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方言:中國共產黨領導農村發展之路和基本經驗

[ 作者:方言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1-04-07 錄入:曹倩 ]

回顧建黨100年歷程,中國共產黨一直把依靠農民、為億萬農民謀幸福作為重要責任。黨在不同時期的農村政策,調動了億萬農民的積極性,帶領億萬農民走出了一條前所未有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村發展之路,歷史經驗彌足珍貴。

1.黨的歷史上農村政策的變革與成就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發動農民,開展土地革命。中國千百年的封建制度,使土地集中在少數地主手中,廣大貧苦農民受地主勞役和商人盤剝,因而土地革命、發動農民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內容之一。黨的八七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的總方針。之后,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頒布了《井岡山土地法》,實現土地改革的第一次嘗試;1929年,贛南閩西根據地經過實踐和反復摸索,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備且符合中國農村實際情況的土地制度改革方案。廣大貧苦農民分得了土地,成為革命根據地生存和發展的社會基礎。抗日戰爭時期,執行減租減息政策,開展大生產運動,實現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解放戰爭時期,黨的土地政策由實行減租減息到實現耕者有其田的轉變。1947年10月,黨中央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到1948年秋,在解放區消滅了封建的生產關系,廣大農民翻身做了主人。土地制度改革,是中國幾千年歷史上一次翻天覆地的社會大變革,它從根本上廢除了在中國大地上盤根錯節的封建制度的根基。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進行土地改革,發展集體經濟,興修農田水利。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共產黨有步驟地進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基本完成了全國土地改革,全國3億多無地少地的農民獲得了約7億畝土地和大量生產資料,成為土地的主人和獨立的個體經營者。為了克服農民在分散經營中的困難,黨領導農民開展互助合作,發展集體經濟,恢復農業生產。動員農民群眾大規模開展農田水利建設,興修小水電、小塘壩,擴大灌溉面積,農業抗災能力明顯增強。積極發展農用工業,籌建化肥、農機制造企業。大辦農村教育,解決農村兒童上學。開展合作醫療,解決農村缺醫少藥。總之,黨對改變農村面貌進行了不斷探索,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農村經營體制改革,放開農產品市場,實施惠農政策。我國改革從農村起步,農村改革從土地發端。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調動了億萬農民積極性。1991年黨的十三屆八中全會明確提出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必須長期保持穩定,并不斷充實完善。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現有土地承包關系要保持穩定并長久不變”。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延長土地承包期,給農民吃了定心丸,帶來農業生產力的飛躍。(下轉2版)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展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治理,加快推進生態文明體制建設,對農業支持保護政策進行了調整和完善。目前,已建立完善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多元化的補貼機制,農業農村改革穩步推進。在此基礎上,黨中央提出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目標,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調研時首次提出了“精準扶貧”思想,在此之后,習近平總書記就精準扶貧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觀點,科學地提出了“六個精準”和“五個一批”的具體要求。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最大限度實現對扶貧資源、人力物力的統籌,減貧效果凸顯,2020年,實現了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超過全球其他國家過去30年脫貧人口總和,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這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黨的十九大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總要求,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經過努力,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方面已取得明顯進展。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進質量興農,基本建成以綠色生態為導向、促進農業資源合理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農業補貼政策體系和激勵約束機制。實施耕地重金屬污染、農業面源污染、地表水過度開發和地下水超采的綜合治理等工程,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加快轉變生產生活方式,推動鄉村生態建設。

2.彌足珍貴的歷史經驗

回顧歷史,我們黨在農村工作中發揮著核心作用,不忘初心,不斷探索,積累的經驗彌足珍貴。

一是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探索創新。依靠農民、為億萬農民謀幸福一直是我們黨的重要職責,不論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都高度重視農民問題和農村工作,根據國情農情確立不同時期農村工作重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在根據地進行土地改革,廣大農民融入革命洪流,為新中國成立提供了重要力量。1978年以來,黨中央出臺了50余個有關農業農村工作的文件,圍繞土地制度、經營體制、扶貧、鄉村振興問題指導年度工作。確定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我國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規定了土地承包期,并從理論上說明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在黨的領導下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是馬克思主義農業合作化理論在我國實踐中的新發展。作出了“我國現在總體上已到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的重要論斷,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導方針。連續出臺“中央一號文件”,指導年度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提出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國精準扶貧的實踐,積累了可供各國借鑒的經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補齊“三農”短板,確定鮮明目標導向,推動農業農村農民與國家同步基本實現現代化。

二是堅持統籌城鄉發展,保障涉農資金投入。農業是弱勢產業,農民是弱勢群體,農業農村的發展離不開財政資金的支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最大限度實現了對“三農”投入的統籌。隨著國家總體經濟實力的增強,財政支農范圍迅速擴大,由1978年的農業生產、基本建設、科技三項費用等支出擴展至“三農”各領域,國家財政農林水支出由1978年的151億元增至2020年的2.39萬億元。農業支持保護政策不斷豐富和完善,形成了農村基礎設施投入、農產品價格支持、農業生產補貼、生態補償等四大政策體系以及政策法律保障機制,我國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支持保護之路。

三是堅持調動農民積極性,激發農村內生動力。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的各項農村政策都以調動農民積極性為出發點。從打土豪分田地到土地制度改革,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讓農民吃上長效“定心丸”;農產品購銷體制的改革,使農民獲得了農產品的自由處置權;出臺糧食最低收購價、重要農產品臨時收儲、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等措施,構建了農業風險化解機制;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推廣社會化服務,通過土地流轉、提供代耕代種等生產性服務,提高了規模化組織化程度和集約化水平,小農戶融入現代農業生產,農民有了獲得感。實踐證明,農民有了尊嚴,農業才有奔頭;農民有了積極性,鄉村才能振興。

四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增進民生福祉。上學、看病、養老等問題是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也是以往城鄉公共服務中的短板。黨中央對此高度重視,經過多年努力建立了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基本實現了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和農村學校寄宿條件,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等,以提高農民素質、培養農村適用型人才。全面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基本藥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建起了世界上覆蓋人口最多的社會保障網,使農民老有所依,解除了農民后顧之憂。在農村建設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開展基層宣傳文化、黨員教育、科學普及、體育健身等活動,豐富農民業余生活。惠民利民的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民生保障躍上新臺階。有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有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有億萬農民的創造精神,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支撐,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今日的鄉村必將成為未來的幸福美麗家園。


(作者系國家發改委農經司原副司長、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學術委員,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學習時報》2021年4月2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永久免费人成在线视频 | 亚洲精品在看在线高清 |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有码 | 亚洲午夜在线网址网址 | 中文有码亚州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