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農民增收形勢更加復雜,必須扭住農民收入這個中心問題不放松,花大力氣解決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和農村內部的收入差距問題,推動城鄉居民共同富裕。
為此提出4條建議。
第一,挖掘農業農村內部增收富民潛力。發展富民鄉村產業,將富民鄉村產業視為戰略性產業納入中長期發展規劃。完善政策體系,構建以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本流向富民鄉村產業的體制機制;延伸農業價值鏈利益鏈,建立農產品優質優價正向激勵機制,支持發展“三品一標”農產品,打造區域公用品牌,推動“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新型業態;發展農業收入保險,推動農業收入保險的試驗、開發和推廣,使其盡快成為重要險種。
第二,促進農村勞動力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引導外出就業,深入實施以農民工為重點的職業技能提升計劃,拓寬就業創業渠道;擴大鄉村就業,統籌整合資源要素,發展縣域經濟,支持農村創新創業,加快鄉村經濟多元化;創新就業領域和方式,鼓勵發展家政、養老、護理等生活性服務業和手工制作等特色產業,支持靈活就業。
第三,優化農民財產性收入穩步提升的制度環境。完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做好第二輪承包到期后延包試點工作,穩妥慎重推進宅基地制度改革,完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改革農村集體土地征收制度;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以市場化改革為導向,創新農村集體經濟運行機制,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和農民收益;健全農民農村財產權能,建立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完善具體政策,探索進城落戶農民農村三權退出轉讓價格形成機制。
第四,完善轉移性收入注重公平分配的保障機制。完善對農民直接補貼政策,建立普惠性農民補貼長效機制,完善重要農產品生產者補貼制度,健全新型農業支持保護政策體系;加強農民生活兜底保障,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項保障措施注重向低收入群體傾斜,健全統籌城鄉、可持續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農村社會救助兜底工作。
(作者系《中國鄉村發現》學術委員、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專家委員、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咨詢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民政協報》2021年4月20日第6 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