內核相同。盡管一度中斷,但總是會頑強地存在和再生。在現代化進程中,需要尊重家戶傳統,而不是蔑視;完全可以利用家戶傳統,而不是簡單的“決裂”。相反,不考慮歷史持續性的“現代”,很可能是貌似現代,其實很傳統;貌似進步,其實很落后。這是因為,“制度和文化的持續性曾經產生了體現為氣勢澎湃和堅守既定方針的慣性,而并非不動的惰性”?!凹覒糁啤弊鳛橹袊r村社會發展的本體,在中國農村發展中產生的是歷史的慣性,而不是歷史的惰性,完全可以“與古為新”。
“一家一戶”、包產到戶、個體戶等話語早已為人耳熟能詳。本論文的最大貢獻是將“家戶制”作為一個學術性概念提了出來,是相對“村社制”而言的,并將其視為農村本源性傳統和本體性制度。由此為中國經歷了人民公社體制之后為何實行家庭經營并長期堅持提供了理論依據。論文獲得由杜潤生先生發起的“中國農村發展研究獎”。
為了進一步研究家戶制,我指導我的博士生陳明到農村做實地調查,撰寫了博士學位論文《家戶主義的行為邏輯及其公共治理》,后于2018年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陳明還撰寫了一系列相關學術論文,如《“家戶”:中國農村治理研究新視角的建構》(《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15年第6期)、《家戶主義:中國農村治理的邏輯與底色》(《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8年第6期)等。
四、將家戶制置于歷史比較中
“家戶制”的提出是農村研究中基礎理論領域的一個重要進展,但還需要作出進一步論證,特別是置于歷史比較中發現其特性。我在《社會科學研究》2016年第4期發表《歷史制度底色下世界土地改革進程與成效比較》一文指出,土地制度改革是現代化的重要起點,也在一定程度上規制了之后的現代化路徑。如被稱之為“中國農村改革之父”的杜潤生先生所說:“土地改革:奠定今日農村基礎。”世界大多數國家進入現代化門檻時都進行了政府主導下的土地改革,但其進程與成效卻有所不同。其重要原因便是歷史制度底色不同。在世界歷史上,家戶制、村社制及其莊園制是典型的農村社會組織制度,它們對土地改革進程及其成效具有重要影響,構成土地改革的歷史制度底色。
東亞國家的土地改革在形式、方法上有諸多不同,甚至很大差異,但也有共同特點。一是改革的時間不長,均在3-5年內;二是無地和少地的農民獲得了土地;三是農民積極性得以調動,經濟得到發展,為工業化提供了基礎性條件;四是政治格局得以穩定,農民納入現代政治體系,由潛在的革命性力量變為現政府的積極支持力量。
東亞國家和地區進行土地改革之前所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是什么呢?最基本的條件就是長期歷史形成的農村家戶制。家戶制是由一家一戶作為產權、生產經營、分配、消費、繼承、生育、納稅等活動的基本單位而形成的社會微觀制度。一家一戶,農業為主,農業與手工業結合,自給自足,可以說是家戶制作為一種生產方式和社會組織方式的基礎性內容,并在長期歷史上形成一種家戶制度。
家戶制社會的基本特點是“有效率無保障”。在家戶制度下,一家一戶為獨立的血緣和利益單位。這種單位具有天然的內聚性和排他性,并會產生相互間的競爭。競爭帶來效率的提高,促使人們為了生存和家族延續而團結一致,勤奮勞作?!覒艮r業可以說是一種有效率的農業,家戶農民可說是勤勞而有效率的農民。
然而,家戶制又是一種缺乏保障的制度。家庭在歷史傳承中會發生分化和裂變。在家戶制度下,家戶之間的競爭提升了效率,但也會造成社會分化,一部分家庭獲得和占有較多土地和財富,大多數家庭占有較少土地,有的甚至沒有土地。缺少或者沒有土地者不得不租佃較多土地擁有者的土地。由此形成土地產權方面的地主經濟和租佃經濟。這種經濟導致農民生產生活極度缺乏保障,經常會出現破產。這也是東亞國家和地區,特別是最為典型的中國經常會因為民不聊生而激起農民反抗的重要原因。
但是,在家戶制下,無論土地多少,有無土地,都是以家庭為獨立進行生產經營的單位,并在長期歷史上獲得獨立從事生產經營的能力。對于無地或者少地的農民來講,他們最為缺乏的,也是最為渴求的是擁有一塊屬于自己的土地,以其獲得基本的生活保障。當他們通過土地改革以后,可以很快獨立從事農業生產,并保持,甚至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這是東亞國家和地區土地改革獲得成功的基本制度基礎。
在世界土地改革進程中,俄國的土地改革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過程,其付出的代價也十分沉重。
俄國的土地改革經歷數十年時間,期間先后發生了1905年革命、1917年革命、1930年代農業集體化。土地改革的目的是獲得穩定,但帶來的卻是愈益極端的革命;土地改革的目的是為了發展,但農業發展長期停滯,愈是激進的措施,其農業發展的消極后果愈益嚴重;土地改革本來是廢除原有的農村村社制度,但最終形成的農村制度又與要廢除的制度有諸多相似之處……。歷史好象給人們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形成所謂土地改革的“俄國悖論”。這其中的原因很多很多,但與俄國長期傳承下來的歷史制度底色——村社制及其相應的農奴制密切相關。
拉丁美洲和南部非洲在世界上占有很大面積,也是一塊“新大陸”。在這片土地上進行的土地改革,過程艱難曲折,不斷反復,成果也很有限。
拉美與南非的土地改革盡管各有特色,但有共同特點:一是土地改革的時間漫長,有的長達數十年;二是許多國家原有的大土地集中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三是土地改革進程的激進與緩慢相伴隨,往往進兩步退一步;四是技術改良多于制度變革;五是改革成效不甚顯著,有的在改革之初還發生了經濟倒退。造成以上結果的原因與各國的改革舉措相關,更受到長期以來形成的大莊園制及其相應的農奴制這一歷史制度底色所制約。
家戶制是在中國歷史進程中產生,并發生變化的。只有將其置于中國農村組織制度變遷的過程中,才能深刻理解其地位和特性。我在《探索與爭鳴》2016年第6期發表《公平與效率:中國農村組織制度變遷與內生機理》一文,以“公平與效率”作為坐標,對家戶制的產生和命運進行了進一步的探討。
家戶制度是一種有效率的制度。主要源于兩個方面:
一是與農業生產的特質最為吻合。效率是在利用資源進行活動中體現出來的,生產對象制約著效率。農業生產是一種高度依賴自然,并在與自然交換中進行的生產活動,其生產過程復雜、瑣碎和難以掌控,地域性、季節性、周期性強,對組織管理的成本要求高?!彝ス餐w相互依賴、利益相關、熟悉信任、感情相系、優勢互補,非常適宜于農業生產活動,并不需要額外的組織管理成本。
二是受傳統農業社會特質的支配。效率不僅體現在人與自然條件的交換中,而且體現在人與人的交互活動之中,與特定的社會關系環境相關?!覒糁圃诒举|上是一種責任制,即在特定的外部環境下家戶成員對自己的行為與境況的自我負責。
而家戶制在創造效率的同時,卻產生的是社會分化和不均等的結果。
農業集體化進程中建立起來的人民公社體制的重要使命是克服社會分化和不均等的結果,其特點表現為“強公平弱效率”,且只是一種狹隘的地域集體公平,由此引發了農村改革,實行“家庭承包制”,其特點是“強效率弱公平”。中國社會及其農村變遷是持續不斷又不斷往復的進程。家庭承包制的限度及其受到質疑,使人們不能不思考未來農村社會的基本組織單位,是傳統的家戶制,還是曾經有過的公社制,抑或是現代公司制?本文認為,可取的是現代家戶制。
現代家戶制是獨立的法人團體,作為獨立的生產經營主體,享有平等的權利和義務。傳統的家戶制是與生俱來、自然形成的,現代家戶制具有建構性,除與生俱來的家戶以外,其他成員也可以通過注冊登記成為農業經營戶。農業經營戶與其他工商業經營戶一樣,享有平等的權利與義務。
現代家戶制是社會化的家戶單位。在傳統的家戶制下,一家一戶是一個封閉的、自給自足的單位,并因其封閉性而染上了“惰性”?!F代家戶制可以說是“大社會,小家戶”,是一種“社會化的小農”。
現代家戶制是受國家保護和支持的家戶單位。在傳統家戶制下,家戶主要是責任單位,國家對于家戶的存在不負責任。隨著現代國家的建構,農民成為平等的公民,享有平等的國民待遇,并由于農業的先天弱勢性,享有國家特殊的保護與支持。因此,現代家戶制可以說是“小家戶,大保護”。
2015年啟動的“深度中國調查”,分七大區域對全國農村進行傳統形態調查。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在許多邊疆地區并不實行家戶制,而保留著更為原始形態的農村組織制度。在實地調查基礎上,我的兩個博士生在《云南社會科學》2020年第4期發表了《關系疊加視角下的村寨制政治形態——以西南傳統侗族村落社會調查為基點》和《關系疊加視角下的家支制政治形態——以傳統彝族家支社會調查為基點》。同期,我發表了《關系疊加視角下的家戶制政治形態——以傳統漢族地區家戶社會為基點》一文。論文以關系疊加為視角,對家戶制作了進一步闡述。
我們進行了大規模的田野調查,包括傳統村莊形態和家戶調查。通過調查和歷史研究,我們發現中國的家戶制作為一項制度也有一個形成過程?!按迳缭谥袊彩窃嫉男问健?,只是其表現不同,且得以向具有更高形態的個體家庭轉變。
在中國,“分家”與“立戶”幾乎是同時發生的,其重要特點是以家立戶,即在分開的小農家庭基礎上編制戶口,從而形成“一家一戶”。家庭是血緣關系為基礎的經濟社會單位,編戶是地域關系為基礎的政治社會單位?!啊摇汀畱簟峭皇挛锏膬蓚€異稱:‘家’是對家庭作為一個基本親屬組織的稱謂,‘戶’則是一個具有行政管理意義的名詞。”將家和戶合為一體,是傳統中國制度的重要特征,反映了血緣關系與地域關系的雙重疊加。
從意識形態看,家戶制度體現的是家戶主義價值觀。它包括兩個不可分離的方面:一是社會以“家庭”為基本單位,家庭至上,家庭成員個體依附于家庭整體;二是國家以“編戶”為基本單位,編戶為基,作為國家的編戶高度依附于國家。家戶制形塑著中國特有的社會與國家的關系模式。
家戶制度在中國的國家進程中扮演著特殊的角色,并在歷史變遷中發揮著特有的功能。
國家立戶是為了獲得稅役。過重的稅役會引起農民反抗。反抗的結果是王朝的更迭。更迭后的王朝仍然以家戶制度為基礎。王朝可變,家戶不變?!皻v史上,大動亂所摧毀的是舊王朝的國家組織,而家庭是沒有而且也不可能被動亂消滅的。”這正是中國數千年王朝不斷更替而又不斷再生的秘密所在。所以,家戶制對于中國的意義與村社制對于印度的意義相同,都是維系古老國家長期延續的基礎性制度。
在近代進入以民族國家為基本單位的全球關系時代之后,家戶制的內在缺陷已難以適應。正是基于國破家亡的危機感,20世紀中國產生了“破家為國”、“毀家”的激進主義,要求將人民從家庭制度的堡壘中解放出來,以更為廣泛的方式將人們聯結起來。這一激進主義浪潮具有破壞性創新的特點,發揮過積極作用。與此同時,它在無情的批判中也忽略了家戶制度內在的某些超越時空的價值。如將家庭作為生產單位有利于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在愈來愈個體化的社會里,家庭仍然有文化教育、社會和諧等不可替代的功能;在因為利益而造成的社會與國家的分離中,家戶制蘊含的社會與國家的相互滲透仍然有值得重視的價值。這就需要從歷史的維度認識家戶主義的存續條件,從國家治理的高度認識家戶主義的多面價值。
五、將家戶帶入國家進程研究
“家戶制”的提出不僅是農村研究基礎理論領域的一個重要進展,更重要的是將家戶帶入中國國家進程的研究,從而將田野與政治學直接聯系起來。
自我在《中國社會科學》2013年第8期發表了《中國家戶制傳統與農村發展道路——以俄國、印度的村社傳統為比較》的長文之后,家戶制便成為一個重要的學術問題。2015年啟動的“深度中國調查”,我專門設計了以家戶為單位的調查。之后,《政治學研究》雜志負責人得知我們長期做田野調查,請我組稿。進行了實地調查的青年老師黃振華和任路撰寫,并在《政治學研究》2018年第4期發表了《“家國同構”底色下的家戶產權治理與國家治理——基于“深度中國調查”材料的認識》和《“家”與“戶”:中國國家縱橫治理結構的社會基礎——基于“深度中國調查”材料的認識》的論文。
《“家國同構”底色下的家戶產權治理與國家治理》一文基于調查,從產權的角度,提出國家治理行為的家戶邏輯:
從歷史上看,“家國同構”是中國國家治理的基本底色與特性。這一國家治理特性之所以長期延續,重要原因在于國家治理深刻根植于家戶治理之中,有著極為深厚的社會土壤。由此,家戶構成國家治理的根基,也成為國家治理內生性演化的微觀基礎。基于“深度中國調查”的材料來看,中國的家戶產權治理兼具“剛性”和“彈性”的雙重治理邏輯,這既是家戶治理的重要微觀運行機理,也為我們認識中國的國家治理行為提供了一個解釋視角。在此,盡管不能將家戶治理與國家治理簡單比照,但家戶治理中所體現的“剛性治理”和“彈性治理”的雙重治理邏輯仍可為中國的國家治理行為提供歷史依據。事實上,縱觀傳統中國的國家治理,確也不乏“剛性治理”和“彈性治理”的諸多歷史事實,體現著國家治理行為的家戶邏輯。
《“家”與“戶”:中國國家縱橫治理結構的社會基礎》一文,從國家治理的橫向和縱向結構的角度提出國家治理的社會基礎:
基于傳統“集家成國”的演化邏輯,中國以“家”為基點形成三層的治理結構,最基本的是“家治”,即以家庭為單位形成的治理;其次是“族治”,即擴大的家,是指宗族范圍內的治理;最后是“村治”,即村落空間內依靠家庭自身力量形成的治理。
在中國,基于“家”之上的“戶”是國家縱向治理的基礎?!凹摇笔巧鐣挝?,“戶”則是國家組織民眾的政治單位,具有政治社會意義?!皯簟痹从谇貪h以來國家對于小農社會的“編戶齊民”政策,國家以共同居住為標準將家庭和個人劃分為責任單元。與此同時,國家輔之以“以民治民”的保甲制,逐漸形成以“戶”為基點的國家縱向治理結構?!皯簟彼斐蔀閲抑卫淼幕締卧菄医M織、社會治安、賦稅征收、壯丁分配和臨時差役的單位。依托于“戶”的單位,國家將其行政影響延伸到縣級以下,表明國家權力對民眾的控制已滲透到個體家庭這一層次。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稱之為自上而下的縱向治理結構。
家戶制傳統之所以成為中國國家縱橫治理結構的根基,不僅僅在于“家”與“戶”兩個單位的作用,更在于“戶”是巧妙地建立在“家”之上。……戶主即是家長,通過編戶而實現對于家的治理,實現了國家治理的基本單元和社會組織的基本單元的重疊,即“家戶一體”,“家”和“戶”兩者結構上的同一性,是國家縱橫治理結構有機銜接、保持韌性并能夠長久延續的關鍵原因。
任路在以上論文的基礎上又發表了一系列相關論文,如:《家戶國家:中國國家縱橫治理結構的傳統及其內在機制》(《東南學術》2019年第1期);《中國國家縱橫治理結構的原型與轉型——基于家戶制的視角》(《云南社會科學》2019年第1期);《中國國家縱橫治理結構的組織基礎——基于“深度中國調查”的認識與思考》(《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6期)等。
以上論文的共同特點,便是將家戶制度帶入中國的國家進程研究。在中國,家與國聯系緊密?!凹覈閼选?、“家是國的縮小,國是家的放大”、“齊家治國平天下”等話語耳熟能詳。但是相關的政治學理論研究卻相當少。以上論文的重要貢獻:一是將“家”與“戶”聯為一體性的家戶制度;二是基于實地調查材料,從多個方面發現家戶與國家的聯接機制;三是將家戶制作為理解中國國家進程的重要基礎和視角。正是由于其獨創性貢獻,任路的《“家”與“戶”:中國國家縱橫治理結構的社會基礎——基于“深度中國調查”材料的認識》一文獲得首屆中國政治學會“青年政治學優秀成果獎”。2020年7月8日,在田野政治學舉辦的論壇上,黃振華副教授作了“家戶制與家戶國家”的演講,指出社會基礎決定國家形態,不同的基礎性制度造就不同的國家形態。中國是一個以家戶制為基礎的國家,形成了以家庭為單位的組織方式、以家長為主導的關系模式、以家戶為中心的觀念意識以及以戶籍為標識的國家責任。以家戶制為基礎,中國的國家形態表現為一種“家戶國家”。這一國家形態有其自身特性,包括強大的國家能力、國家運行的自給性特征以及國家縱向關系的強化。
六、理解中國特性的一把鑰匙
田野政治學的一個重要理論貢獻就是,創建了“家戶制”這一學術概念,并將其帶入中國的文明和國家進程研究,進行理論表達。
馬克思在談到農民階級的自在性和自為性時,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命題:“他們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別人來代表他們?!眰鹘y中國的經濟基礎是自然經濟,是自然形成的農民社會。其重要特征便是對事實存在缺乏理論表達。在中國,“一家一戶”早已存在,更是社會和國家的基礎。但是,在漫長的歷史上從未有過對這一事實的理論表達,并作為一種制度加以建構。當中國步入20世紀,才開始有了對這一事實的表述,但是作為否定性的事實加以表述的,且沒有展開。只是經歷了嚴重的挫折,才開始重新認識傳統,并進行理論表達。我在2015年啟動的“深度中國調查”時特別指出:
家戶調查。主要是以家戶為單位的調查,了解中國農村家戶制度的基本特性及其變遷。中國在歷史上創造了世界最為燦爛的農業文明,必然有其基本組織制度支撐。但長期以來,人們只知道世界上有成型的農村莊園制、部落制和村社制,而沒有了解研究中國自己的農村基本組織制度。受20世紀以來的革命和現代化思維的影響,人們對傳統一味否定,更忽視對中國農村傳統制度的科學研究,以致我們在否定自己傳統的同時引進和借鑒的體制并不一定更為高明,使得中國農村變遷還得在一定程度上向傳統回歸。實際上,中國有自己特有的農村基本組織制度,這就是延續上千年的家戶制度。
任何一種事物,如果沒有學術發現,沒有理論表達,就難以為人知曉,更難以為人傳遞,就只是一種自在的存在。中國歷史上有過“四大發明”,如果沒有后人的總結和概括,就可能沉寂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人們視若無睹,更難以發掘和承繼。中國創造了世界最為燦爛的農業文明,與家戶制這一基本組織制度密切相關?!凹覒糁啤笨梢哉f比“四大發明”的影響更為深遠和廣闊。它比莊園制、部落制和村社制更為先進,創造的生產力水平更高。但是,由于缺乏理論表達,未能對“一家一戶”的事實進行深入的學術研究,并加以概念化,使之內在的光芒長期被埋沒。人們更多的是基于現代思維強化“一家一戶”的脆弱性一面,而忽略了“一家一戶”的生命力和韌性所在,從而付出了極為慘痛的代價。1949年后的中國兩次性質完全不同的“革命”,即“文化大革命”和“改革”,都與“一家一戶”密切相關。誰能意識到,小小的“一家一戶”會產生如此大的政治效應呢???
我們沒有意識到,是因為我們的基礎理論研究太弱。在漫長的古代社會,大量的事實只是一種自然存在,沒有理論研究。近代以來,因為“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實逼迫人們追隨外國,而忽略了對自己根基和國家特性的認識,缺乏對中國的深度理解。而國家的微觀組織制度恰恰是理解一個國家特性的鑰匙。馬克思利用英國對印度實地調查的報告,發現了長期存在的“村社制”是理解印度的一把鑰匙。“這種公社的簡單的生產機體,為揭示下面這個秘密提供了一把鑰匙:亞洲各國不斷瓦解、不斷重建和經常改朝換代,與此截然相反,亞洲的社會卻沒有變化。這種社會的基本經濟要素的結構,不為政治領域中的風暴所觸動?!蓖ㄟ^對俄國“村社制”的了解,馬克思得出了俄國可以不重復西歐資本主義道路,而跨越卡夫丁峽谷直接進入社會主義的結論。馬克思也非常關注東方的中國,并注意到中國“一家一戶”的特點,只是沒有足夠的材料,未能進行深度的研究。正是由于理論準備的嚴重不足,致使中國在對待“一家一戶”問題上發生了偏差,直到付出了巨大代價后才重新認識到“一家一戶”的生命力。即使如此,我們對“一家一戶”的理論研究還十分欠缺,更沒有提升到一種基礎性制度來認識。
我將“一家一戶”作為一個學術問題研究,并提出“家戶制”的概念,不是偶然的。首先得益于馬克思主義理論訓練。早在1992年出版的《非均衡的中國政治:城市與鄉村比較》一書,就高度重視馬克思將村社制作為理解東方社會的一把鑰匙。后來寫《包產到戶沉浮錄》一書,我注意到中國的人民公社模式深受俄國農村模式的影響。1990年代后期圍繞家庭承包制產生的爭論,將我的認識一步步引向深入,這就是必須對“一家一戶”這一基礎問題進行理論探討,并從作為本源性傳統的本體性制度加以表達。由此有了“家戶制”的構建,并將其導入中國國家進程的研究。
家戶制是理解中國文明和國家進程的一把鑰匙,可以通過家戶制發現中國特性。但是,與家戶制的實際效用相比,我們對家戶制的理論表達還遠遠不夠。英國人當年僅僅依靠一個東印度公司將一個面積與歐洲相當的印度變為自己的殖民地,重要原因是通過大量的實地考察,掌握了開啟印度國門的鑰匙,這就是“村社制”。我2018年去大英博物館,專門考察了東印度公司對印度的實地考察報告的陳列地,其資料之豐富翔實,讓人感嘆不已!俄國對“村社制”的研究成果更是豐富浩瀚。列寧的巨著《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便是利用俄國村社調查資料寫成的。法國的馬克·布洛赫的名著《封建社會》的相當部分是對“莊園制”的研究。美國的湯普遜的名著《中世紀經濟社會史》也有大量“莊園制”的論述?!岸稹焙螅S著殖民地體系的瓦解,部落制成為世界學術的熱點,產生了大量研究成果。與以上三大制度研究相比,中國對家戶制的研究才剛剛開始。
正是基于此,2015年啟動的“深度中國調查”對傳統家戶形態進行了搶救式調查,積累了大量資料。前幾年啟動了世界農村調查,也試圖從世界比較的角度發現中國家戶制的特點。
盡管我們的研究才剛剛開始,但能將“一家一戶”的事實學理化,建構“家戶制”的概念,并將其引入中國文明和國家進程的研究中,我已深感欣慰!同時,我也深感,基于中國事實的原創性理論表達太重要了。古老而嶄新、豐富而復雜的中國歷史進程提供了無與倫比的學術資源。只是囿于思維的限制,身在寶山不識寶,導致大量重復性研究而不得自覺。更重要的是因為缺乏原創性理論表達,造成嚴重的學術不自信,從而陷入“被表達”和“代他人表達”的境地。盡管對“一家一戶”的學理表達還只是初步的,但提供了學術自信。這就是只有基于事實,才能獲得理論源泉;只有內生于事實的理論,才具有原創性;只有原創性,才能增強學術自信;只有學術自信,才能獲得獨特的研究成果,從而構成學派。這正是田野政治學一直堅持并要繼續努力的!
(作者系《中國鄉村發現》學術委員、華中師范大學資深教授、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 田野政治學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