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國人民大學并主持召開座談會。我有幸親耳聆聽了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心潮澎湃、備受鼓舞。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回憶了他在延安梁家河的插隊歲月,娓娓道來當年貧困歲月的故事,并以改寫的鄭板橋的《竹石》表達自己的深刻體會,“深入基層不放松,立根原在群眾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當總書記講到“我現在為什么對扶貧工作那么帶勁”的時候,我深刻地理解了基層實踐才是黨的農業農村理論創新的源泉。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省湘西州花垣縣十八洞村考察時,首次提出了“精準扶貧”的理念,并作出“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歷史的發展證明,精準扶貧是我國扶貧事業的一項重大理論創新,奠定了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基礎。而這一理論創新的源泉正是來自于習近平同志的基層生活實踐,是他對艱苦歲月的感悟、體悟和對人民至深、至濃、至熱的愛。
農業農村理論創新源于基層實踐。無論是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還是后來的股份制、市場化等,都是不同發展階段的重大理論創新,也都是在實踐中發展出來的創新性理論。僅就扶貧事業而言,我們先后經歷了救濟式扶貧、以工代賑式扶貧、以縣為中心的區域式扶貧、八七脫貧攻堅、整村推進式扶貧、集中連片特困區扶貧,但始終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像用瓢從鍋里舀水一樣,始終有個鍋底舀不干凈。直到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精準扶貧的理念,在這樣一個重大理論創新指導下,才有了精準扶貧的偉大實踐,才有了脫貧攻堅戰的全面打響,才有了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偉大成就,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和人民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從農業經濟理論研究的角度來看,精準扶貧給中國帶來的理論貢獻、發展動力和實踐成就,絕不亞于改革開放之初的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精準扶貧理念之后,中國人民大學第一時間組建成立了中國扶貧研究院,致力于從理論上全面系統闡述、從實踐上積極參與國家精準扶貧事業,牽頭研制了832個貧困縣的退出考核標準,同時積極組織學校師生參與河北、云南、貴州等省份的貧困縣退出考核評估,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理論,在實踐中培養和造就時代新人。
2014年初,我曾經到梁家河村調研,看到了一幅1975年當地民辦教師劉永耀畫的《艱苦奮斗 自力更生》的沼氣現場宣傳推廣畫,青年習近平手執鉛筆、目視遠方,4位農民圍在他身邊。這幅畫雖已時代久遠,但仍整潔清晰,讓人似乎看到了當年青年習近平帶領村民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最終建成陜西省第一口沼氣池的場景。習近平總書記曾在《我是黃土地的兒子》一文中回憶說,作為一個人民公仆,陜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里培養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2015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回到梁家河看望父老鄉親時,動情地說,“人生,我的第一步邁出來,就是到咱們梁家河,在這里選擇了我的道路。我從那個時候我就說,今后如果有條件有機會,我要從政,要做一些為老百姓辦好事的工作。”梁家河的艱苦生活和基層實踐,也為新時代中國扶貧理論的創新提供了重要源泉。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源于孜孜不倦的實踐和探索,體現的是歷史的眼光、人民的情懷、縝密的思維、深刻的洞察和博大的胸襟。實踐證明,基層是最好的學校,群眾是最好的老師。作為一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我們一定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和殷切囑托,立足中國實踐,以中國為觀照,以時代為觀照,在解決一個個中國問題中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自覺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彰顯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22年5月18日第三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