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康春鵬:智慧農業建設的時代方位、突出亮點和問題建議

[ 作者:康春鵬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2-01-28 錄入:王惠敏 ]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在農業農村信息化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瞄準農業現代化的主攻方向,提高農業生產智能化和經營網絡化水平;要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進農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特別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高度,首次在全會的政治文件中提出建設智慧農業。這為我們加快建設智慧農業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智慧農業就是以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以人工智能為支撐,具有預測預警和優化資源配置兩大突出特征的高級農業生產形態。世界各主要發達國家都把智慧農業作為戰略重點和優先發展方向。我國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中,要把智慧農業放到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中統籌謀劃,推動智慧農業建設在“十四五”期間開好局、起好步。

建設智慧農業的時代方位

科學認識建設智慧農業的時代方位,既對當前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又為今后一段時期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指明了方向。

從社會發展史的演進看,建設智慧農業是釋放數據生產要素價值的必然選擇。人類經歷了農業革命、工業革命,正在經歷信息革命。古典經濟學把土地、勞動、資本作為三大要素,二戰后科技和產業變革,創新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更加凸顯,技術成了生產要素。當今,在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并重塑全球經濟格局的背景下,數據逐漸成為戰略性資源和新的生產要素。特別是過去30年間,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內存規模、通信速率提高了100萬倍,信息化已逐漸進入大數據發展的新階段,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已成為信息化發展的必然趨勢。農業在經歷人力和畜力為主的傳統農業、生物化學農業、機械農業之后,必然進入更高級的智慧農業形態,隨著生產資料的不斷演進,與之相適應的生產工具也必然會不斷升級,只有這樣才能充分釋放數據這個關鍵生產要素的價值。

從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現實看,建設智慧農業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潛力所在。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把戰略基點放在擴大內需上,農業農村將釋放出巨量的消費和投資需求,前景廣闊、空間巨大。當前,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雖已接近64%,但仍有5億多人口生活在農村,農村可騰挪的空間、可投資的領域、可激發的動能十分巨大。建設智慧農業是暢通城鄉循環的重要舉措,通過信息流帶動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在城鄉之間、產業之間、地區之間自由流動,進一步完善農業供應鏈、產業鏈和價值鏈,促進資源配置優化,挖掘農村消費潛力;建設智慧農業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推進智慧農業在農村的布局與應用,縮小城鄉數字鴻溝,滿足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設智慧農業有利于農民獲取新技術、新知識,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局面。

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看,建設智慧農業是實現國家現代化的有力支撐。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鄉村振興的總目標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現代化依然是“四化同步”的短腿。沒有農業信息化就沒有整個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因此,農業農村的現代化進程,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的進度和質量成色。目前,我國有承包耕地農戶數2.07億,通過土地流轉經營30畝以上的農戶數僅占全國總農戶數的5%,大國小農的基本特征將長期伴隨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演進過程。特別是,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快速到來,農業現代化的人口紅利逐漸消失,新動能還未形成整體合力,“誰來種地、怎么種地”是農業現代化過程中亟待破解的重大問題。智慧農業快速發展,為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提供科技支撐和現實途徑,能夠有效緩解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給農業現代化發展帶來的困境,特別是為“大國小農”實現農業現代化、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開辟獨特道路。

智慧農業發展的突出亮點

近年來,消費互聯網不斷向產業互聯網延伸和拓展,農業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加快,智慧農業開始落地見效,智能化、無人化水平逐步提高。

新產品新技術蓬勃興起。現代信息技術正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的各環節、各領域,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層出不窮。農業數字化轉型加速推進,傳統農業加快向智能化轉變,不斷涌現出田間作物墑情、苗情、病蟲情及災情監測等方面的智能識別系統和耕種收環節的智能機器人。特別是自動化采收裝備、農業傳感器(環境監測、動植物體征監測)、攝像頭監控、病蟲害監測預警、水肥一體化等產品已得到廣泛應用。在輪作休耕監管、動植物疫病遠程診斷、農機精準作業、無人機飛防、精準飼喂、長江禁漁等方面已取得顯著成效。

無人或少人農場破土而出。隨著農村網絡基礎設施的不斷夯實,特別是大數據、5G、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普及,為無人或少人農場的發展提供了基本條件。在湖南長沙、安徽蕪湖、黑龍江建三江、浙江湖州、四川崇州、廣東佛山等地無人或少人農場破土而出,通過對設施、裝備、機械等遠程控制、全程自動控制或機器人自主控制,完成所有農場生產作業。其中,綜合利用大數據、物聯網、智控軟件、灌溉設備而打造的“互聯網+農業灌溉管理體系”,實現“萬畝農場、一鍵管理”。

大數據建設初見成效。數據是分析與預測的基礎,大數據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將進一步推動智慧農業的發展。從國家層面看,政務數據資源共享和信息系統整合取得階段性成效,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基本建成,政務數據資源共建共享的格局基本形成;從行業部門看,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相繼開展了蘋果、大豆等8大類15個品種的全產業鏈大數據建設試點,陜西建設了國家級蘋果產業大數據中心,重慶榮昌建成了國家級生豬大數據中心。從各地實踐看,安徽、浙江、江蘇、廣西等地積極推進農業農村大數據建設,相繼建成了大數據平臺,浙江正在全省范圍大力推進三農數字化改革。

市場主體成為生力軍。政府引導、市場主體、社會參與的智慧農業發展協同推進機制開始發揮作用,企業主動投入、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廣泛參與的共建格局正在形成,市場主體正在成為建設智慧農業的重要力量。大型企業紛紛進軍智慧農業領域,三大電信運營商、華為、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企業紛紛布局智慧農業,中化、中聯重科、碧桂園等企業開始進軍智慧農場。此外,農業企業也在數字化轉型中主動作為,中糧、北大荒、新希望、海升果業等傳統農業企業主動擁抱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大力發展智慧種植、智慧畜牧、智慧漁業、智慧加工等。

建設智慧農業面臨的問題挑戰

當前,我國智慧農業依然處在相對早期的發展階段,大量硬件投入還未完全解決農業的根本問題,智慧農業還面臨以下困難和問題。

智慧農業“有面子,缺里子”。智慧農業設施裝備價格較高,由于未納入財政購置補貼范疇,農戶難以承受價格成本。不少地方發展智慧農業還停留在“面子工程”,大屏隨處可見,實際意義卻不大。核心技術研發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傳感器國產化、精確度、集成度、抗逆性都不高,動植物本體傳感器基本處于空白,尚未研發出專用智能芯片,也尚未構建起動植物生長模型。

智慧農業“有數據,缺智慧”。信息孤島和重復建設較為普遍,信息數據資源共享機制不健全,全國性和全產業鏈數據共享平臺仍未建立,政務數據、行業數據、社會數據、企業數據難以有效匯聚融合和合理利用。涉農信息服務多以在線查詢為主,由于缺少針對農業大數據的深度挖掘、分析和利用,在預測預警和優化資源配置等核心功能方面的作用還遠未發揮。

智慧農業“有盆景,缺風景”。近年來,隨著“互聯網+”行動的深入實施,各地探索創造了有特色的智慧農業“盆景”,但還未形成有效可推廣的“風景”。特別是衛星定位、地理信息、遙感、現代通信技術等技術融合集成度低,相關裝備的易操作性差、價格高,不少地方智慧農業建設存在“增量不增效”、“種產銷”脫節、技術應用脫離實際生產等問題,限制了智慧農業的推廣應用。

智慧農業“有技術,缺人才”。農村勞動力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農業勞動強度大,年輕人不愿意從事農業,年長的農業從業者在思想觀念上陳舊落后、互聯網應用技術也較為落后,相對于數字化、智能化的新興產物接受能力較差,嚴重阻礙了智慧農業的傳播與發展。加上農村在經濟、醫療以及教育等方面與城鎮存在較大差異,很難讓與智慧農業發展相符合的新型人才引得進、留得下、用得好。

建設智慧農業的當務之急

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農村信息化始終瞄準農業現代化的主攻方向,邁出了革命性步伐、取得了階段性重大成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建設智慧農業的重大任務,國家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加快發展智慧農業。這些都為智慧農業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建設智慧農業正當其時。

加強規劃引領。把智慧農業作為數字中國的戰略要點和主攻方向之一,立足自身實際,在智慧農業的起步階段,從宏觀戰略、中觀制度和微觀操作三個層面進行超前布局。在宏觀層面,進一步明確我國智慧農業建設的戰略方向和發展路徑;在中觀層面,就自身技術創新、政策支持、當前階段優先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等具體問題進行制度設計;在微觀層面,根據技術的生命周期理論,政府在智慧農業發展早期要加大對智能裝備購置和數字化解決方案的投入力度。

匯聚數據資源。建立健全農業數據資源目錄,加快構建空天地一體化數據資源采集體系,加快建設農田土地、自然資源、種質、農村集體資產、經營主體等基礎數據庫。加強技術標準建設,建立數據共享、傳輸標準體系,提高農業數據采集、使用效率。推動數據開放共享,在確保數據安全、隱私保護的前提下,建立數據有序共享開放機制,加強數據獲取、分析、應用能力建設,為科學決策提供精準數據支撐。學習借鑒日本建設農業數據協作平臺的經驗,充分發揮市場和政府作用,建立全國性農業數據平臺。

開展科技攻關。加快建立“智能感知、定量決策、精準控制、個性服務”的智能技術體系。盡快設置“十四五”智慧農業重大科技專項,立足小農戶現狀,有序組織重點攻關,重點突破基于物聯網的農情感知、基于大數據的農業分析、基于云計算的數據處理等“卡脖子”關鍵技術,著力研發“小”和“精”的農機智能裝備或農業機器人。充分發揮企業作為科技創新主體的重要作用,鼓勵支持相關企業牽頭攻克核心關鍵技術。

探索應用場景。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從大國小農的基本農情國情出發,積極探索智慧農業應用場景,打造內容豐富、模式多樣、載體多元的智慧解決方案,降低農戶應用成本,務求實效。加強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北斗系統、衛星遙感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育種、種植、畜牧、漁業、農產品加工業等行業中的集成應用。抓好試點示范,選樹一批服務小農、賦能小農的智慧農業典型。

培育人才隊伍。發展面向鄉村的各類培訓教育,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數字技術應用技能。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人才流向農村,支持大中專畢業生、退伍軍人、返鄉農民工、大學生村官等從事農業生產。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等部門或機構,通過產學研用一體化方式有針對性地在農村培養一批愛農業、懂技術、會應用、留得住的復合型人才。推動教育部門在相關大學、職業學校創新設置農業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專業及課程。加強農科院、農業大學等科研、教學單位的智慧農業創新團隊建設。

 

(作者系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副研究員;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村工作通訊》2022年第2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中日韩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一区漫画 | 欧美漫画一区二区精品 | 在线看免费的国产大片 | 亚洲七久久之色九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