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羅新遠:文化對鄉村振興何其重要?

[ 作者:羅新遠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1-03-19 錄入:曹倩 ]

文化是鄉村振興的底蘊。美國社會學家奧格本指出,社會的變遷主要源于文化的變遷。正是文化的變遷才帶動了社會的進化。福山認為,新古典的市場經濟理論對經濟發展的解釋最多占80% ,剩下的 20% 必須靠文化去解釋。阿蘭·蓓蕾菲特指出:在土地和勞動 ( 泛指一切物質生產要素) 之外,存在著第三種要素,這就是文化。

鄉村振興是建立在一定文化的基礎之上。為什么許多人為臆造、規劃建設的所謂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最終都是曇花一現,其主要原因就是沒有一定的傳統文化作為根基。沒有文化底蘊的特色小鎮猶如建在沙漠之上,一陣風浪之后必然會轟然倒下。

周禮村落的鄉村振興之路首先是建立在厚重的傳統文化之上的。周文化的優良傳統塑造著周禮村落的鄉村秩序,使其帶有濃厚的傳統文化色彩。村民在面對市場經濟的沖擊時由最初的彷徨,到回歸恪守傳統倫理,遵守法治秩序,形成“功”“利”與“德”“禮”相融合的價值觀念,形成了傳統與現代文化與社會秩序的完美結合和良好的樸素民風。其次,在發展民俗旅游的過程中,市場的價值取向對傳統社會產生沖擊,必然會出現一定的文化失調現象。這時文化的調適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文化調適是社會變遷的重要因素,發展本身就是一個調適的過程。

在周禮村落,文化調適使得市場經濟的擴張沒能將鄉村現代化與傳統文化和鄉土社會完全割裂,而是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不斷地適應鄉村振興的潮流與進步。市場經濟的擴張性導致人們的觀念更新,村民開始從恥言利向心儀、崇尚功利變遷的同時,傳統文化的穩定性又不斷對沖著民俗旅游發展過程中市場強勢的擴張力,維系著社會的穩定性。再者,在周文化傳承方面,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精神。周禮村落獲得“禮儀文化之鄉”稱號的來自于周文化厚重的積淀。村民們與人為善、熱情好客的特點都與禮儀文化之鄉完美契合,無論是在行為舉止或是風俗人情方面,到處都可以看到古老周禮文化的遺風。

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相互交織和影響、文化失衡和再平衡,既繼承了周文化中的精華部分,又與當代文化結合形成了獨特而鮮明的周文化民俗旅游特點。當代周禮村落既有傳統文化的傳承與變遷,又包容與吸納當代文化的豐富內涵,充分體現出了周禮文化強大的魅力、影響力以及面對市場經濟沖擊時所表現出的頑強生命力。

張亞斌教授在分析周禮文化時認為:周禮文化并沒有遠去,它成為我國社會發展的思想引導、政治基礎和文化淵源,經數世變遷和文明遺傳而延綿不絕。從周禮村落來看,文化的穩定性與恒常性規范了鄉村振興的發展方向,但文化的傳承又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鄉村振興不斷地調適變化。在發展民俗旅游之時,周文化的傳承在周禮村落社會雖然表現出一定適應性改變,“但周人(周禮村民)的社會本性和文化認同(特征)卻表現出驚人的恒常性。”[因此,變是適應的需要,不變的是社會本性和文化特征。

產業興旺是重中之重。鄉村空心化、人口老齡化及人口單向外流是鄉村振興的現實困境。如何破解這一現實困境,唯有產業發展、村民有業可就,方能舒緩人口單向外流問題。鄉村振興首先是人的全面發展的振興,空心化的村莊振興就無從談起。

據西北政法大學中國百村經濟社會調查周禮村落課題組對關中西部65村的問卷調查顯示:村民對增加就業和收入的愿望排在第一位,高達71.8%,緊隨其后關注的是物價上漲(44.8%),養老問題(39.2%)等。人口流動的原因在于村民改善生活條件,增加收入的需要。以周禮村落為例,由于發展家庭民俗旅游接待,僅周禮北村就有128戶農家樂接待戶,年接待人次90萬。由于本鄉本土就可就業,村落的勞動力外流和向內流動大致平衡。產業興旺是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不僅是指第一產業。產業興旺是留住村民、保存鄉土傳統文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中之重。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應包含兩個方向,一是堅持市場化為基礎的強調高質量發展的鄉村經濟振興;二是以傳統文化為基石的鄉村文化振興。中國鄉村依托于傳統文化進行市場化探索發展的獨特實踐,探究鄉土中國禮俗社會與市場經濟的融合,重塑文化自信,對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者系西北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鄉村建設之路)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久久综合网站点击 | 思久96热在精品国产 | 亚洲欧美色欧另类欧日韩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 欧美v亚洲v中文v日韩v专区 |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一级二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